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華時評: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在6日發表的關于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聲明中稱,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截至6日下午4點半,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收盤價為7.0321元,較上日收盤價升值31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報7.0678元,較上日下午4點半的7.0843元升值165個基點。當天上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一度突破7.13元。這是中國被美方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首日匯市表現。
今年8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出現一定幅度貶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從1日的6.8938元,一路貶值至6.9683元。
中國人民銀行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主要是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和貿易摩擦加劇背景下市場供求和國際匯市波動的反映,是由市場力量推動和決定的。
盡管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有所貶值,但從歷史上看,人民幣總體是升值的。過去20年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了20%,是國際主要貨幣中最強勢的貨幣。
中國實施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是由這一機制決定的,這是浮動匯率制度的應有之義。
長期看,人民幣匯率走勢取決于基本面。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制造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較為完善,出口部門競爭力強,進口依存度適中,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國際收支有很強的調節作用,外匯市場自身會找到均衡。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同時,國際收支總體平衡,外匯儲備充足,外匯市場上套期保值的企業越來越多,中國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差處于合適區間,能夠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說。
一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致力于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這一努力在國際社會上受到認可。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人民幣匯率大體符合基本面。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將恪守歷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關于匯率問題的承諾精神,堅持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于競爭性目的,也不會將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
雖然近期受到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有所波動,但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看,還是從市場供求平衡看,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都處于合適水平。
“人民銀行完全有經驗、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易綱說。
(原題為《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