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垃圾分類不會減少垃圾數量,為什么能改善“垃圾圍城”現象?
段子是真的好笑,但垃圾分類也真的很有必要。

近一段時間,網上流傳了不少與垃圾分類有關的搞笑段子、圖片,大家看到這些段子后,笑笑就好了,千萬別被這些段子給忽悠了。
這是因為,段子是真的好笑,但垃圾分類也真的很有必要。
網上還有一些論調,認為垃圾分類所需的時間成本大于實際效用。甚至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垃圾分類除了浪費每個人的時間,究竟有什么用?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
城市垃圾實在太多了

很多人可能覺得,垃圾處理很簡單。對個人來說,的確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垃圾桶、一個垃圾袋,每天早晨上班時扔到垃圾桶里就完事兒了。但整個城市而言,把垃圾處理稱之為一場戰爭也絲毫不過分。
雖然21世紀已經過去五分之一了,但我們對垃圾的處理方式,仍舊還是原來幾種。焚燒+堆肥+填埋,這幾種上世紀就已存在的手段,依然是如今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可是,無論是焚燒還是填埋,都難以進行下去了……
早在十幾年前,你就能在網上看到各種“垃圾圍城”的圖片、視頻。多數人都以為這很遙遠,但其實,有的城市早已被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垃圾場包圍了。


道理很簡單,垃圾分類有利于回收,而目前我們國家的垃圾回收率實在太低太低了。
以廢玻璃為例,歐洲回收率高達90%,而我國廢玻璃回收率不到30%。
而我國大量再生資源被當作垃圾處理掉,尤其是低值可回收物,如廢電池、廢玻璃、廢包裝物、廢紡織品等,更是無人收集。
別以為廢品回收的人能承擔多少回收的工作,在他們眼里,也就廢紙、廢塑料瓶是有價值的,其他可回收物等同于垃圾。
分類垃圾,也有利于從垃圾焚燒。
大家都知道,垃圾焚燒會產生致癌物——二噁英。但其實,現有技術早就可以避免二噁英的產生了,只不過被垃圾分類拖住了后腿。我們的生活垃圾因為含水量很高,焚燒不徹底,就會極大地產生二噁英。可以這么說,垃圾不能分類,是二噁英的最大幫兇。
還是那句話,關于垃圾分類的段子圖片,大家笑一笑也就罷了,千萬不要被它們忽悠了。
日本用了30年才實現了人人都能遵守垃圾分類規則的社會,我們才剛剛起步,千萬不要把這個希望的火苗吹滅了。
延伸閱讀
對于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一位微博網友@Esports海濤也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觀點得到了網民的積極認同,我們也一起來看看。

1、目前上海垃圾分類做得到底怎么樣?
答:雖然7月1號才開始正式進行強制垃圾分類,但目前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好于預期。從政府到民眾,整體配合度較高,氛圍較好。當然,沒有可能一步到位,從考20分直接變成考100分,做得再好,也會有人貪方便亂倒,但形勢樂觀。
2、目前的垃圾分類,是不是小孩子和老人比較抗拒,年輕人追時髦比較歡迎?
答:恰恰相反。目前,上海市中小學都鼓勵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由學校來推行,學生參與度極高。而上海之前試點的很多年里,一直對中老年人進行垃圾分類的鼓勵性政策,例如垃圾分類打卡到一定天數之后送點紙巾、洗衣粉之類的小禮物,很多中老年人也形成了習慣。反而現在定時定點收垃圾的政策,對需要按時上班的年輕人造成了很多不便,尤其上海很多年輕人經常加班,黑白倒掛,于是才出現了代扔垃圾之類的新服務。
3、之前看過很多照片視頻,有些小區居民分好干濕垃圾之后,垃圾車還是混裝混運,那還垃圾分類干什么?
答:之前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垃圾分類沒強制之前,大家的積極性整體還是不高的,確實有一些居民干垃圾濕垃圾分開,但濕垃圾數量太少。如果大家現在在上海發現有哪個垃圾車敢混裝混運,直接打12345熱線舉報,從嚴處理。
4、垃圾分類那么嚴格,我很害怕被處罰怎么辦?
答:現在的垃圾分類,主要的懲罰會從單位開始,對普通老百姓的處罰力度不會那么大,還沒有到違章停車抓到就罰的程度。就算7月1號強制之后,執法力度也是逐漸增大的,通常只有你屢教不改,態度惡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處罰的情況。
5、我們是不是準備復制日本模式?
答:日本其實各個州縣政府切割的很細,每個地方都不太一樣,但是總體原則是“社區自治”,就是縣市政府只負責立法,怎么做到是各個社區自己商議,自己監督,自己治理自己。反正做不好的話,市里的垃圾車不收運。而我們現在還是自上而下推進的,從分類角度看,也已經比以前的放幾個分類垃圾桶,貼幾個標語要前進了一大步了。至少做到了定時定點投放,做到了立法,做到了包分類不收運,作出了考核機制,確認了主體責任人,這些都是推進的必要因素。
6、呵呵,政府還不是為了錢?
答:陰謀論在這個時候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說有很多做環保的公司在這個過程中能賺到錢,但如果認為有人賺到錢=政府做這件事就是為了錢,這樣的人建議去自己所在城市周圍的垃圾場轉一轉,你就會知道這件事到底已經到了多嚴重的地步。如果不是為了子孫萬代,國家沒有必要頂著壓力去做這件事的,做鴕鳥容易,正視并且嘗試去解決這種高難度問題,才是一個政府最大的擔當和勇氣。
7、來得這么突然,為什么不給多點過渡時間?
答:中國的垃圾分類試點,是從2000年開始的。2000年建設部下發《關于公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的通知》(建城環[2000]12號),確定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廈門、桂林八個城市作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正式拉開了我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的序幕。
但當時的垃圾分類只是試點,沒有強制,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很多地方的垃圾桶都是分類的?只不過你從來沒有真的按照分類來扔而已。在執法過程中養成習慣,也是一種過渡的形式。
盡管人類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幾百年了,但我們對垃圾的處理手段并沒有想象中高強。用積極樂觀態度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踐行垃圾分類規定,才是應有的環保姿態吧。
(原標題:《垃圾分類不會減少垃圾數量,為什么能改善“垃圾圍城”現象? | 做垃圾分類的“行動派”》,有刪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