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過完暑假家里多了個胖娃娃,孩子胖就是健康嗎?
夏季是小兒肥胖的高發期,一到暑假很多小朋友覺得天熱不大愿意外出,一看電視又抱著零食不放,再加上小朋友都喜歡喝各種含糖量高的飲料,以至于兩個月一過,家長突然驚覺家里出現了個小胖子。
兒童的肥胖定義不像成人一樣單純用BMI衡量,需要跟同齡人相比,怎么算肥胖?夏天飲食又該注意些什么?

2017年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與1985年相比,2014年我國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 肥胖率則由0.5%增至7.3%,且男性高于女性。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到2030年, 預期我國0~7歲兒童肥胖率將達到6.0%,肥胖兒童數將增至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28.0%,也就是說100個小學生里可能就有28個小胖墩啦!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分泌遺傳代謝科張倩文醫生指出,兒童的肥胖定義不像成人一樣單純用BMI衡量,需要跟同齡人相比,在我國,一般認為體重超過同性別、同身高正常小兒體重均值的20%即稱為肥胖,可直接看表1(衛計委2018發布)看看你家孩子體重達不達標。(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
主要原因:吃得多,動得少
張倩文醫生指出,研究顯示,父母雙方、僅一方超重或肥胖的兒童發生超重或肥胖的危險分別是父母雙方均為正常體重兒童的4倍和3倍。全家都是胖墩的朋友要注意了,很可能是遺傳搞的鬼。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胖歸咎于遺傳然后躺著不動!
超過人體需要量的營養成分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而運動會動員脂肪消耗脂肪,只存不消耗,自然就越來越胖了。鑒于遺傳因素短期內不會改變,所以中國近年內肥胖的增加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吃得多,動得少。
兒童肥胖有什么危害呢?張倩文醫生強調,肥胖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兒童期的肥胖不僅對當前的身體發育造成影響,還會增加成年后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如:高血壓,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即俗稱的打呼嚕)。小女孩的肥胖可能會引起青春期的提前并且導致最后的矮個子。
另外容易忽視的一點是,小胖墩在學校可能會因為肥胖被同學排擠,從而影響小朋友的心理,造成內向、自卑、缺乏自信、膽小的個性。
夏日飲食注意什么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臨床營養科主管營養師趙卓琦指出,夏日家長應當注意孩子的健康飲食,暑假兩個月是孩子長身高的最佳時機,切勿錯過。小朋友在暑假期間還是應該保持早睡早起,一日三餐定時定量的習慣,兩餐中間可以加些小點心,主要以少食多餐為主。
趙卓琦補充,由于夏季出汗比較多,小朋友可以吃一些含水分、電解質、礦物質比較高的食物,比方說,西瓜、冬瓜等瓜類食物,也可以多吃些粥類等比較清淡的食物。
蔬菜類的食物也應該適當多吃,它們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特別是那些顏色較深的綠葉蔬菜相對于顏色較淺的綠葉蔬菜所含的維生素含量更高。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方說綠豆等。
至于一些糖分較高的飲料應該避免,因為糖分攝入過高會影響小朋友一日三餐的正常飲食,有心的家長可以自制一些清熱解暑的飲料,比方說菊花茶、枸杞茶、檸檬茶等。菊花茶能夠清熱解毒,枸杞茶則對小朋友的眼睛有好處,檸檬又能夠起到消食的作用。
有些小朋友到了夏天就整天以水果為主食,趙卓琦提醒說,水果的營養素比較單一,而且糖分比較高,如果要讓小朋友勻稱地長高,還是應該多補充一些蛋白質,特別是優質的動物蛋白,每天蛋、奶、肉等都要保證。
至于水果每天的總量應該控制在200克,就是一個大一些蘋果的量,葡萄西瓜等含糖量比較高的水果則要少吃,葡萄吃10個左右,西瓜吃2片三角形就已經差不多了,當然初中以上的小朋友或者運動量比較大的小朋友可以適當再多加一些。
此外,夏季很多小朋友會有腹瀉的癥狀,趙卓琦醫生建議,在吃隔夜飯菜的時候一定要燒熟煮透,防止食物的細菌繁殖,隔夜的蔬菜最好不要吃,葷菜則可以適當食用。一旦小朋友在夏天出現中暑等癥狀,應該補充一些含鹽分較高的飲料,比方說鹽汽水,及時將小朋友移至空調間,在額頭和頸部放一些冰袋幫助降溫。
多運動,抓住長高好時機
張倩文醫生也指出,鑒于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時期,不建議節食減肥。除了調整飲食結構,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周至少5天至少進行20分鐘、最佳60分鐘的運動。
夏季放假的兩個月是小朋友長身高的最佳時機,小朋友有大量的時間去做運動,應該找個合適的時間去消耗體力。由于30分鐘內的運動只能起到消耗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所以,想要減肥的小胖子每天起碼要保證一個小時中間不間斷的運動量,讓心率可以到達每分鐘150左右,這時小朋友會感覺心臟跳動比平時來得快,有微微出汗的感覺,這樣才能達到脂肪消耗的效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