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吳宇森到王家衛,三十年香港電影沉浮掠影

2019-07-01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港片,對于出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的中國人來說,一度是娛樂生活的代名詞。電影院還不普及的時候,在一個炎熱的下午,坐在錄像廳里,就著汗味,舔著幾乎全是冰的冰棍,看古惑仔???,看無厘頭耍賤,出來再戳上一桿臺球,那幾乎就是完美的一天。

那時的香港,站在一個文化的高點,凝視著大陸的文化青年們??梢哉f當前中國影視界的中堅力量,都是在港片文化中熏陶出來的。不少導演還會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經典的香港音樂作為懷舊的彩蛋,徐崢甚至直接搞出個《港囧》來傾倒自己的港片、港曲情懷。

馬克思那句話,幾乎可以看作是絕對真理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今香港的文化領先優勢,隨著它的經濟緩行而漸漸淡化。而此前港片當中那些天然的劣勢,諸如小視野、小價值觀、小情趣、島嶼情節等等逐漸拉著港片走入一條死胡同,甚至很多人都驚呼港片已死。

但正如香港人自我標榜的打不死精神,港片依舊在華語世界保留著他們獨特的話語權,在困難的夾縫中,力圖尋求一些獨特的表達。很多北上的香港電影人,將香港電影的那些特色帶到了整個中國的電影工業中來,這也讓香港電影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活了下去。

提起過去30年的港片,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系列自己獨特的片單,笑看社會風云的杜琪峰,亦正亦邪的徐克,深諳人性的許鞍華,嬉笑怒罵的王晶,都是香港影壇繞不過的人物。但在此僅僅挑出三十年中一些具有獨特意義的影片,作為一個棱鏡,來去探究香港電影這個萬花筒的色彩斑斕,和起起伏伏。

1986年,《英雄本色》兄弟的挽歌

也許有人會不知道周潤發演過賭神,但幾乎沒人不知道那個小馬。也許有人不知道吳宇森導演過碟中諜,但應該也沒人不知道他的《英雄本色》。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匯聚了幾個男人的命運。這部片子是吳宇森導演生涯的轉折點,這個自然不用說;是狄龍的回春之筆,有人說他已經過氣;是周潤發的翻身之作,之前他一直被稱為票房毒藥;是張國榮在大熒幕的真正啟航,看過他在英雄本色的稚嫩表演,才會有未來的程蝶衣;更鮮為人知的這片子里還有徐克這個未來的鬼才。

影片的劇情不用再重復了,幾乎也無需描述。黑色大風衣,白色長圍巾,吳宇森標簽性的電影語言,幾乎成了一個時代的流行精神。這是一部男人的電影,沒有曲折的兒女情長,一切都來得那么直接。狄龍對弟弟張國榮的愛,既是兄長,也代父親。張國榮對狄龍從崇拜,到憎恨,也同樣簡單明了,而最后的寬恕也如男人般干脆,沒有婆婆媽媽,這是同姓兄弟。

狄龍跟周潤發,一個大哥,一個小弟。互相拯救,也互相成就,這種感情是男人之間感情的一個神話般的標桿。在感情金字塔中,甚至要比生命更加珍貴的一種兄弟情。那種傳送了千百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為兄弟兩肋插刀。這種關二爺帶給我們的忠、義二字,在男人之間卻無需用太多話語,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嘴角,或者一聲嘆息。

當然,男人的世界里,也有背叛,被老大的出賣,被曾經兄弟的背叛??梢哉f英雄本色,是一部男人的電影,更是一部兄弟的挽歌。在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中的兩個兄弟的典范,英雄本色是偏向于成年人的兄弟情,還有那個更童話一點的古惑仔。那時候的兄弟情,來自于江湖,來自于千百年來,中國人對于男性關系的一種夢想。是知音,如伯牙與子期,是成就大業和忠義兩全,如劉關張。兄弟情,是雜糅了君臣、父子等情感后男人之間最平等也最神圣的情感。

而在新時代的今天,當基情替代了兄弟情之后,似乎再難找到如此般男人感情的演繹。電影中有男人的明爭暗斗,也有惺惺相惜,但卻怎么也找不到一部去講述那種男人間兄弟情的電影。也許這個時代不再需要這種血氣方剛,甚至有點愚忠的兄弟情,更多的在追求一種利益,人與人之間,不再有簡單純粹的感情,或著這種感情已經不再被信任,拍出電影來人們也不信了。

