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旬陽政法委回應“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未推卸養老責任
7月17日,陜西安康旬陽《關于依法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的通告》引熱議。
忤逆不孝即違法?有人認為,不孝應由道德去調整,法律不該越俎代庖;但也有人稱,家事即國事,對不孝者應嚴懲。
這則通告由旬陽縣人民法院、旬陽縣人民檢察院、旬陽縣公安局、旬陽縣司法局聯合發出。其中稱,據《憲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婚姻法》《繼承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打擊:
(一)子女居住在新房樓房中,任其老人居住在舊房危房中有關情形的;
(二)隱瞞家庭實際狀況,與老人分戶另過,對老人生活不管不顧,意圖套取或已經套取國家惠民政策或扶貧政策等情形的;
(三)霸占老人“一折通”,將政府發放的補助金、養老金據為己有,或攫取老年人務農務工收入,致使老人日常生活十分困難等情形的;
(四)子女眾多但在贍養父母老人的義務上互相推諉、糾紛不斷,致使贍養責任落空,父母老人生活出現困難等情形的;
(五)鼓動煽動、教唆恐嚇驅使老人到縣鎮村索要扶貧惠農政策,并利用不正當手段要挾當地政府、幫扶干部等情形的;
(六)子女對父母老人進行歧視、侮辱、打罵、傷害甚至虐待、遺棄等嚴重失德違法情形的。
旬陽為何發此通告?
紅星新聞獲悉,7月5日,旬陽縣多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忤逆不孝不良風氣百日整治專項行動依法保障脫貧攻堅順利進行的實施方案》。其中稱,即日起至10月30日,旬陽全縣范圍內開展忤逆不孝不良風氣百日整治專項行動,原因是,“一些子女因不積極履行贍養人義務而導致一些老年人生活有困難、住房不安全,敗壞社會風氣,嚴重影響全縣脫貧攻堅順利推進。”

近日,旬陽縣政法委副書記吳禮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就通告內容引發的爭議回應公眾。
紅星新聞:為何發此通告?
吳禮周:現在脫貧政策好,有人爭當貧困戶、五保戶(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孤兒為保教)。目前,旬陽進入脫貧攻堅關鍵期,全縣干部入戶大排查、大走訪時發現,部分子女不積極履行贍養義務。
忤逆不孝行為主要有:老人行動不便,“一折通”被子女霸占,高齡補貼、養老保險甚至殘疾補助被子女領取;還有人家庭狀況不錯,但不完全履行贍養義務,致使老人生活困難,老人被恐嚇、教唆向政府索要貧困戶名額,試圖將贍養責任完全推給政府;有的子女自己有錢,但不給父母,分戶后又向政府隱瞞家庭狀況,給父母申報貧困補助。
為解決此類問題,我們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再結合旬陽的實際情況,總結出6種不孝忤逆情形,并提出相對應的6個解決方案:法制教育、道德評議、聯合調解、法律援助、司法督促、依法打擊。這是對癥下藥,我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化不孝子女。
紅星新聞:發通告前,有無征詢各方意見?
吳禮周:這則通告用了10天才擬好。發出前曾征求各村鎮干部意見,并組織公、檢、法、司進行合法性審查。
紅星新聞:忤逆不孝即違法?
吳禮周:這種說法系誤解。有無違法得分具體情形看,通告中有6種情形,前5種并非違法,只是不良社會風氣,所以通告時強調是“情形”,需要“整治”,沒提“違法”。最后一種,也即“子女對父母老人進行歧視、侮辱、打罵、傷害甚至虐待、遺棄等嚴重失德違法情形的”一項,專門提及系“違法情形”,需“依法打擊”。打擊不是目的,但如訓教教育未果,依法打擊是兜底保障。
紅星新聞:網友稱,有的父母自愿住舊房,這種情況如何處理?
吳禮周:排查發現,確有這種情況。但我認為,子女有什么樣的生活,他們的父母也應享受同等待遇。但無論如何,不應讓老人住危房,這不安全。老人不能與子女同等地生活在一起,這不公平。
紅星新聞:有人說,政府此舉是在推卸養老責任,你怎么看?
吳禮周:這種說法不成立。就政府而言,老人可享受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等待遇,符合條件的還可以申請“五保戶”及貧困補助等。政府負責政府該負責的,子女也應負責子女該負責的。
紅星新聞:有的父母未盡到撫養義務,子女該如何?
吳禮周:如果父母從未盡撫養義務,也不該將贍養義務強加給他(子女)。但如果父母只是未盡到撫養義務,不管收養或者親生,不管如何對待孩子,于情于理于法,子女都該盡贍養義務,畢竟之前的生活條件與現在不同,這點不該有爭議。每個人現在的身份也許是子女,但將來都是父母,如果不盡贍養義務,說不通。
紅星新聞:有網友對旬陽的做法提出批評。他們認為,不孝應由道德調整,法律不該越俎代庖,你怎么看?
吳禮周:家事即國事。這個國家由億萬家庭組成,每個家庭和諧,國家才能和諧。再說,一般的忤逆不孝行為只是訓誡教育,依法打擊是最后的手段。
紅星新聞:這個通告發出后,很多人擔心政府會亂作為。
吳禮周:公眾可以監督,政府絕不會亂作為。發這個通告的初衷是,促進家庭和諧,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
紅星新聞:通告為何引發爭議,有無反思?
吳禮周:基層社會治理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如有完備的、可參考的規定,我們也不會標新立異。通告中,依法打擊的只有第6條,其他5條一般系社會不良風氣,訓誡教育即可。當然,如若構成違法也會打擊。引發爭議是因為,公眾以為6條全是違法行為。在文字上,我們仍有待進一步提高,誠懇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原題為:《陜西旬陽政法委回應“打擊忤逆不孝違法行為”:未推卸養老責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