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漢公交為什么那么快?
“——在武漢時間來不及了怎么辦?!”
“——武漢公交是您最好的選擇。”
真的假的?

我們的公交司機是什么人?!
“F1成員”退役兼職!
我們的公交行駛場面怎么樣?!
公交車超公交車!公交車超私家車!公交車超taxi!
我們的公交乘坐感受是什么?!
坐完公交,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身體倍兒棒!

汪涵曾在《天天向上》節目中說“你坐過武漢的公交車嗎?那個公交車司機絕對可以開一級方程式”。
“誰說F1賽車手淘汰下來開公交,明明F1賽車手都是開武漢公交淘汰下來的”。
由此可見,武漢公交車的速度快絕對是受到大家公認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武漢公交車行駛速度這么快呢?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居民出行需求與公交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公交服務效率和質量難以令人滿意。武漢在內的很多城市為此開展了公交改革。公交經歷了由國營到承包制,再到私營的轉變。在經濟效益驅動下的公交司機,為了多跑多賺,自然卯足了勁兒踩油門。
90年代,城市人均機動車占有量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市內道路并不擁擠;而且,當年5字頭被承包的公交路線都比較偏,路上不存在擁堵情況,所以公交司機的速度也都快了起來,也造就了521路公交的“神話”。
此外,武漢公交的“極速”行駛也與司機師傅風風火火的性格不無關系。

雖然如此,武漢公交事故卻在連年減少,根據最新的交通事故報告顯示,武漢公交發生的各類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減少34起,降幅18.3%,而2017年武漢公交的事故起數、事故頻率相較2016年分別下降了42%、41.1%。可見我們的司機師傅還是“莽中帶穩”、“穩中求進”的。

但在最近幾年,卻有網友表示,現在乘坐武漢公交已經感受不到一級方程式的快感了,甚至有一部分乘客開始了對于速度變慢的抱怨——“搞么斯!!!”。

武漢公交速度變慢是真的嗎?
這就要從武漢公交車的限改說起了:

(武漢公交車限改時間線)
公交民營化實施過程中,民營化的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公共交通公益性缺失,公交民營化導致政府財政投入不足,公交場站建設緩慢;競爭機制不合理導致競爭缺乏有效性和無序競爭;各公交公司因自身利益的驅使而導致公交線路分布不均、公交車違法率居高不下;公交公司自身管理不善等。這些問題使公交體制繼續改革成為必然趨勢。
現在,公交車管理方式已經徹底告別個體承包制。目前公交車的管理公司——武漢市公交集團是一家武漢市政府出資組建的以經營武漢市公共汽車事業為主的國有獨資公司,由國家出資經營。據公交集團介紹,現在對公交車司機的考核和管理方式更加注重行駛的安全和服務的質量。
同時進行的還有相關管理部門對武漢市公交車實施的限速管理辦法。從2012年開始,規定公交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0km/h,并且在公交車上裝設GPS進行實時定位,2017年開始實施分段限速。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現在的市內道路擁堵程度與90年代的擁堵程度完全不同。汽車使用率不斷增加、道路容量不足等原因導致交通擁堵情況日益嚴重,公交車也受此影響不得不放緩行駛速度。
受這些制度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武漢公交的行駛速度較以往已經下降了很多,但是近兩年依舊有網友稱武漢公交司機師傅是“F1賽車手”。數輿君認為有兩點原因:一是人們往往愿意將新事物與已知事物進行比較。開始限制武漢公交行駛速度后,雖然武漢本地人能夠明顯感受到公交速度變慢,但對于外地人而言,他們仍習慣于把武漢公交車的行車速度與之前生活城市的公交行駛速度進行比較,得出武漢公交車“神速”的結論。

另外一方面,“F1賽車手”的含義早已超越單純地描述武漢公交車的速度,它已經成為武漢公交的文化標志。
參考文獻:
[1] 如何證明武漢的公交車是最牛的?- 知乎 【超級爆笑,強烈推薦,備好紙巾,以防笑噴、鼻孔飆淚等不雅行為】
[2] 黎海峰.我國城市公交民營化改革的反思[D].中南大學,2010.
[3] 他山之石|武漢市公交線網結構性優化重組經驗與啟示-搜狐
[4] 武漢公交司機:F1賽車手都是我們內部淘汰掉的_天涯雜談_論壇_天涯社區
[5] 在武漢沒坐過521路公交車,別說自己來過武漢!大武漢通
[6] 江夏913、909路轉為集團運營 武漢公交個體承包時代結束 - 荊楚網
[7] 武漢交通集團-百度百科
[8] 如何證明武漢的公交車是最牛的?-微博國際版
[9] 武漢公交車分段限速 車更穩乘坐更舒適-荊楚網
[10] 武漢公交車限速40公里/小時采用GPS監控-鳳凰網
撰文:白玥 許佩
資料:林語晉 覃珂
數據支持:王皖瑩
排版:劉婷
責編:張成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