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常州書記寫下電影《桂香街》觀后感:許巧珍,一個飄香的名字
最近,江蘇常州市委書記汪泉在觀看影片《桂香街》之后寫下了800多字的觀后感《許巧珍,一個飄香的名字》,7月22日,《常州日報》頭版刊發了此文。
早前,歷時兩年創作的電影《桂香街》于7月21日在常州市一影視城率先上映。影片根據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常州市鐘樓區南大街街道吊橋路社區原黨委書記許巧珍從紡織女工到全國最美基層干部的成長經歷。
“《桂香街》上映了,我迫切地想看。我想看影片主人公許巧珍的感人事跡,想看影片是如何進行‘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表現。”
汪泉回顧道,他到常州工作后經常聽到許巧珍這個名字,聽人講到許巧珍的“七+”社區工作法,聽人講到現在常州很普及的“道德講堂”是許巧珍的“發明”,聽人講到許巧珍去世時許多社區居民自發地為她“送行”。作為一個最基層的社區書記、居委會主任,怎么能在去世數年后還為人們念念不忘?他既好奇又感佩。
汪泉寫道,“于是,我專門去她生前所在的鐘樓區南大街吊橋路社區考察,參觀她的生平事跡。面對所見所聞,我深深地感動了。毛澤東同志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許巧珍不正是這樣的人嗎!她是在紡紗女工、‘小巷總理’這樣極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極不平凡的成績。她創造了全國紡紗紀錄,被評為全國勞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接見;她從紡紗廠退休后為社區工作21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創立了‘七+’工作法和‘道德講堂’,深受社區居民依賴和愛戴。她用畢生的奉獻,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我當時想,要是能把許巧珍事跡搬上銀幕,那是多么有意義啊!”
《常州日報》報道介紹,《桂香街》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呂麗萍、句號領銜主演,兩次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青年導演石磊擔綱編劇和導演,是一部弘揚時代楷模的主旋律電影。影片緊扣“信仰與信念”內核,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詮釋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當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的情懷。
汪泉接著寫道,“當然,我知道,要把許巧珍事跡搬上銀幕并不容易,因為她的崗位太平凡了,她的事跡盡管不平凡但也不是轟轟烈烈,很難進行藝術表現。所以,《桂香街》上映,我迫切地想看。看著看著,我感動得流淚了,和身邊許多觀眾一樣流淚了。我感嘆,編劇和導演的創作水平如此高超,使平凡小事得以精彩藝術展現;女主角呂麗萍選得好,其內外氣質、公眾形象和對角色的把握,都與現實人物高度契合;男演員句號演得好,他風趣幽默的天賦使嚴肅主題增添了許多活潑的色彩;女演員牟珈樂是常州人,她主動要求參演,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和深厚的家鄉情懷,也成為影片的亮點之一。還有,影片鏡頭把江南文化韻味、水鄉特色、古運河風光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令人大飽眼福、不禁心馳神往。”
目前,電影《桂香街》已被列為中宣部、國家電影局、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電影局的重點主旋律影片。近日,江蘇省委宣傳部發文,明確以“電影黨課”、主題黨日等形式積極組織、統籌安排廣大黨員干部觀看《桂香街》,引導黨員干部向優秀共產黨員學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