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州一無證照電鍍廠污水直排、六價鉻超標五千倍,6人被刑拘

6月24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為落實“流域為體系,網格為單元”的水污染治理思路,嚴厲打擊非法排污行為,廣州市河長辦近期組建了網格化污染源查控隊伍和突擊查處機制,先派查控隊伍以村(居)為基本單位、網格為基本單元,核查各網格污染源上報情況。廣州市河長辦對現場核查中發現的漏報排污經營戶進行分析、判斷,派出精干突擊隊提前偵察,精確鎖定涉嫌違法排污戶,實施7X24小時精準打擊。自今年5月1日以來,連續查獲了雙橋味精、確能氏化工、可意照明、尚品科技、云強機械等一系列違法排污大戶,對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起到了帶動和示范作用,對全市排污經營戶守法經營、依法生產、合法排污起到了強大的震懾效應,引導大家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切勿抱著僥幸心理,以身試法,違法排污,破壞水生態環境。

6月6日,市河長辦經深入分析,摸查篩選出一宗涉嫌嚴重違法排污、污染環境線索,立即向增城區發出交辦任務。
增城區河長辦接到市里交辦任務后,迅速反應,立即行動,調集石灘鎮政府會同增城區水務局、區生態環境分局等部門,對石灘鎮上圍村犀滘南路6號(上圍學校附近)進行突擊檢查,發現一家無證照電鍍廠,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主要生產設備有:自動拋光機1臺(處理大件型金屬)、手工拋光機2臺(處理小件金屬)、整流機1臺、電鍍槽1條(長5米x寬1米x深1.2米)、清池1個(長2米x寬1米x深1.2米);該廠生產過程中有電鍍廢水產生,電鍍廢水未經處理流至地下管道排出廠外環境。

增城區環境監理所馬上對上述無證照電鍍廠圍墻外排水溝進行取樣,進行實驗室檢測。增城區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該廠涉案9人制作《詢問筆錄》和《現場檢查記錄》,立案調查。
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現場檢查、詢問情況、生產廢水違法排放嚴重污染環境的事實,依據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水環境保護法律,增城區生態環境分局隨即對該廠實施查封,現場認定,宋某某等6人涉嫌破壞環境犯罪,依法將案件移送增城區公安分局。增城區公安分局隨即依法對涉案嫌疑人宋某某等6人涉嫌破壞環境罪實施刑事拘留,并作進一步偵查取證。

涉案廠地處偏僻,舊磚圍墻,鐵皮遮頂,門口還算整潔,面積僅約300平方米,且兩扇大門為了偽裝,竟然分別都端端正正噴涂著巨大的“中國鐵建”四字和企業標識,從外面很難判斷這是一個污染型工廠。
打開廠門,映入眼簾的生產環境不堪入目。整流機、拋光機、電鍍生產線、廢水池等隨意、無序地分布在廠內,地面濕滑、污水橫流,各種原材料、邊角料、成品、半成品混雜堆放,空氣中飄蕩的濃烈的揮發性氣體在兩分鐘左右就令人感覺頭暈目眩,幾要窒息。廠房另一個小門口,孤零零的建了一個又小又淺的電鍍廢水池,水體泛著詭異的綠光,工人就用直徑約30MM的水管,直接將這些廢水直接排放到廠外集雨渠。
增城區生態環境分局透露,該廠經營者在一個多月前通過租賃廠房,在上圍村從事電鍍生產經營,未辦理任何環保審批手續。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未按法律規定作預處理,直接排向廠外自然環境,屬嚴重違法行為。因情節惡劣、破壞環境的后果嚴重,決定查封該廠,并依法移交公安機關偵處。
經生態環境部門實驗室檢測,上述電鍍廠外排的廢水六價鉻含量達505mg/l,超標達5049倍;化學需氧量濃度達957mg/l,超標達18.1倍;氨氮27.4mg/l,超標2.4倍。
增城區河長辦表示,該廠污水最終匯入東江北干流,距大墩考核斷面僅十余公里,按一般江河流速計算,該廠嚴重超標的污水到達大墩斷面僅需約20分鐘,對東江北干流水質影響十分嚴重。

市河長辦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污染源上報方面,增城一區污染源上報數雖繼續增長為約26000宗,但其他各區也較前段有較明顯增加,增城一區占全市污染源總數已從4月的約60%,下降到目前的約48%。希望剩余六個區向增城區學習,客觀正視本轄區存在的污染源,積極主動如實上報污染源并逐個銷號,對各個污染源點位要上門督辦、精準打擊、盡快消滅。
據了解,為了堅決消滅涉水污染源,按照“關停取締、整合搬遷、整治提升”的分類處置原則,增城全力推進“散亂污”場所清理整治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增城全區“三個一批”“散亂污”場所清單2871家中,已完成清理整治2724家。其中,關停取締230家,整合搬遷131家,升級改造2386家,整治完成率95.68%。 “當前我們已經開展了新一輪污染源的摸查整治,堅決打好‘源頭減污,掛圖作戰’攻堅戰。”區河長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道。區領導靠前指揮,高位推動“源頭減污掛圖作戰”工作;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對污染源整治監督和管理;突出整治重點,大力拆除沿河違法建設;注重溯源滅源,重拳整治“散亂污”場所;加強宣傳力度,營造全民參與整治污染源的良好氛圍,同時將網格長、網格員隊伍充實到治水工作,增城區近期通過上述手段扎實開展源頭減污掛圖作戰,并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6月20日,全區通過“廣州河長APP”有效上報污染源共19633宗,包括水體133個,散亂污4528個,涉嫌違建527個,畜禽養殖234個,排水口296個,垃圾堆放13915個;目前已完成整治13933宗,整治率70.97%,其余正在按計劃推進銷號。
今年以來,廣州市河長辦已經多次布置各區河長辦、水務、生態環境、城管執法、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科工信等部門和所有鎮(街),充分調動村(居)河長、網格長、網格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壓實工作責任,充分、及時暴露各網格內的污染源,形成合力,除加大執法力度,震懾排污經營戶外,要按各自分工,集中力量、持續發力、共同攻堅,聯合開展“散亂污”和工廠及工業園區違法排污專項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和農藥化肥供銷市場專項整治、水田和魚塘水質監管和排污專項整治、典型排污戶污水盡快納管監管專項整治、臨水違法建筑專項整治、垃圾黑點清理以及垃圾集中和轉運設施規范化建設專項工作、無照排污經營戶專項整治、市政污水管網未覆蓋區域排水達標專項工作等工作,確保完成我市年度水環境考核任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