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多元媒體環境下如何更好地做PR?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各類媒體分布在不同層面,傳統媒體屹立不倒,新興媒體層出不窮,這個錯綜復雜的多元化媒體環境對于企業公關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用來形容公關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在合適不過了,一次小小的失誤,或許就是一次全網爆點級別的公關災難,對于企業更可能造成致命打擊。隨之而來的就是企業對于PR的需求水漲船高,在如此高標準嚴要求之下,PR究竟該如何踏尋一條正確且優質的企業公關路呢?在由一鳴網、cocospace聯合主辦的“鳴+學院”沙龍分享會上,齊家網公關總監張曉楓以自身行業角色為出發點、以資深行業經驗為借鑒發表了其獨特觀點。

演講 | 張曉楓 | 編輯整理 | 鳴+學院
張曉楓: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畢業,現任齊家網公關總監。資深品牌公關傳播專家,多個融資、IPO項目PR操盤手,為多家創業公司公關傳播和營銷顧問,長期擔任科沃斯等多個創業營特聘講師,虎嘯獎評委,在 TMT 行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極佳的口碑。著有《霸屏:超預期的用戶傳播方法論》,該書聚焦用戶傳播方法論,占據全網硬核營銷細節及讀屏時代的品牌展位策略,極具可讀性。
讀前思考:
1、當我們在談論PR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
2、公關還是“公關”嗎?
3、企業要不要做公關?
4、如何做更有效的公關?
大魚和小魚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小魚問大魚:“媽媽,為什么他們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大魚說:“你剛剛說啥了?”…
這恰恰就是當今媒體環境,熱點也好,話題也罷,終將轉瞬即逝,企業營銷、公關等各項工作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過去或許可以通過一個核心渠道傳達聲音,而現在只會被大量快速迭代的信息覆蓋。加之如今這個人人皆可發聲的時代,受眾無法判斷事件的真偽,很多信息也就變得不夠令人信服,稀缺注意力、稀缺權威性兩者構成了當下的傳播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還要不要做公關呢?
公關的價值界定:生成企業的矛與盾
從企業角度來說,公關似乎沒有恒定標準,或偏品牌,或更宏觀,或兩者兼具,甚至還會沾染上銷售性質。其實歸根結底,公關的核心就是表達問題,在于要傳達怎樣的認知,以認知塑造什么品牌形象,又通過何種形式何種渠道進行。
關于公關的價值界定,又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矛,二是盾。
矛是一個極具攻擊性的工具,在很多企業的業務布局還未完善、模式還未成型之時,就通過一些公關玩法將愿景公之于眾;或者另一部分企業會秘密的做業務模式的打磨、環節的測試,當到達一定高度的時候開始講自己的故事,這是兩個極端。
而盾相對而言比較保護性,如在行業中遇到惡性同業競爭時,如企業受多方關注時,總不免遇到利益碰觸,行業競對下場黑,這就需要公關為企業構建起強有力的防護墻,有了完整的應對辦法不至于被打的束手無措。
那么企業是否有專門設立公關部門的必要性呢?往小了說,公關可以是一個打雜的角色,消化很多瑣碎的事務;往大了說,公關可以直接對企業的戰略推動起到作用,樹立信譽,建立良好形象。甚至可以說,外界對于企業的認知多來自于公關層面,而企業與外界的摩擦大都源于誤解及缺乏信息交流,于是公關部門的必要性呼之欲出。
有效公關兩步走:傳播點確立與資源整合
互聯網時代,媒體環境的發展也逐步改變了公關行業,處理事件也方式隨之變化,該如何樹立正確的公關意識,建立完整的公關體系,做更有效的公關成為企業PR終極追求。
在考慮這個龐大問題之前,不妨先思考“我是誰?我在哪?我從哪里來?要到那里去?”這一系列的細化問題,這些對于具體實操層面反映極具參考價值。
作為企業來說,首要問題是要確定公關傳播點,每家公司都有自己賽道定位以及背后極具吸引力的故事,在此基礎之上將自身投放到行業中去確定行業地位,繼而打造出核心模式與價值,組建好框架以求更廣泛的傳播。
僅針對公關傳播點的確定,不同企業在不同階段、不同語境下都有不同的方向。從公司發展階段和模式區分,可分為初創公司、成熟公司、傳統公司、互聯網公司,其對于公關、品牌、廣告三者的需求也有所區別,比如初創互聯網公司可能對于公關訴求較大,而成熟互聯網公司則需要品牌+公關的雙重保障;初創傳統公司沒有大多互聯網屬性,需要廣告投放,而成熟傳統公司則依賴品牌塑造。
此外,戰略業務的變化也對公關方式起著決定性作用。對于不需要融資的C端企業來說,只需要偏向于新媒體與用戶口碑的若公關,而需要融資的C端企業則需要偏核心媒體與用戶口碑的強公關;對于不需要融資的B端企業來說,需要偏各類背書與線下峰會的弱公關,而需要融資的B端企業則需要偏核心媒體與行業故事的強公關,不同模式不同對待,往往事半功倍。
傳播對象同樣決定著傳播內容的變更,一個企業想讓外界知道什么公關就要表達什么,通過劃定對象匹配不同策略執行。
對于用戶層來說就是如何占領心智,對于商家層來說就是如何共生共贏,對于行業層來說就是如何確立行業地位,對于競品層來說是如何防御和精準降維打擊,對于創投資本層來說就是如何推高資本價值…
公關需要根據自身特點,畫出簡單畫像,給自己的傳播在不同階段說出不同的故事,從而形成一個相對有節奏的傳播體系。
確定完傳播點之后,緊接而來的就是如何傳播,涉及到資源整合問題,這就在于找對人、做對事、縱深相配。首要要找到一個關鍵人物,其既可是引爆點也可是傳播源點;其次對傳播內容進行分析評估,由誰引起、傳播路徑、幾次傳播等等,繼而根據事件的傳播過程將效果達到最好,以引爆關鍵人、關鍵事;再者還要考慮到傳播內容、傳播對象等各項因素,權衡深度、廣度,以最少的預算獲取最大的價值。

價值最大化:花錢有道、用好創始人形象
公關部門除了決定著一個企業形象,還占據著企業內部最大的開支陣地之一。作為一個花錢部門,時刻活在老板的關注之下,稍有不慎甚至面臨被收回財政大權的風險,該如何省錢張弛有度成為花錢部門的痛點,什么錢能省、什么錢不能省要做到心中有數,如種子用戶、社區氛圍、內容沉淀等方面的投入萬萬不能少。
或許除了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企業傳播之外,創始人的合理利用也可以是個捷徑,包括創始人形象的定位、創始人對外發聲時機與渠道選擇、創始人危機公關意識都要列入考量范圍。京東就是很好的例子,劉強東的形象定位打造讓京東聲名鵲起,但這也是把雙刃劍,用好了是“核武器”,一旦失勢只能淪為敏感話題。
由此引申到危機公關,這是每次企業都有可能遇見的事情,如何培養危機公關的全局思維也是有效公關的另一面,這就涉及到了危機公關的檢測、預防和應對,包括前期檢測的廣泛度和及時度、預防的自覺性和協同性、應對的判斷、時效和處理方式。
所謂企業公關,就是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有意識、有計劃地與社會公眾進行信息雙向交流及行為互動的過程,以增進社會公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達到企業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目的。如今企業的競爭愈發激烈,激烈競爭的另一面就是公關背負著企業品牌的競爭力,也承載著受眾對于企業的認可度。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