這個時代,需要一些男人的血性,而不是那些小鮮肉,老炮。這個時代也真的需要那種簡單純粹的友誼,而這種友誼最顯著的代名詞,就是兄弟。當然英雄本色,不止有兄弟,還有男人的成長,富貴當前的選擇,苦難當中的隱忍,仇恨中的爆發。

小馬:“你沒有欠我什么,我從來不會逼朋友做他不愿做的事,我有我自己的原則,我不想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大家,我曾經失去的我一定要拿回來!

也許這部片子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會有些粗糙,但可以說這片子是一部男人成人的教科書,向我們展示出中國人心中,關于一個男人,兩個男人,或是幾個男人,自己以及互相關系的完美形態。在那個時代,這部電影是旗幟,而在我們這個時代,這部電影,成了挽歌。唱著我們似乎已經失去的男兒血性,兄弟之情。

1995年《大話西游》 一場青春幻夢

《大話西游》為我們貢獻了一個題材和兩個人,這個題材就是無厘頭式的喜劇,而這兩個人一個就是無厘頭的代言人周星馳,另一個則是從靈光一現到后來爛片王的劉鎮偉。周星馳在香港電影界一騎絕塵,風格畢現;劉鎮偉雖然后期炒冷飯無敵,但也在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期間成就了王家衛。

一部好的片子,要么讓人體驗到一個別樣的人生,要么讓人在片中看到自己?!洞笤捨饔巍肪褪悄軌蜃屇莻€時代的年輕人,看到自己現在以及未來可能經歷的人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愛他的原因吧。

《大話西游》是橋段化的,橋段之間似乎也沒什么理由和強邏輯,跳躍式的進展,模糊中,有一個西天取經的目標,但場景都看似與目標無關的無意義呈現。一如青春的日子,被曬得卷曲葉子落在地上,用腳捻著。籃球場上沖撞之后,一罐可樂下肚。傍晚的涼風,吹在通往不同功能區的街道。長發飄飄的女孩,被一雙雙眼睛在食堂盯著。午夜的一桶桶泡面,還有那天南海北葷素搭配的段子,以及徹夜不眠的牌局。

所有的悲劇,都與時間有關。人的可悲之處就在于對無限的向往和對時間真實的感知之間無法自處。大話西游,給了愛情一個重來的機會,為了尋找那個人,回到了五百年前,為了讓事情按照理想的走向發生,一次又一次的般若波羅蜜讓時間閃回。但最終我們會發現,失去和得到,并無法用時間去衡量。也許眼前人只是我們尋找命中注定的一個過度,所謂的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是自己最終落腳前的一個橋段。

那句被無數人表白的話語“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說出的是懊悔,更說出的是一種懷念。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得到、失去,快樂縱情,傷心別離,即使時間倒流,事情也許一樣,也許不一樣,那都不重要了。我們只是要回到當時的心境,那年的情懷,以及那個無所顧忌的自我。

愛情,一場與得失有關的賽跑,一面用熱情鑄就的鏡子,一把被捧在手中的鮮花,隨著時間軸的拉長,賽程終將到頭,破鏡無法重圓,鮮花也將枯萎。我們想跑過時間,贏得愛情,實際上卻輸掉了自己。

我們心中都有個夢,希望現在如至尊寶一樣,吊兒郎當的我們,有一天可以成為萬眾矚目的大英雄,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披荊斬棘,接受膜拜。

我們也有一個夢,希望從一個渴望愛情的小女孩,變成那個義無反顧的仙女,等待著自己心目中的王子,駕著七彩祥云,來把自己接走。

所謂的成長,關于一次出發,一個旅程,在旅程中我們也許去尋找王子,也許去解救公主,我們沖進一座古堡,打敗了惡龍,收獲了愛情,重新上路,然后發現自己,完成了內心的救贖,人生的故事到這里也就差不多結束了。

