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護士上門服務,你會約嗎?
銳評:隨著“共享+”漸漸成為大眾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費模式,近年來,“網約護士”的悄然興起讓共享醫療這一領域受高度關注。

文/ 徐照明
29歲的唐燕是重慶沙坪壩區社區服務站的一名專業護士。2019年初,她通過朋友推薦,找了一份“兼職”:利用空余時間在“醫護到家”app上接單,為患者提供上門護理服務。據護士唐燕介紹,他們所在區域已有超過200多名護士在類似app上注冊。
記者打開手機應用商店后搜索發現,有10余個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app?;颊呦螺d軟件后可直接注冊和輸入身份信息,通過選取所需服務,上傳相關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藥品及病例證明,即可下單等待護士接單。訂單審核通過,便會通過平臺分發到各區域的網約護士手機上,護士就可以跟患者預約上門服務時間。
“我兼職到現在,這是接的第18單” ,唐燕說到。
家住重慶沙坪壩區學府小區的趙女士告訴記者,“以前看病,大多需要打車去醫院,有時候還不一定打到,感覺去趟醫院太費勁。現在好了,只要通過手機下單,護士就能及時上門提供服務,別提多好了!”趙女士說:“考慮到醫院衛生空氣質量不好,在醫院檢查后就直接拿藥在家打針,159元/次,價格上可以接受?!?/p>
與唐燕做“兼職”賺外快不同的是,在網約平臺工作的河北姑娘小陳,去年從醫院辭職后,專職做起了“網約護士”。她告訴記者,網約平臺剛興起的時候她就加入了,她手機上有6款網約平臺APP,由于日??沼鄷r間較多,只要有時間便會在app上搶單。
小陳說,“只要我們的日常護理服務到位,患者家屬還會額外給我們酬謝,當然,這是少數。”對于年輕的小陳來說,除了得到收益外,患者得認可也是她決心做下去的動力。
“現在許多平臺在搶占市場,日常能接到的單子也越來越多,提成也就多了,現在每月最少也有10000元左右?!毙£惱^續說道,“下半年我還想考一個催乳師資格證。”
需求催生生產力,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 日益嚴重和“二胎政策” 全面落地, “共享+醫療”已經漸漸成為大眾逐步接受的消費模式。
市場需求成為“剛需”
“網約護士”的悄然興起,借助“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將分散的護士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打破了傳統醫療行業的壁壘,進行平臺化運作,迎來一波創業小高潮。
近年來,對于護士需求較高的老年人口不斷增多。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49億,目前我國注冊護士超過400萬人,但這還是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此外護士行業收入普遍較低,這背后蘊含著巨大的消費需求和醫療期待。
“醫護到家”是最早一批進入網約護士平臺的APP之一,其平臺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截至2018年,該平臺已覆蓋330多個城市和地區,平臺注冊的護士數量近6萬名,全國服務的總人次約七百萬。
“共享醫療是趨勢,網約平臺服務主要集中在居家養老和基礎護理方面,而網約護士的出現在醫療改革方向上開創了一種新的服務模式。”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王佳副院長表示,“網約護士相比傳統的就醫形式,減少了大量的醫療資源浪費,一些小病其實不需要去醫院進行治療,在家就可以醫治,避免小病占大床情況,如打針、換導尿管等。”
目前國內正式上線的“網約護士”平臺已不少于十家,主要以打針、輸液、換藥、導尿、采血、吸痰、傷口護理、拆線、霧化治療、灌腸護理服務等為主。
記者從“醫護到家”App上看到,在諸如打針、換藥等簡單的醫護服務上,其價格都在160元/次左右,且如果在一小時之內上門或特殊時段(22點到早上7點)上門服務,需要另付加急費用30~50元,否則護士可以拒絕接單。該App上,僅靜脈采血、打針、保胎針、導尿、留置胃管、普通換藥這6類服務,目前總購買次數已有8萬多筆,粗略估計銷售額已超過1300余萬元。
相比而言,網約平臺服務在價格上明顯比醫院高,但仍有不少消費者選擇購買服務,這說明市場需求非常很大。唐燕告訴記者,以打針為例,每一單她能拿到100元錢左右,不過,這還要除去平臺運營費用和打車等費用。
對此有平臺負責人表示,“由于國內目前才開始在部分地區試點,在價格上還未有統一標準,各地主要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和其他成本等因素定價,希望‘網約護士’在今后能統一定價并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內,讓消費者享受到更便捷得服務。同時有關部門應該出臺更完善的相應政策法規,以來規范市場?!?/p>
護士與患者"安全保障"?
記者在隨機調查后發現,市民對“網約護士”的擔心主要集中在護士和患者雙方的安全上。
按照國家衛健委對“網約護士”的資質要求,對注冊成為平臺的“網約護士”,必須需取得護師技術職稱,以及至少具備5年以上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且在全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有記錄。另外,對發現有違反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護士,取締護理從業資格。
此外,對網約平臺資質要求,“互聯網+護理服務”全國試點方案明確表示,需要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已具備家庭病床、巡診等服務方式的實體醫療機構,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派出本機構注冊護士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
目前我國對醫生多點執業打開了政策通道,對于護士個人簽約平臺,今年在制度和政策上得到認可。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網約護士平臺正在成為護士多點執業的探路者。
眾所周知,護士大多以女性群體為主,在面對危險時應對能力較弱,護士在上門服務工作中一旦與患者家屬發生醫患糾紛,人身安全易受到威脅,難以保障安全。

記者通過多家網約護士平臺了解到,目前平臺一般幫醫患雙方都有購買保險,包括意外險、第三者責任險、護士職業險三種保險;在安全層面,對派出服務的護士人員,也有平臺開始配備工作攝像記錄儀以及"一鍵警報"設備;對平臺服務對象進行身份核實、地點核實、數據調查等,盡可能全方面保障護士的安全。并且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對服務患者的個人信息、病歷資料等一切隱私進行完全的保密,防止泄露。
目前國內多地醫院也已經開始提供網約護士上門服務,還有了一些新的探索,武漢市普仁醫院對于網上預約護士首次上門實施“雙人制”,除了防止意外發生,也對護士上門操作和護理情況及時了解;重慶市建設醫院已實施護士上門PDA終端和警務通配置,盡可能為安全保駕護航。
此外,按照規定,護士上門護理打針輸液等必須按照醫院開具的處方以及有院外注射證明,方可操作,服務時還需要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結語
網約平臺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還需要本身自我不斷優化創新,制定標準化流程化的良性發展,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對于網約護士來說,服務質量才是核心,多站在患者角度出發去思考,替他們規避各種風險,才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對于患者本人及家屬來說,應按規定和要求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治療,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早日戰勝病魔,共同為這個行業營造一個健康的氛圍。
關于本文
作者:徐照明
來源:銳公司(ID:shangjiezz)
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原創平臺所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銳公司”是《商界》雜志旗下重點打造的優質內容平臺。致力于記錄時代企業、傳播經營智慧、探究商業本質、透視商界人生。你憧憬中的成功在這里將演繹得千滋百味。
BUSINESS
《商界》雜志編輯部出品
公司報道 | 品牌傳播 | 投稿合作
請添加微信 gaigaiorsky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