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研究|從破窗到犯罪:建成環境失序與城市暴力犯罪
“公共秩序是一種很脆弱的東西,如果第一個破窗沒被及時修理,很快所有的窗戶都會被打破。”
——詹姆斯·威爾遜(美國政治學家)
近年來,大量實證研究發現,城市建成環境在誘發或抑制暴力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破窗理論的實證研究已證明,建成環境失序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包括破窗、空置房屋、廢棄房屋、街道上的廢棄汽車、違法涂鴉和較差的街道照明條件等。目前的研究普遍面臨精細尺度的定量環境數據獲取困難的問題,而傳統的建成環境審計方法在評估建成環境特征時具有昂貴、耗時、繁瑣等不足之處。
西安交通大學賀力博士和他的合作者Antonio Paez、Desheng Liu在新近發表的研究中發現,谷歌街景影像可以有效反映城市建成環境的微觀特征和暴力犯罪空間分布之間的關系。

哈佛大學社會學家Robert Sampson和西蒙菲莎大學犯罪學家Martin Andreson教授指出,從社會解組理論和破窗理論的視角看,社會失序和建成環境失序均會誘導暴力犯罪。這種看法有其內在合理性,街區建成環境的物理特征是鄰里生態學的一個組成部分(Greensberg和Schneider,1994),從這個意義上說,社區內顯著的環境衰退跡象和環境失序,往往表明街區內缺乏非正式的社會控制和集體效能(Sampson等,1997)。更進一步,會導致暴力犯罪集中聚集在城市內某些熱點區域。雖然研究人員對這種復雜的“社會—環境”相互作用機制越來越感興趣(Malleson和Birkin,2012),但他們正面臨建成環境精細量化數據的缺失和難以獲取等困難,這種困難對理解建成環境對城市犯罪分布的作用機制構成了障礙。
環境審計是搜集建成環境微觀特征數據的直接方式,也是使用最廣泛的方式,在過去幾十年中,學者們開發并測試了大量環境審計工具,用于步行、騎行等戶外活動和鄰里安全的環境審計研究。但利用這些工具進行環境審計的傳統做法,仍然是通過對城市空間進行隨機采樣,選擇環境審計地點,再由審計員親自進入審計地點進行現場觀察和數據采集。這種做法成本高、耗時、繁瑣,特別是對于大規模研究、研究地點很分散、研究地點有犯罪風險的情況。
谷歌街景影像數據(Google Street View,GSV)正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用于城市環境的調查研究,幫助研究者以“虛擬環境審計”的方式。密歇根大學的Philippa Clarke教授和西澳大利亞大學的Nicole Edwards教授在研究中發現,實地審計與基于谷歌街景影像的“虛擬審計”之間具有極高的一致性,并且可以節省高達90%的審計時間。賀力博士在自己的研究闡述了如何使用谷歌街景數據研究暴力犯罪與城市住宅區的物理特征之間的關系。
哈佛大學社會學家Robert Sampson教授和中佛羅里達大學的犯罪學家Jacinta Gau教授認為,環境失序和暴力犯罪同時會受到聚集性的社會經濟剝奪的影響,因此,在缺乏對街區貧困程度和集體效能的控制情況下,環境失序和犯罪之間的聯系可能會模糊不清。此外,印第安納大學犯罪學家Thomas Stucky教授指出,環境失序對犯罪的影響強弱程度取決于區域社會經濟條件,如人口流動性的變化和區域經濟水平。因此,為了更有效地衡量建成環境對犯罪分布的影響,需要通過犯罪學理論所支持的社會經濟和人口變量來控制區域的社會結構條件。
賀力的研究解決了這個問題,研究者在選擇環境審計地點之前,先使用回歸模型方法,控制了大量社會經濟水平對暴力犯罪分布的影響。在剝離社會經濟水平的影響之后,以谷歌街景數據為基礎,單獨研究建成環境和犯罪的關系,可以更清晰、系統地描述環境失序對犯罪的作用機制。
以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犯罪為例,該研究發現,三類建成環境特征(物理特征的衰敗、領地功能、可防衛空間)與暴力犯罪的分布顯著相關(圖2)。物理特征的衰敗指標包括違法涂鴉、建筑物損壞、路面破損、廢棄建筑物、廢棄車輛、垃圾、建筑物屋頂修繕程度、破窗等。領地功能特征包含社區守望標志、建筑物周邊植被分布、建筑物的個性化設計、花園狀況、草坪修繕狀況、“當心有狗”的標志等指標。可防衛空間特征包括建筑物圍欄、防盜門、防護網等指標。

該研究指出,當剝離了社會經濟水平對犯罪的影響作用后,在犯罪低發地區通過谷歌街景能更頻繁地觀察到圍欄、防護網和防盜門、庭院裝飾、門牌號碼的個性化、良好的屋頂狀況、鄰里守望標志和“當心有狗”的標志(圖3)。相反,鮮見廢棄建筑物、廢棄汽車、涂鴉、密集的垃圾、草坪狀況不佳、外墻破損和破窗。而在犯罪高發區域,通過谷歌街景可以更頻繁地觀察到環境失序現象,例如,廢棄建筑物和廢棄汽車出現更為頻繁,涂鴉、密集的垃圾、草坪狀況不佳、外部破舊和窗戶破損也出現更為頻繁,且高于預期(圖4)。另外,這些地方普遍缺乏圍欄、防盜門、防護網、房屋裝飾個性化、社區守望標志和“當心有狗”標志。






該研究的這種做法具有很高的普適性,尤其對研究對象同時受社會環境和建筑環境影響的情況。此外,研究者開發了一個桌面版的建成環境數據采集軟件(圖5),以便在利用谷歌街景進行“虛擬審計”時,高效錄入數據并進行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組織管理。這個軟件同樣具有很強的重用性,對軟件稍作修改,就可以應用于其他環境審計目的,如步行友好性審計、騎行友好性審計等。


該研究所提供的新方法,有助于對當前環境犯罪學理論進行更準確、更有效的實證研究。從回歸分析和基于谷歌街景的環境審計中獲得的分析結果,實證性地支持了社會解組理論、日常活動理論和破窗理論。同時,有助于為“環境設計預防犯罪”(CPTED)等理論提供實證證據,并指導犯罪防控措施的制定。
附:
引用方式:He, L., Páez, A., & Liu, D. (2017). Built environment and violent crime: An environmental audit approach using Google Street View.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66, 83-95.
中英題目:Built environment and violent crime: An environmental audit approach using Google Street View(建成環境與暴力犯罪:一種基于谷歌街景的環境審計方法)
發表刊物:《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期刊名翻譯為《計算機、環境與城市系統》,SSCI一區,五年影響因子3.997。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