而大話西游卻將這種典型的成長故事,做成了一個非典型的漫不經心的過程。仙子在尋找命中注定的英雄,而至尊寶穿越回五百年尋找的并不是仙子,但當兩個獨自成長的歷程相交匯的時候,一切的不可能都被拋棄了,所有之前走的路都是鋪墊,他們互相成為那個成就彼此的人。仙子給了至尊寶成為大圣的理由,而大圣給了仙子千年苦等的結果。

意外,就是成長中最美妙的和弦。我們都想成為英雄,成為仙女,但最終,我們都成為命中那個自己。而意外則是帶給我們命中自己最好的禮物,讓我們有快樂,有驚喜,有悲傷,也有珍惜。大話西游的成長,就是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尾,知道了方向,卻還有意外。而我們的成長,也都是在守望中,經歷著一個個意外,七彩祥云永遠都在,但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是駕著它,還是躺在里面。

如果說《喜劇之王》講述著冷漠社會中的悲喜,那么《大話西游》則是與之鮮明的對比,仿佛是在魔幻校園中的一場鬧劇。喜劇之王中的愛情來的那樣簡單直接,甚至有些世俗,“你養我啊”,將愛情放在生活的無奈中,養就代表著愛的一切。之王的世界是燈紅酒綠的,也是灰色的,是殘酷的,是現實的,也是讓人無法逃脫的。那就是我們每天所親身經歷的成人世界,悲歡離合,爾虞我詐。

我不知道這部片子是否還在影響著所謂90后,00后的學生們,也許他們不再需要這種過時的隱喻,為自己的大學、青春和愛情做注腳,他們可以為自己代言,一切都可以很直接地表露。但在8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心中,大話西游,就是他們的大話青春。

1996年《甜蜜蜜》 生活的美麗與憂愁

1996年,一個特殊的年份,人們往往會在辭舊迎新的時候,去總結,去懷念,去憧憬,內心往往充滿著對未知的恐懼和希望。這種情緒,身處其中的往往并不能自知,而外來者陳可辛,恰好能夠以觀察者的身份,捕捉到這個微妙的情緒,也造就了香港文藝電影的巔峰——《甜蜜蜜》。

這是香港電影的高峰,也是香港電影死去的靈魂。這里有一代人記憶的甜歌皇后,有香港大陸融合的大時代背景,有漂泊男女的孤獨,也有復雜情感的糾葛。這里也有青澀的楊恭如,有呆帥的黎明,有最美的張曼玉,有滿懷抱負的陳可辛。

人間最美的愛情,不外乎最美的時間,遇見最美的人,過著最美的日子,不見得富足,也無關于身份。當黎明騎車載著張曼玉,嘴里哼著甜蜜蜜的時候,這就是愛了。而愛中最美的,似乎該是那相戀的一瞬,那欲言又止之間,那蠢蠢欲動的心情,滿心的歡喜卻埋在心底,期待著對方給自己一個回應。

“我想每天睜開眼都看到你”,這句臺詞,似乎包含了愛情里的所有元素。激情、渴望、眷戀、依賴,無論時空如何變幻,心中始終有這樣一個惦念,那就是愛了。愛中,總有熱烈,也有沖突,更有分和,無論相戀繾綣抑或相見別離,愛就在那里,等著兩個人,走到一起。

什么是命運?命運也許就是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個人、那些事;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另一些人、但還是那些事。命運是我們無力控制的一個說辭,將那些不能言語無法解釋的事情,交給命運,仿佛有人安排一樣。這樣,我們的生命里,多了一點宿命的色彩,同時也多了一份期待,也許命運早已注定,等待心中那個結果。

也許身邊的愛人,是許多年前擦肩而過的路人。也許分別的朋友,在異鄉重逢。也許心中的苦悶,就在明早解決。在漫長而又短暫的生命過程中,能解釋的事情太少,無法歸因的事情太多,那,就是命運。命運,是一種重復,反反復復發生在我們身上。命運是一場變異,突如其來的一場變革。命運,就是生命最有趣的邂逅。

一個時代,有它的烙印,有它的精神。時代并不存在,許多年以后,當人們提起這個時代所能想到的,才是這個時代真實的存在。香港的那個時代,繁華,躁動。有股票、地產、餐飲,這是烙印,也有著四大天王、娛樂明星,這是精神。鄧麗君和他的甜蜜蜜,是那個時代大陸的愛情記憶在香港的一個盤旋。一首歌曲,已經不再是一段旋律,而是一個時代的記憶,記錄著整個時代人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這時代的留聲機,播放出的,是我們久違的,心中的那個自己。

