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通許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誰在說謊?
最近,一張河南省通許縣“朱砂鎮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在網上流傳。這張辭職報告說:全鎮36位村醫集體請辭是因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里的錢卻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克扣,現在村醫已經生活不能自理”。辭職報告最后,是刺眼的36個鮮紅的手指印。落款日期為6月28日。



當地政府發布的情況和村醫反映情況存在嚴重出入
此外,當地政府發布的一些情況和朱砂鎮村醫反映的情況存在嚴重出入。例如,通報說,2018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目前已撥付人均14.53元。但村醫們強調,事實是不到10元。在下面這段錄音里,提問者是一個醫學自媒體賬號的編輯,回答者是朱砂鎮的一位村醫。
問:“你們現在報了新農合以后,醫保現在扣你們30%對不對?”
答:“對,是扣30%。還讓交5%的保證金。”
問:“你們全鎮的村醫是為了這件事辭職的?”
答:“對對。”
問:“2018年公共衛生經費發了多少?”
答:“每人10塊錢,10塊錢不到。”
問:“然后2019年到現在一分錢沒有。”
答:“對對。”
通許縣通報稱,對于剛才這段錄音中村醫反映的“2019年公共衛生經費到現在一分錢也沒發”的問題,縣委、縣政府責成財政、衛健、醫保等部門7月20日前撥付到位。以上問題反映出縣有關部門在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等資金方面存在遲延,影響了基層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
9日晚上,通許縣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之聲值班編輯崔天奇采訪時確認,昨天,也就是9日,拖欠的2018年和2019年前6個月的基本公共衛生經費已經發放到位。但至于為什么拖欠,他也不清楚。
記者:“2019年拖欠的基本公共衛生經費都已經發放單位了嗎?”
宣傳部:“對對,2018和2019年的都發過去了。”
記:“19年發到幾月了?”
宣:“發到6月份。”
記:“是什么時候發到的?”
宣:“今天(9日)吧。”
記:“發到他們個人手里了還是發到鄉里了?”
宣:“應該到個人手里了,陸續今天有大部分人都已經領到了。”
記:“那之前為什么錢一直沒到位,原因是什么?”
宣:“那這個以實際發生(的情況)為準吧,這個我不知道,不清楚。”
此外,河南省通許縣大崗李鄉衛生院張院長也向媒體表示,昨天下午,該鄉2018年和2019年拖欠村醫的基本公共衛生經費都已發放到位,同時發放的還有2019年的基本藥物和一般診療費補助。張院長介紹稱,2018年的基本公共衛生經費是55元的40%,即22元;2019年才漲到60元的的40%,即24元。
大崗李鄉某村李姓村醫說,其實村醫們不滿的,主要就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遲發問題,這應該是問題的焦點。該醫生介紹稱,按規定,每名建檔村民20多元,但2018年只發到十四五元,2019年一分沒發。在連續被媒體曝光后,他聽說拖欠的補助已經發送。
就在通許縣朱砂鎮36名村醫集體辭職事件仍然迷霧重重的時候,7日,網上又曝出一份該縣“大崗李鄉 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這份報告內容與朱砂鎮村醫的辭職報告內容一致,僅抬頭落款換為“大崗李鄉”,這次摁下紅指印的有28名鄉村醫生。通許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通許全縣正排查此類事件。據初步了解,大崗李鄉28名村醫的訴求與此前集體請辭的朱砂鎮36名村醫的訴求相同。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為何遲發?被拖欠的補助去了哪里?村醫的權益該如何保障?昨天(7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在回應通許縣村醫集體辭職事件時表示:鄉村醫生是廣大農村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在維護農村居民廣大群眾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實衛生健康委的態度已經有了,開這場新聞發布會就是態度。宋樹立介紹,已經要求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調查清楚,立即整改,保障鄉村醫生的合法權益。
宋樹立:“我們也看到有關的報道,我們非常重視,已經要求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立即調查核實情況。無論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都要調查清楚,立即整改。政府要切實履行職責。當然我們也注意到,當地的縣政府在昨天做出了回應,表示公共衛生服務的補助將很快到位。我們歡迎媒體進行監督,我們會認真的核實調查,認真加以解決,保障鄉村醫生的合法權益,讓他們能夠安心、放心、舒心的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更好地醫療衛生服務。”
9日,在國家衛健委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主任、財務司司長何錦國也坦承:村醫招不進、留不住,問題是存在的,但是正在解決之中。何錦國說,我們在制度設計上也做了妥善的安排,解決村醫待遇問題我們是有信心的。
一邊是36位加上28位鄉村醫生的眾口一詞、言之鑿鑿;一邊是當地政府火急火燎推出來的一連串“不存在”,看似成了各說各話的“羅生門”,但輿論的心里顯然有桿秤。造成這種局面,也許不是某一個縣某一個鎮的問題,而是正如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所說,鄉村醫生招不進、留不住,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比起一連串火急火燎推出、聽來卻冷冰冰的“不存在”,這才是符合更多地方的群眾平時所見所感的社會常識。
所以,除了這次要徹底查清通許縣到底存不存在層層克扣的現象之外,我們更要從政策制度上,關鍵是更要真金白銀地照顧好、補貼好這些跟群眾、尤其是跟偏遠地區群眾最貼近的鄉村醫生,讓不僅是通許縣,更讓全國每一位奮戰在醫療衛生服務下基層“最后一公里”上的鄉村醫生安心、放心、舒心地工作,更讓廣大農村居民獲得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
(原題為《河南通許村醫集體辭職事件,誰在說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