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名管理條例》修訂列入民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
民政部網站7月15日發布了“民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民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民辦函〔2019〕87號)”。
根據《民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列入民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項目包括2件法律、6件行政法規和3件部門規章。
其中,6件行政法規當中包括《地名管理條例》修訂工作。《民政部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介紹,“《地名管理條例》(修訂)。(修訂草案送審稿擬報送國務院審議,責任單位:區劃地名司、政策法規司)。”
《地名管理條例》是國務院于1986年1月23日發布并實施的行政法規,已經實施了30多年。
“近年來,一些城市在舊城改造和新城開發中對歷史悠久地名保護不力,‘洋地名’、‘怪地名’層出不窮,一些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名無端消失,割斷了城市的地名文脈,給民族文化傳承造成了極大危害。其根本原因,是地名管理法制基礎薄弱,管理體制不順,地名管理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突出。”2015年7月13日,民政部對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126號(社會管理418號)提案答復的函(摘要)中指出,“我國現行《地名管理條例》于1986年出臺,已經實施了近30年。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地名工作面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地名管理條例》條款簡略、規定粗放、內容滯后、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十分突出,難以適應實際工作需要,影響了地名工作健康發展。”
上述答復函中指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隨著法治中國建設步伐的加快,運用法治思維,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意識和氛圍逐漸形成,為修訂《地名管理條例》,完善地名管理法制體系提供了契機。目前,民政部正在積極組織修訂《地名管理條例》,制訂《地名規劃編制導則》等相關國家標準,著力完善地名管理法制體系,確保地名命名更名的科學性、規范性,從法律上避免出現隨意命名更名的問題。同時,結合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民政部計劃在全國開展不規范地名清理整治工作,積極推進地名標準化,加強地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隨著地名管理法制體系的日臻完善,目前地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會得到逐步改變。”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地名管理條例》修訂工作的步伐不斷加快。
2018年,“修訂《地名管理條例》”就已列入《民政部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中的“抓緊研究論證的項目”當中。
另據陜西省民政廳網站消息,今年6月2日至4日,民政部、司法部調研組去往陜西開展《地名管理條例》修訂立法調研。調研組在西安、漢中分別召開了座談會,與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漢中市、商洛市民政局以及西安市和漢中市公安、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地名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同志,漢中市漢臺區、南鄭區、勉縣民政局地名管理負責同志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參加座談人員圍繞《地名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及當地地名管理工作實際,從體制機制、存在問題、好的經驗和做法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