生活,就是一個煩惱中間穿插著一段快樂緊接著又一個煩惱。我們,在解決煩惱中,找到樂趣,在樂趣中,生出煩惱。所謂無憂無慮,是一種無趣。焦頭爛額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是真實的存在。

生活不如劇本,沒有路上的偶遇,沒有久別重逢,沒有轉悲為喜,這是一種現實的美。我們就在這樣一種平淡的悲哀中,尋找出自我的樂趣,并久久不能忘記。

這是一部,看幾次都不會夠的電影,可以說得很多,一個時代、一段旅程、一場愛情、一種宿命,分分和和,曲曲折折,愛恨糾葛,輾轉反側。愛,不是承諾,不是廝守,只是回望中的一眼,和從此忘不掉的寂寞。命,不是妥協,只是不愿承認的懦弱,和失望與期望中的焦灼。

“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煩惱,或者也未必有趣”——《甜蜜蜜》

2007年《色戒》所有的偉大都源自一個平凡的開始

梁朝偉,作為一代男神,隨著年紀的增大,作品的數量也逐漸在減少,如果說近十年左右,他最得心應手的作品是跟老搭檔王家衛合作的一代宗師的話,那么他最大爭議的作品應該是2007年跟李安合作的色戒了。這部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能算作港片,但也不妨礙將其歸為港片的?大陣營。?

所有的偉大都源自于一個平凡的開始災難也同樣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旅程之后,回憶起來當初,可能只是一個冬日暖陽的屋里的一個簡單的碰面,一個招呼,一通電話,便開啟了這段驚奇的人生經歷。

湯唯所飾演的王佳芝,如果去回憶的話,可能一切的開始,都源自于王力宏所扮演的那個偉光正的鄺裕民,在香港話劇社叫她“王佳芝,上來啊”,這一句話,王佳芝的命運,從此跟這個話劇社的幾個人卷到了一起,一發不可收拾,進入了這個話劇當中,也進入了她人生的另一幕戲劇。

所有的偉大,都源自一個平凡的開始,災難也同樣。在某個時刻,遇到的某個人,翻開的某一本書,一個際遇,一個偶然,就像多米諾骨牌那第一塊,緊接著的事情,似乎洪水猛獸一般,排山倒海的到來,好比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再也,回不去了。

色戒當中,在那個大的時代框架里面,給我們展示出特務機構的兇殘,還有學生們滿腔的愛國熱情,還有他們天真的行事風格,當初不理解為什么讓王力宏來演那個偉光正的角色,現在看來,倒也非常貼切,他那種出戲的表演,正是天真學生不諳世事卻又一心想要做大事的體現。

除此之外,命運二字,在李安的作品里,往往不是被大字鐫刻在膠片上,而是在一頓飯,一個眼神,一個嘆息當中,把命運的溫暖和殘忍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在那個時代,無論是特務的高官易先生,還是天真的女學生王佳芝,都在命運的操弄之中,無人生還。

李安眼中的家國情懷、兒女情長,沒有多么的偉大,甚至有一些讓人憐憫的悲慘,但這正是現實生活的樣子。藍天白云之下,沒有驚天的逆轉,沒有命運的寵兒,我們都是在大時代之下的浮萍。興也無情,亡也無情,愛也無情,恨也無情。

多情只是我們自己,云中月、雪中花、風中葉,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情。但李安并不是那種將一切拖入顯示黑洞的尖刻,而是在殘酷的現實當中,依舊懷有一顆悲憫的心。

縱使現實無情,命運無情,但人依舊活在感情中,好比是一個賭局,賭上身家性命,也如赤子般的熱烈投入。

王佳芝事情敗露后,恍惚的叫了一輛黃包車,拉著她回“家”,看著周圍的路人,她可能也希望,自己跟更其他人一樣,可以回到家,平淡的繼續生活,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這是人生最后一個黃昏,他日天明,也是他人的天明。

