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讓吃貨們念念不忘的“酒香葡萄”,他用了九年時間來“打磨”

“請問申華葡萄上市了沒有?”早在6月份,就有不少心急的消費者打電話來詢問申華葡萄上市情況。
這些天,地處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白漾村9組的上海施泉葡萄園一下子熱鬧起來,每天車輛進進出出,早熟葡萄早已銷售一空,工人們每天忙著將中熟品種巨玫瑰、巨峰、金手指采摘、分揀、裝箱,很多老顧客則是沖著申華葡萄來的。
讓消費者念念不忘的申華葡萄,是上海市農科院培育的葡萄新品種。其個大如楊梅,色澤深紫,無核,甜味中含有一股濃郁的酒香,因而被懂行的吃貨們戲稱為“酒香葡萄”。目前,申華葡萄全上海只在施泉葡萄園大面積種植。

用九年時間打磨“酒香葡萄”品種
申華葡萄的酒香味到底從何而來?
這個品種是上海市農科院通過含有酒香味基因葡萄和肉質口感較好的葡萄進行雜交、反復試驗培育而成的,葡萄酒香只是一種氣味,果肉不含任何酒精。
上海施泉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盧玉金說,“但是否適合在上海大面積種植,需要從花芽形成情況、抗病性、坐果性能、口感及商品性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觀察,從三至五株的小規模試種開始,再到大棚大面積種植,至少需要5年時間。”
為了有酒香味,這個品種整整打磨了九年。
盧玉金表示,2019年申華葡萄種植面積20畝,從7月21日開始上市到8月中旬下市,上市價賣到25元一斤,供不應求,2020年還打算擴大。
2019年施泉葡萄園上市新品種中,同屬“申”字家族的還有申寶、申悅、申雅、申玉,顏色有紫有綠,口味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上海市農科院培育后再在金山試種成功的新品種、新口味。加上其他品種,施泉葡萄園的葡萄品種已經達到26種。

子承父業投身葡萄種植
“我走出大學校園就做了一件事,種出了好葡萄,創立了‘施泉’葡萄品牌,這輩子就做這件事了……”盧玉金說。
盧玉金的父親是葡萄種植專業戶。1988年從浙江農學院果樹專業畢業后,盧玉金開始子承父業,投身葡萄種植。1999年,他從上海青浦輾轉來到金山呂巷,建設葡萄種植基地,2001年從50畝葡萄園開始了創業、創品牌的道路。
一般的葡萄果農眼光多放在利上,追求高產,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并大量澆水,往往每畝地澆上300-500斤的復合肥料,可以產出3000-5000斤的葡萄,但這些葡萄品質參差不齊,營養成分也較差。
盧玉金看得很遠,他意識到,在上海這個巨大的市場,全球各地的優質果品競爭激烈,上海消費者的口味也越來越刁,對水果的要求更高。地產水果若想突出重圍,唯有做到頂尖才行。

不過,他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剛剛開始種植時,一些葡萄品種因為甜度低、品質差,也導致產品滯銷,賣不出去。”盧玉金說,他經過反思,開始瞄準優質高檔葡萄,引進了金手指、比昂扣、巨玫瑰、陽光玫瑰等國內外優質品種,還引進妮娜皇后、美國5號、早玫瑰等進行試種。
同時,盧玉金采取雜交育種和加溫技術,有意識地讓葡萄提前或者推后成熟。施泉葡萄園的葡萄上市時間從3個月延長到了6個月,早熟品種6月份即可上市,而晚熟品種可以持續供應到12月,當其他地區的葡萄下市后,“物以稀為貴”的施泉葡萄依然可以“傲視江湖”。
2010年8月,在第16屆全國葡萄研討會暨優質葡萄評比中,施泉葡萄選送的“巨峰”和“巨玫瑰”兩個品種在全國各地幾百個優質葡萄樣本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全國早、中熟優質葡萄金獎。
蘇浙皖5個合作社提出加盟“施泉”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金山的施泉葡萄也開始向長三角地區輸出上海品牌和上海產業技術標準。
“目前,施泉葡萄技術標準輸出已覆蓋安徽、云南、湖北等全國8個省份,指導葡萄種植面積約一萬余畝;浙江嘉興、江蘇蘇州、安徽蚌埠的5家合作社2019年也計劃加入施泉葡萄品牌的朋友圈,期望借助上海品牌的技術標準和影響力,進一步帶動當地葡萄產業發展。”盧玉金透露,蘇浙皖5家合作社的葡萄產量大約在400噸左右,他們有的品種,金山施泉葡萄園都有,在品牌和技術輸出上“完全沒有障礙”。
目前,施泉葡萄品牌已向區內1500余畝基地輸出“施泉”技術規范標準,各基地統一品牌、包裝、二維碼追溯,部分開始統一銷售。通過品牌帶動,金山全區葡萄銷量明顯增加,平均價格提高35%,平均畝產值增至3萬元左右,帶動420多人創業、2000余人就業,有效促進了地區農民增收致富和葡萄產業發展。
據上海市林業部門統計,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一區一品”、“一鎮一品”的農業產業栽培格局,地產品牌水果優勢正不斷凸顯,且供應品種豐富。其中,葡萄的生產品種已經超過了30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