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如何幫杰倫打榜”的教程看得我們瞠目結舌
故事的起因容我簡單交代一下:
一條質疑周杰倫人氣的帖子被瘋狂轉發,引起了周杰倫粉絲的不滿。于是杰迷們找準了微博的“明星超話排行”這一平臺,為“周杰倫超話”開始投積分。而就在周杰倫超話上升勢頭迅猛的時候,連續四百多天占據超話頭名的蔡徐坤粉絲開始了保衛第一的戰斗。就這樣,兩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粉絲起了沖突,兩種群體、兩類模式的爭端成為了熱點,占據了社交平臺的輿論場。
圍繞這個事情,太多分析不說了,實在太耽誤時間。在越吹越大的流量經濟泡沫里,吃虧的只有花大量時間和金錢刷數據、提銷量的狂熱粉絲們。飯圈有一句話叫:“沒錢別追星。”便是說的這個道理,在追星的過程中要消耗大量時間金錢,所以流量明星的受眾也以有一定經濟能力和較多空閑的青少年為主。我們都干點正事去,不要瞎起哄了,都散了吧。
蔡徐坤的那點粉絲那點流量怎么回事大家也很清楚,再啰嗦一下,流量經濟主要運作模式是以具有凝聚力的群體為偶像“做數據”,營造出大量流量,這其中有大量粉絲用大量小號刷出來的,也有經紀公司自營買的網絡水軍“水”出來的。在此基礎上營造出的流量可以用于贏得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商業代言等等資源,在這過程中明星得實惠,水軍得實利,商家刷銷量,平臺也可以雨露均沾,通過流量明星來提升日活。
終其究竟,打榜事件的幕后推手和大V們熱切關注此事是為了什么?蔡徐坤粉絲拼命反擊要保住第一為了什么?自媒體和平臺這么拼命蹭熱點是為了什么?社交平臺一直維護著這件事的熱度是為了什么?除了數據和流量和利益,背后還有什么?一位網友說,哪有什么“中老年粉和年輕粉的對決”,是真實網友和虛假水軍的pk。如今的流量不就是這么回事嗎,所謂養真粉累成狗,雇水軍秒登天。
著名文化研究學者凱爾納認為,在每一個媒介奇觀的背后都是娛樂經濟。這次也不例外,在粉絲群體差異之外,這樣的粉絲大戰其實這更是娛樂經濟在傳播上的一種映射。NBA也有一句人盡皆知的名言或許可以形容這樣的現象:Everything is business。一切都是生意,也僅僅是生意。
這樣的生意我們還要是要睜大眼睛。粉絲大戰熱點一起,自媒體紛紛跟上,許多自媒體出了關于“如何幫杰倫打榜”的教程,而微博平臺的熱門搜索也跟的很快,一個又一個的熱搜頻繁登頂,維持著事件的熱度。
尤其是這份“如何幫杰倫打榜”的教程看得我們瞠目結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