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0起高空拋物案:這些比天降菜刀還要狠

文 | Laura
圖 | FI IYE
你隨時隨地可能被砸!
《檢察日報》明確指出,拇指大小的石塊,從4樓拋下可能砸破頭皮,從25樓拋下就可能把人當場砸死,稍具物理常識即可知道,這背后是“重力加速度”在作怪。
同樣的物品,下落的樓層越高,到達地面時的危險越大。哪怕是很小的物品,在重力加速度下也有可能變成致命威脅,1個高空拋下雞蛋到達地面可能就變成了炸彈。


相比小區,學校、醫院、超市、飯館等場所發生高空拋物的概率小了一些,但對個人而言,這其實是0和1的區別,一旦碰上就是100%的損失。
被砸的主要還是”你我他”
100起鬧上法庭的高空拋物案,受害的近3成是車輛,6成以上都是人。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與不同損失的處理方式有關。高空拋物砸壞車輛、物品后,相關損失可能在報警環節就可以得到賠償,而涉及人身傷害的案件走司法程序索賠的概率更大。

除了前面提到的啤酒瓶、玻璃杯、磚頭、鋼珠,高空扔下的還有什么?一個成語總結:五花八門。
“黑手” 都在往下扔什么?
100起高空拋物傷人案中,4成扔下的都是建筑/裝修用材,包括你能想象到的各式磚頭(紅磚、空心磚、水泥磚、混凝土磚、瓷磚),還有木板、舊門板、水泥板、石膏等,還有各種裝修用具,如鋼夾子、手鉗。
這些磚頭、水泥塊的拋落,很大一部分發生在有業主正在裝修的小區,或者裝修/維修殘留的建材尚未清理完畢的頂樓、樓梯間。所以,如果小區樓上有人正在裝修/剛裝修完,從樓下經過時務必要小心!
2016年3月,廣東潮州的一個幼兒園里,一名3歲半的兒童在五樓天臺上供幼兒玩耍的沙堆中發現了一些約10cm×5cm的沙磚塊,隨即扔下樓,將另一3歲半兒童砸傷,入院治療109天。
2017年5月的一個晚上,熊孩子吳某跟著父母去頂樓(18層)晾曬衣服時,趁父母不注意,從樓頂拾起一塊7、8公分的磚塊扔到樓下,正好砸中被抱在父親懷中、尚不滿1歲的女嬰,致其顱腦損傷,直接住進重癥監護室。

比如從3樓扔下帶水的地毯把樓下散步的受害者砸成頸椎滑脫,從5樓飛下的菜墩將受害者砸成顱內多處出血,大冬天扔下冰凍礦泉水砸壞一輛車……
還有一種人簡直應該譴責譴責再譴責——高空拋煙頭。100起案件中5起是高空往下扔煙頭,引燃樓下的被子、陽臺,甚至整套房子,平白給他人帶來無妄之災。不知道這些往下扔煙頭的人都是怎么想的,你買一套房,難道全小區都得當煙灰缸嗎?!
懸在你頭頂的“黑手”究竟是誰?
關于高空拋物,屢見報端的“黑手”是“熊孩子”,扔滅火器、扔啞鈴、扔蘋果、扔玩具。
但就我們梳理100起案件中,熊孩子肇事的只占6起,大部分還是成年人。或許是因為對熊孩子的處理多是“道歉+賠錢+打一頓”,真正鬧上法庭的不多。
如果熊孩子還能以“無知”為借口,那些高空拋物的成年人簡直是“草菅人命”。
有人確實是不小心,比如高空裝修不小心碰掉手鉗;有人是因為心情不好,比如上文提到因失戀從21樓往下“扔酒瓶”,就這種素質真是活該失戀;還有人是發酒瘋,把衣服、花盆、鍋碗、石塊往樓下亂砸;還有人酒后從15樓墜下,導致在樓下乘涼的一人當場身亡。

上文提到因心情抑郁從7-8樓的樓梯間向公交站等車人群扔磚頭的徐某就觸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還有人從21樓扔垃圾砸壞了一輛車,監控沒拍到,肇事者死不承認,可受害者從垃圾里翻出對方已撕毀的簽名文件,拼合后才迫使對方賠償……
21樓往下扔垃圾?腿上是綁了兩座珠穆朗瑪峰嗎?乘電梯下樓扔個垃圾就那么費勁嗎?這種視他人生命財產如無物的行為,簡直與謀財害命無異。
100起案例中,還有40起找不到罪魁禍首,該怎么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其中第87條明確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p>
2016年11月的一個上午,浙江桐鄉的一名2歲嬰兒在小推車內被樓上掉落的磚塊砸中頭部,導致重傷,因未找到加害者,周圍住戶中,除明確能自證清白的住戶,其余18戶平均每戶賠償13105.50元。
這種“連坐”制度也許會使無辜之人受過,卻是對受害者的補償,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震懾作用。

高空拋物對受害者而言是一場“無妄之災”,許多人每天踏實工作、認真生活,誰曾想某一天頭頂上空會有一只“黑手”,隨意拋下1個酒瓶、1袋垃圾,就能在瞬間剝奪自己的健康權、乃至生命權……治理高空拋物,從嚴從重。
除了道德準則,還要充分發揮法律的震懾作用,遇到這種視他人生命安全如草芥的行為,絕不姑息。杜絕高空拋物,從我做起。
好了,本期就到這里了,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信號“四象工作室”(微信ID:foxgirlnews),更多精彩在等你!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