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普陀區年底基本消滅馬桶現象,正推進16個地塊征收工作

2019年底,上海普陀區將基本消滅馬桶現象。目前,普陀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舊區改造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重心落在零星地塊上。
7月9日,上海市人大赴普陀區進行舊區改造工作調研時,普陀區副區長韓金華透露上述消息。
韓金華稱,普陀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總量較大。2011年以來,該區相繼實施了錦繡里、老真北、新渡口、洵陽新村、鐵路新村、交通路237坊、金沙新村、曹家村、東新村四期、中興村、蘭鳳新村、鴻壽坊、俞家弄等18個成片地塊的改造,累計拆除二級舊里以下房屋72萬平方米,受益居民達2.33萬戶,基本完成了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舊區改造工作。
2019年,普陀區舊改著力推進11個零星地塊和5個公共事業地塊的征收工作。
普陀區介紹,由于歷史原因,該區不成套老舊住房較多,部分居民常年面臨“如廁難、洗浴難、燒飯難”的困難,要求改造的呼聲強烈。自2008年起,該區通過“內部分隔”和“貼擴建”等方式,累計完成了10.5萬平方米舊住房成套改造工程,但目前仍存在55.5萬平方米的非成套房屋,涉及40個地塊、約1.6萬戶居民。
這個過程中,普陀采取了“內部分隔+抽戶+加層+貼擴建+結構性大修”等多種改造形式,組織全區上下推進改造工程,這種綜合手段已初見成效。
7月9日上午,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隨上海市人大調研組一行來到曹楊五村南嶺園小區,在居民馬阿姨家里看到,她的一室戶房子已有獨立廚衛,窗明幾凈。
南嶺園小區建成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公房,24幢樓一共住著1301戶居民。馬阿姨回憶,以前四戶人共用廚房,樓內沒有衛生間,需要拎馬桶去公共廁所,到2018年經過成套改造,她家里的問題已解決,“空間更大一點,住得很舒服。”
不過,改造中也遇到了個別問題,比如有居民存在“簽而不搬”的現象,這種違約情況會延緩改造進度,增加成本。
針對這一難題,普陀一方面充分考慮居民的合理化訴求,在制定改造方案的過程中對加裝電梯、綠化提升、架空線入地等予以充分考慮,另一方面也在探索通過民事訴訟、司法介入等方式予以解決,維護大多數居民利益。
上海市人大代表許麗萍認為,普陀區推進舊區改造已取得很好的成效,當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可能需要以修訂法律等方式解決,依靠法治手段為人們提供保障。
還有代表提出,舊區改造是利民的好事,政府部門要把好事做細。比如在舊住房加裝電梯時,個別一樓居民可能因為出資、光線等問題提出意見,推進時則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