2013年《一代宗師》 終成大師

葉底藏花一度,夢里踏雪幾回——《一代宗師》

《一代宗師》這部片子,當年上映時毀譽參半,喜歡的說他風格獨特,文藝的不得了。不喜歡的說他形散神散,裝逼的不得了。好與壞,無非也就是一種對照。拿王家衛跟李安比,拿一代宗師跟臥虎藏龍比,總能說得出一二三四。

但更多時候,人們在觀影之前,往往會有個心里預設,好與壞,都是在跟心里那個預設做對比。說一代宗師是武俠片,預設就要武打場面過癮,江湖豪氣,快意恩仇,少了這些,難免不會說他是部爛片。就如相親,相親的成敗不在見面,而在見面前的信息建設。如果期望過高,見面必然失望。如果期待一般,見面又有驚喜,必然能夠成功一半。

有些東西,本身并不在表面。就如宮師傅跟馬三說刀,刀的本意不在殺,在藏,所以要有刀鞘。而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本意不在武林江湖的腥風血雨,而是藏身于其中的個人呢喃般的人生感悟。如果說東邪西毒,借了金庸的殼子,講了王家衛關于感情的囈語,那么一代宗師更是進了一步,借了葉問的引子,講了王家衛關于時代、關于世界,關于人生的點滴。

在嘗試了多年小文藝調調之后,王家衛在一代宗師里面嘗試了一個更宏大的主題。關于人生的精進與身退。中國人喜歡言必稱三,關于人生的見地,也都是三段式,見自己也好,見天地也好,見眾生也好,抑或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三重境界,講的還是見識,山沒變、水沒變、天地沒變、眾生沒變,變得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心境與想法。

人生的精進,在于知己,也在于知彼。知道自己站在那座山頭,到了什么階段,也要知道,前面還有什么山,山外依然還有不知道的山。說的容易,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自己走上這條路,往往被攀山的艱辛與登頂的興奮充昏了頭腦。抬頭看山,低頭看路,這是“進”的關隘。

然而,一山還有一山高,路無盡頭,但人有。一進一退,方是人生之道。只進不退,許是萬劫不復,終難回頭。關于精進,王家衛沒給出什么特別的想法,但在身退這個問題上,卻亮出了一張漂亮的牌。進有時候是因為無法選擇,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但退,卻只是一種選擇。

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怎么退,都是處世之道。可以如陶潛避世遁形桃花源,亦可以如獨孤求敗以進為退,但求一敗。片中,宮師傅給出了一個精妙的答案。退不在一葉不沾保全身后名,也不在彰顯功德庇護后代,而是搭一個臺子,造一個勢頭,讓自己成為新一代的墊腳石,往爐子里填一把新柴。名是帶不走的,把名給了后人,給了他們出頭的機會,退的才算漂亮。

人到頭來,活的不過就是一個想法。就如宮師傅與葉問搭手時,說贏了一輩子,沒成想輸在了想法上。別看片子中八卦形意永春太極的翻云覆雨,實則只是一種意象。亦如葉問夫婦互相擦拭身體般的感情意象。片子并不是要宣揚功夫,弘揚詠春。而是借功夫來說個事兒。

這個事兒,就是關于活兒與念兒的事兒。

活兒可以是拳腳是功夫,也可以是寫字、唱歌、演戲、唱念做打、琴棋書畫,可以說是藝,也可以說是身。身上的活兒,擱在過去,那個江湖里面,就是功夫,擱在現在,現實里面,就是我們賺錢的本事,是我們生存的依賴,是我們娛樂自己的能力。

可活兒再好,也好不出念想兒。念想兒有多大,活兒才能有多大。就如葉問掰開宮師傅手里的餅之后說,宮師傅心里這餅是個武林,而在葉問心里,這餅是個世界。念想兒懷著世界,就能有光耀世界的活兒,念想兒懷著武林,就能做武林的事兒,念想兒盯著餅,也就只能吃餅了。

在技術的層面,比拼的是活兒,可能成名成家。但真想成為一代宗師,就拼的是個想法了。就如拍電影,畫面感、色彩、故事、鏡頭運用、現場調度,挑選演員,做好幾樣,加上點好運氣,也許就能收獲頗豐,那幾座獎杯,成為人人口中的老師。但真想爬到山頂,回望眾生,靠的不止是技術活兒,而是嘴里的一口氣,和心中的念想兒。

