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代江南的白富美們,她們的爆款嫁妝是什么樣的?
李不知

你知道如何一招搞定丈母娘嗎?
你知道古代土豪如何炫富嗎?
這個多金的90后小哥哥告訴你。


江湖稱號:小周
必殺技:丈母娘之友
“收藏這件事讓我很快樂,讓我有了目標和方向,是我要一輩子做下去的事。”
他是周佺,是一名90后金銀器買手。雖然年紀不大,但在金銀器這個圈子,只要你說小周,基本上都知道。

在QQ群得知湘江邊有很多瓷片,他就趕過去了,和好多人一起在湘江邊撿瓷片,賣了350塊錢,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也開啟了周佺的收藏之路。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周佺得到了一對宋代的雙鳳耳墜,這對耳墜可不得了!運用了捶揲、焊接、模具多種工藝,精細程度堪稱宋代頂級。
這對耳墜讓周佺從此“移情別戀”,轉而收藏起了金銀器,一來二去折騰到現在,藏品價值也達到幾百萬了。


其實在收藏金銀器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更讓周佺樂在其中。
周佺說,讀書的時候,他是體育生,也就是大家說的“學渣”。那時候只喜歡踢足球,不讀書。

同時,收藏也讓周佺的性子更加沉穩,不再那么急躁,周佺覺得這才是能讓他受用一生的財富。




人類為什么要戴首飾呢?很簡單,炫富唄!
戴首飾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當然了,那會兒金銀器這樣的高級物件還沒出現,遠古人會把獵殺的兇猛動物——比如狼啊,熊啊這樣的猛獸牙齒、骨頭掛在脖子上,表明自己的英勇,以此作為一種榮譽,一種獲得氏族的認可的標志,同時也是一種炫耀的資本。

秦漢時期,金銀飾品開始逐漸出現,魏晉南北朝時,制作技術逐漸嫻熟,但還是以比較小的器物為主。

到了隋唐,金銀器紋樣開始豐富多彩起來,這和當時繁榮的社會環境是分不開的。而且工藝技術也變得復雜、精細起來。錘擊、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鏤空等等復雜工藝開始出現。

宋元時期,受“程朱理學”的影響,首飾從唐代的富貴繁華風格,一下變成清冷消瘦的宋代文人風格。植物紋樣飾品變得常見,尤以松竹梅等象征氣節的植物為多。

此時金銀器制造業更為商業化,普通百姓也能擁有一兩件金銀器了,所以宋代的金器存世量是比較多的。

明清以后的首飾,干脆把之前的流行風格全包括了,一類是復雜繁瑣,集各種名貴材料于一體,加以金件,包金鑲銀,精雕細刻,甚至還有復雜的垂飾怎么復雜怎么來。

再有一類就是極簡風,不在金、銀坯上加任何紋樣和裝飾,展示金銀器本身的自然美感。


其實在古代,不同階層的人使用的金銀器也是分級別的。
最基礎的是花草,再往上一級的是鳥獸,最高等的就是鳳凰,最最頂端的就是帶人的了。




在宋代,要想迎娶一位這樣的富家小姐,彩禮中的金器的三金必不可少,除了金釧、金鐲,還有一個叫做金帔墜,有了它,一招搞定丈母娘不是夢。
帔墜是掛在貴婦衣服上的吊墜。宋代,人們穿搭服飾不再追求飄逸,就會在衣服上掛上吊墜,使得服裝更為挺拔、莊嚴。


當然如果你真能拿的出來這三件金器,別說是宋代了,就算是現代搞定丈母娘應該也不是什么問題。

古裝劇中讓人眼花的“累人”金飾
究竟有幾分是真的
古裝電視劇中,女明星常常佩戴著各種各樣的金飾,有的是因為造型需要,有的可能就是為了吸引眼球,這些金飾有的小巧,有的則顯得非常“累人”。
林心如在《美人心計》中的頭飾,比較符合當時的特點,算是小巧玲瓏的代表。


范爺在《武媚娘傳奇》中的頭飾,更多的應該還是視覺需要,真正唐朝的頭飾沒有這么浮夸。


《甄嬛傳》中的皇后娘娘,頭飾雖然華麗,但卻是典型的滿清貴族樣式,《甄嬛傳》這部劇的道具還是相當下功夫的。

不信,你瞅瞅,潮翻天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