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文學的紐芬蘭①:夏季的海面上,漂浮著一座座冰山

2019-08-18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余云

美洲大陸最東端:斯必爾角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天涯海角的風

抵達的時候才9月中,地球上很多地方還是初秋,斯必爾角(Cape Spear)的風卻只能以凌厲來形容。也許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大西洋的強風吹得人幾乎站不住,讓已特意穿上薄羽絨衣的我縮起肩膀發抖。

沒有選擇,既已踏上紐芬蘭(Newfoundland)的領地,豈有不到斯必爾角之理。紐芬蘭是加拿大最東部的島嶼,斯必爾角是美洲大陸最東端,它是天涯海角啊——誰能抵抗這樣的誘惑?

前一個9月的黃昏,我曾站在另一處天涯海角的冷風里:里斯本往西40公里的羅卡角(Cape Roca),歐亞大陸的最西端。不過,羅卡角是瀕臨大西洋的一處高140米的峭壁,眼前的斯必爾角,卻是一大塊優美地伸出陸地的海岬。

天涯海角長得都有點像:岸邊緩坡上孤零零聳立一座紅白兩色的燈塔,外加一個觀光局的小平房。

斯必爾角這座1836年的燈塔更古老些吧,可羅卡角無疑更出名,那里有一座刻著古代葡萄牙大詩人卡蒙斯(Camoens)著名詩句的紀念碑:

陸止于此    海始于斯

耳邊是山崩地裂般的巨響,不知是風吼還是大西洋浪頭撞擊崖岸的轟鳴。“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雖然在紐芬蘭的景點中排名第一,無敵景色并沒多少人來欣賞。這一點它也和羅卡角一樣:冷冷清清,卻壯美無比。

9月在紐芬蘭已進入旅游淡季,旅行者寥寥。即使不是淡季,這里也很少專程而來的游人。來到紐芬蘭的少量華人游客,多數是留學生或已定居加國的移民。

Newfoundland一詞,拆開來就是New Found Land,“新發現的土地”。如果說奔向羅卡角,是受卡蒙斯的感召,為傾聽大航海時代的歷史回響,站在海天一色的斯必爾角,面向望不到的歐洲大陸,你會想:從五個世紀前開始,一代代懷著夢想遠渡而來的人們,就是在這里登陸的嗎?

鮑勃·迪倫唱:“一只白鴿要飛越多少重海,才能在沙灘安眠”,一個人,一個族群,要有怎樣的勇氣才能將自己投向茫茫大洋?

去一個地方總有導因,何況還是如此遙遠的海角,一個出了港城就還相當原始荒涼的地方。回想一下,紐芬蘭對我的誘惑,其實是通過閱讀一層層疊加起來的。

巴芬灣夏日漂浮的冰山 IC 資料圖

最早知道紐芬蘭,是多年前在某本雜志上看到一段描寫:每到夏季,總有幾百座脫離了北極冰原的大大小小冰山,在格陵蘭到巴芬灣的海面漂流,一座座閃爍著寶藍色瑩光的冰山順流而下,一些冰山上還站著北極熊!為目睹奇觀,有些人每年緊密關注,一旦有冰山途經紐芬蘭海域的消息,立刻坐飛機追去,常常趕到時已經錯過,唯有極少數幸運兒才得一見。這段描述在頭腦里留下的畫面,太奇異驚艷。

氣候的變暖和人類的捕殺威脅著北極熊生存,如今世上最動人的一幕自然奇景似已消失,近年再也不見此類報道。夏季漂流的冰山,仍是紐芬蘭幾大奇觀珍景之一,每年仍有游客前往觀賞,只是冰山上再也不見了站立的北極熊。

去紐芬蘭的第二個誘惑,由一本畫冊里的照片引發。那是一張幽暗滄桑古老市集的影像,拍攝的是如今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首府圣約翰的水街。而水街,擁有“北美洲最古老的連續存在的街道”之稱。這樣的字眼叫人怦然心動。如果稍作探究,就會知道,作為當年英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紐芬蘭也被稱為“大英帝國的開端”。它擁有復雜歷史和獨特地貌,也是最后一個加入加拿大版圖、至今為止最不像加拿大的楓葉國領土。

好的文學描寫比歷史還精確,這是我向往紐芬蘭的第三個理由。我從文學作品中讀到,紐芬蘭圣約翰曾是渡海而來的窮苦歐洲移民的登陸港口,無數人希望的彼岸。

圣約翰是北美洲東端的大都會,是北美最古老的英裔城市,城中多處維多利亞時代建筑典雅矗立。余云 圖

在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名著《別名格蕾絲》里,卷入謀殺案的愛爾蘭裔女仆格蕾絲,就是在19世紀土豆大饑荒時隨全家乘船抵達加拿大。他們從貝爾法斯特上船,路程是八個星期的海上顛簸。在地獄般擁擠和惡臭的貨艙里,母親病死了,被推入大海葬身魚腹。經過千辛萬苦和種種磨難,終于,“一陣大風把霧吹散,他們說我們已安全駛過紐芬蘭。”

阿特伍德筆下,格蕾絲在船上見到了冰山:“大風刮過之后天轉冷了,我們開始遇上霧和冰山……水手說……幸好沒有大風,否則我們可能會撞到其中一座,船就要撞壞了。可是,我喜歡看冰山,怎么也看不夠,這些冰的高山,有頂峰也有塔樓,太陽照上去雪白晶亮,中心有藍光,我想天堂的墻一定是這樣的材料做的,只是沒這么冰冷。”

格蕾絲早就死了,悲催的難民故事仍天天在世界不同角落上演。“墻”這個詞,也不時在與難民有關的新聞里出現。可有誰見過,天堂的墻,真像少女格蕾絲想的那樣?

