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小銀行將迎過會“小高潮”,年內上市銀行有望達到40家
A股銀行業即將迎來新一輪“上市潮”。在監管層鼓勵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銀行資產質量總體改善等大環境下,中小銀行A股IPO明顯提速。今年以來,已有紫金銀行、青島銀行、西安銀行和青島農商銀行四家銀行相繼成功登陸A股,蘇州銀行已過會并在準備發行程序中,同時,5月份以來,證監會先后受理包括齊魯銀行、廣東南海農商行、廣東順德農商行、郵儲銀行、上海農商行等五家銀行的A股上市申請材料。根據2018年銀行IPO過會情況,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三四季度或將迎來銀行過會“小高潮”,年內上市銀行數量有望達到40家。
一方面監管在鼓勵銀行補充資本方面暖風頻吹;另一方面,銀行募資規模大多縮水,據粗略統計,在今年已獲批的包括蘇州銀行在內的五家銀行中,監管批準的發行規模較招股書預披露規模均有所下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小銀行募集資金、規模未達預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銀行業IPO募資規模巨大,為控制對市場的影響,證監會一般會削減發行規模;另一方面與當前市場對中小銀行的風險情況和盈利情況判斷相關,后續銀行或仍將延續當前現狀。此外,資產質量、業務拓展能力,以及銀行股東確權與股權架構等問題也成為發審委關注重點。
沖刺IPO提速 中小銀行成主角
根據證監會官網最新披露的首發企業信息名單,排隊待審的銀行為16家。加之證監會分別于6月18日、19日、21日受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材料,預計A股IPO排隊銀行將達到19家,數量創逾一年新高。
證監會信息披露顯示,16家銀行中包括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浙商銀行、廈門銀行等在內的11家為“預披露已更新”,占比近七成。此外,安徽馬鞍山農商行、東莞銀行、廣州農商行為“已反饋”,本月內新加入排隊的廣東南海農商行和齊魯銀行則為“已受理”。
根據證監會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預披露已更新后即為初審會和發審會流程。券商人士透露,預披露更新后如無其他問題將很快召開初審會及后續的發審會,預計即將到來的三四季度或將迎來銀行過會“小高潮”,年內上市銀行數量有望達到40家。
自2017年末銀行IPO“開閘”以來,上市審批持續提速,與金融監管高層對銀行補充資本金持鼓勵態度相關。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期在參加論壇時也提及“支持中小銀行的健康發展是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央已經出臺多項支持性政策,并且將會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排隊銀行中除浙商銀行是股份制銀行,且體量突破1.5萬億外,其他均為城商行或農商行,體量在百億至數千億不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對記者表示,盡管體量為百億的銀行規模不大,但相較普通企業而言仍是優質資產,只要銀行公司治理合規,有其獨特的“小而美”經營模式,就應該允許其上市。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大型國有銀行到股份行到如今的地方銀行上市,符合金融業發展的過程。“在這一時點選擇上市,主要是由于中小金融機構成長到一定體量后需要補充資本,以支持其外延性擴張,而補充外源性資本主要通過IPO的形式。此外,銀行上市也會有品牌效應,能夠使公司治理更加完善透明。”王一峰說。
募資規模多縮水
整體來看,滿足監管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并獲得更多資本補充工具是眾多中小銀行上市的主要動力。不過記者注意到,對比銀行此前報送的招股說明書,證監會核準發行規模普遍縮減五成以上,部分甚至達到七成。
例如今年登陸A股的四家銀行中,西安銀行由擬發行不超過13.33億股降至發行股數不超過4.44億股。紫金銀行由擬發行不超過10.98億股,最終獲批發行不超過3.66億股。青島銀行由招股書的擬發行不超過10億股最終降至發行規模4.51億股。青島農商行最終發行5.56億股,較招股書中16.7億股發行規模縮減逾六成。6月17日蘇州銀行披露的招股意向書顯示,擬發行不超過3.33億股,較此前兩次所報送招股說明書中擬發行不超過10億股相比,規模約縮減2/3。
有資深銀行業人士表示,銀行上市募資規模往往遠超其他類企業,證監會最終的發行批文往往會削減其發行規模,以避免募資規模巨大對市場造成不利影響。2016年銀行IPO重啟后,除上海銀行募資規模達106.7億元外,其余城商行募資規模多在35億元至75億元,個別農商行募資規模僅為數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認為, 中小銀行募集資金、規模不達預期主要與當前市場對中小銀行的風險情況和盈利情況不太看好相關,也跟擬上市公司自身的選擇有關。王一峰表示,募資規模要平衡資本市場的可接受程度和資金余缺,“畢竟銀行存在同質化競爭因素”。
審核堅守審慎原則
盡管當前銀行上市節奏加快,但監管對發行審核仍慎之又慎。從近期獲批上市的銀行情況看,資產質量、業務拓展能力,以及銀行股東確權與股權架構等仍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
此前,市場對于銀行流動性風險有所擔憂,對此,武雯表示,這對監管審核中小型銀行上市并沒有直接影響,監管依然會鼓勵滿足上市條件的優質中小銀行上市,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銀行金融體系本身就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之一。
“一方面,對于流動性風險的管理實際上有利于中小銀行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另一方面,中小銀行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先天不足的共性問題,比如,公司治理相對不夠完善、業務結構較為單一、同業負債占比較高等,但整體來看近年來絕大部分中小銀行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一些先天問題也在逐步改善,但未來監管可能對于中小銀行的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審核會更加關注。”武雯稱。
董希淼也表示,銀行上市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補充資本以增強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監管出臺了包括永續債、優先股等措施,并不是為了銀行自身的發展,或者說不僅是為了銀行自身的發展,銀行穩健運行,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將能起到支撐作用。”董希淼強調道。(原題為《銀行闖關IPO再提速 將迎過會“小高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