- +1
公安部:半年多來打掉284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
公安部8月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工作情況。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通報,今年1月18日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各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28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589人,凍結扣押涉案資金6.23億元。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郭林介紹,近年來,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借助便捷高效的現代通信和金融工具,不斷變換手法、翻新花樣,打著各種旗號引誘不少群眾受騙上當,而且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社會反映強烈。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同志高度重視,要求依法嚴厲打擊,并公開揭露犯罪,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隨即,公安部于今年1月18日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整治專項行動,堅決遏制此類犯罪高發多發勢頭。近期,公安部在部署開展“打詐騙、抓逃犯、保大慶”為主題的“云劍”行動中,再次將打擊整治此類詐騙犯罪活動作為打擊重點。目前,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劉忠義通報,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由來已久,當前,此類詐騙活動已轉移到網絡,來勢洶洶、迅猛發展。犯罪分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制作虛假證件,犯罪花樣不斷翻新、手段升級,以“精準扶貧”“慈善幫扶”“軍民融合”等名義,借助微信群、QQ群發展下線,采取非接觸式的手段做宣傳推廣,引誘大量不明真相的群眾加入各類所謂慈善、扶貧、投資、養老等“基金會”和“項目”,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方式收單、轉移贓款。很多群眾信以為真,對幕后組織操縱者的指示、要求俯首帖耳、言聽計從,有的還幫著建微信群、拉人頭,淪為詐騙犯罪分子的工具。此類案件雖然單個人被騙金額不大,但涉及人數多,涉案總金額大,往往達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群眾財產權益遭到嚴重侵害,而且很多受騙群眾拿不到預期的回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被騙。
劉忠義介紹,行動開展以來,各地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部署,主動出擊,以打開路,向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發起強大攻勢。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各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28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589人,凍結扣押涉案資金6.23億元。針對此類犯罪特點,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進行嚴厲打擊。公安部主動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的手段,對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開展分析研判,主動及時發現犯罪線索,先后下發涉案線索2萬余條,部署各地開展深入打擊。此外,公安部對各地公安機關在情報、技術、專家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導,對特別重大、復雜的大案要案由公安部直接組織偵辦,共掛牌督辦了85起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件。同時公安部積極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出臺有關依法懲治民族資產解凍類犯罪意見,為依法打擊代理人提供法律指引。
劉忠義說,下一步,全國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對此類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密切關注犯罪形勢,主動研判分析,在強化案件偵查、重拳出擊的同時,深入開展犯罪重點地區的綜合整治和源頭治理工作,嚴懲幕后組織者、操縱者,切實維護群眾財產權益和社會治安穩定。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當前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的項目,凡是打著類似民族資產解凍旗號進行斂財的,讓你交錢的,不管錢多錢少,都是詐騙;凡是自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干部,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托”“授權”“任命”的,均是詐騙;凡是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萬元、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各類基金會、項目、APP,均是詐騙;凡是轉發鼓動、宣傳所謂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群、QQ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請大家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嚴防此類詐騙,避免上當受騙遭受財產損失和被犯罪分子利用成為詐騙工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