說高級點,那是世界觀,說的簡單點,就是感悟,能感人之所感,能說人之所說,心懷世界,體察時代,才能有所領悟,這個念想兒,配上好活兒,作品也就是大師級的。墨鏡導演,也接著江湖事,說出了自己的野心。到了他這個階段,不是在乎一城一池,而是要拼最后的想法,封神,也就在一念之間了。

宮二對葉先生說,若擰著性子,學了唱戲,我在臺上唱,你在臺下看,想想那樣的相遇,也是怪有意思的。

可人生也沒有假設。在最好的時候遇見你,是我的運氣。可惜我沒時間了,想想,說人生無悔,都是賭氣的話,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

“葉先生,說句心里話,我心里有過你,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你多保重?!?/p>

宮二說,“六十四手”,我已經忘了。

而葉先生臨別卻說,希望再次看到六十四手。

宮二,喜歡的是一個人,是那個拳打江湖的葉問。

而葉先生,喜歡的也是一個人,是那個身懷六十四手的宮二。

但事隔多年,宮二的六十四手已經放下,活兒扔了,變成了簡單的女兒身。

葉先生雖不復當年勇,但依舊身在江湖,心也在江湖。

宮二喜歡的純粹,就是葉先生。葉先生也喜歡的純粹,就是功夫。

在感情這個事情上,男和女,似乎有些差別。

有喜歡美麗的肉體,有喜歡有趣的靈魂,有喜歡活兒,有喜歡念兒。

大多數情況下,女人,喜歡那種愛的感覺,而男人,喜歡的是那個人和他的一些特點。

能說出的,是喜歡與后悔,說不出的,卻是轉身后一輩子的心酸。

圓滿的人生,看似漂亮。而殘缺的美,著實也有趣。

歸根結底,依然在一個想法。

盯在愛本身,得到擁有,失去離散。愛恨別離,總讓人快樂,也讓人后悔與惋惜,沉浸其中,難免無法自拔。

若換個角度,從有趣的人生來看,愛有趣,恨亦有趣,得到有趣,失去也有趣。

抱著有趣的想法,去擁有,去失去,左右都是一輩子。

宮師傅的搭臺唱戲,造勢推新。葉問的震古爍今。宮二的堅守信諾,愛恨分明。除了這些,片子中宮師傅的師兄,守著里子,撐著面子。馬三雖然迷失,卻也守著江湖的道,最后還了一身本事給宮二。一線天懷揣絕學,卻棲身理發店。

一個時代,或許只有那么幾個宗師,但在他們身前身后,卻圍繞著一群,守著那個時代的道道,維護著那些道道,堅持著他們的信仰,尋著什么,憑一口氣點一盞燈,照著前路,也照著別人。

宮二最后對葉問說,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走下去。

江湖之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也沒有人能開天辟地,都在關聯中,借鑒、傳承、愛著、恨著、無謂恩仇,都是一份緣。社會之內,我們都在一張大網上,有人成了宗師,有人仰望,有人守著樹立宗師的道道,維護著這張網。

誰是宗師,并沒有那么重要了。這不關乎某一個人,而是所有人。關乎到我們,每一個參與到這個時代當中的人。

活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宗師了。王家衛,跳脫出此前香港電影的小格局,終于在《一代宗師》中,成為了大師。

結語

一座城市,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也有著一盞燈,一口氣。香港這盞燈,從一個小漁村開始,一晃燒成了東方明珠;香港這口氣,從生存開始,歷經不同境遇,也成為華語文化的獨特一支。三十年沉浮的香港電影,實體慢慢的消散,但精神依舊矍鑠,依舊敢于呈現出那些最真誠的自我與最殘酷的世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金门县| 三门峡市| 辽源市| 陆河县| 新昌县| 中江县| 饶阳县| 日照市| 襄樊市| 沈丘县| 区。| 嫩江县| 剑川县| 密云县| 义乌市| 武平县| 郸城县| 六安市| 涡阳县| 嘉定区| 东山县| 穆棱市| 宜兴市| 汉沽区| 德惠市| 缙云县| 兖州市| 泸定县| 叙永县| 宜宾市| 双桥区| 南丹县| 海安县| 阿勒泰市| 巴马| 册亨县| 越西县| 正镶白旗| 澳门|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