紐芬蘭曾是歐洲人沿海路到加拿大的必經之地。格蕾絲坐的那艘移民船沒在紐芬蘭停靠,而是繼續駛向魁北克,放下部分乘客后,進入海一般的安大略湖,難民們最終到了據說可以“免費得到土地”的多倫多。

以《英國病人》享譽國際的加拿大作家邁克爾·翁達杰,在他另一部作品《身著獅皮》里,描寫了一個1911年偷渡到加拿大的馬其頓移民尼古拉斯,尼古拉斯就是在紐芬蘭的圣約翰登陸。

車子駛出城區一小時,就可看到伸向海岸的曠野,屏障一樣橫臥于近岸海水中的巖石群,如畫中風景。余云 圖

去的時候是旅居者,回來時發了財——尼古拉斯家鄉的村莊里,流傳著關于去美洲的神話。“最初的旅行者是到西方去的領頭羊。”有個叫作丹尼爾?斯托亞諾夫的人誘惑了所有村民:他在北美一家肉類加工廠干活時因事故失去了一條胳膊,然后揣著優厚的賠償金返歸家鄉,“一只空蕩蕩的袖子像披巾一樣飄動著,身上帶著購買土地的現金。他娶了一位有兩只胳膊的妻子,安頓了下來。”

巴爾干半島爆發戰爭,村子被燒毀,25歲的尼古拉斯和三個朋友騎馬到了特里喀拉,然后沿著希臘雅典—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瑞士—法國勒阿弗爾的路線水陸兼程,發高燒躺在地下室時,他們就說那個“一條胳膊換一座農場”的故事來提神。

在一艘運載動物去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的法國舊船上,他們向意大利人學習如何在牲畜欄里喝血,以保持體力強壯。但還是有兩個朋友死在旅途。船在圣約翰靠岸時,“他們從死去的兩名同伴的袋子里拿走了所有自己需要的東西,朝加拿大走去。”

船太臟了,尼古拉斯和同伴身上長滿了虱子。那是11月底,他們脫光衣服,在室外水龍頭下洗凈全身,穿上衣服走進海關小屋。“尼古拉斯沒有護照,一個英語單詞都不會說。他有十個拿破侖,他把這些錢拿給他們看,向他們解釋他不會依賴別人。他們讓他通過了……”

真想知道:如今的紐芬蘭居民里,還有多少格蕾絲同鄉的后代,尼古拉斯們的子孫?

飛向紐芬蘭的最后動力,來自閱讀英國作家簡-莫里斯的《世界——半個世紀的行走與書寫》。書中,有一篇專門寫圣約翰,劈頭就說:“紐芬蘭的圣約翰是我在加拿大最喜歡的地方——也是我在整個世界上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對我的口味而言,它也許是北美洲最令人愉快的城市。”

糅合記者的敏銳直覺和作家個性,又帶著音樂般抒情感,莫里斯文字鮮活,將圣約翰這個族裔混雜的漁港之城寫得讓人眼花繚亂、心向往之。

圣約翰 IC 資料圖

莫里斯當然也到了斯必爾角。她說,她享受地游蕩于圣約翰這座城市,卻始終意識到,這里的生命和歷史從來沒有輕松過。魅力之下藏著苦澀。圣約翰在不止一種意義上,是一個無遮無蔽、孤立隔絕的地方。

“一天下午,我驅車出城幾英里去到斯必爾角,讓自己短暫地成為北美大陸最東端的人,我站在冷風中思考,背后除了大洋別無他物,面前展開的是加拿大那極度廣闊的巖石、森林、大草原和山嶺,幾乎伸展到想象所能達到的盡頭。圣約翰是一切事物的邊緣,一切事物的盡頭和開始。一出市政廳,就能看到橫穿加拿大的公路的零英里標志牌。”

“加拿大從這里開始,或者在這里結束,取決于你往哪里走。”強風不止的海岬上,立著一塊幽默又哲理的牌子。

斯必爾角,圣約翰,紐芬蘭……盡頭或開始,就是它們永不消退的魅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翁牛特旗| 宣汉县| 万源市| 定襄县| 工布江达县| 盐池县| 九江市| 青田县| 大余县| 永寿县| 建平县| 黄梅县| 卢氏县| 石家庄市| 天水市| 广饶县| 加查县| 西贡区| 江陵县| 阿克苏市| 岳西县| 重庆市| 阿拉尔市| 井陉县| 怀远县| 鄄城县| 棋牌| 德阳市| 托里县| 扎兰屯市| 文安县| 睢宁县| 金乡县| 垫江县| 昌都县| 南郑县| 阳高县| 隆化县| 石景山区|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