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食物共享②| 倫敦:從對抗食物短缺,到工地菜園廚房

相欣奕
2019-06-17 20:49
來源:澎湃新聞
? 市政廳 >
字號

如何讓食物得到應有的尊重,并物盡其用?食物共享,強調共有食物、共同開展食物生產,以及共飲共餐。共享之物,既包括原材料,也包括產品;既包括服務,也包括能力以及空間。本系列文章基于SHARECITY項目的編譯整理,推介全球8個城市的食物共享行動。本篇介紹倫敦的三個案例。

倫敦是世界最富裕城市之一,全球城市實力指數(Global Power City Index)連續7年位居第一。這是基于經濟、研究與開發、文化互動、宜居性、環境和可達性等變量進行的評價。然而,倫敦也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公,食物短缺即其中之一。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倫敦一直在探索讓城市居民獲得足夠食物的多種策略。比如,倫敦食物委員會(London Food Board)于2006年發布了首部倫敦食物戰略(London Food Strategy),這是一家專門就本地食物問題向市長提建議的機構。此后,食物銀行(Food Bank)成為最主要的緊急干預方式,為處于短缺狀態的市民提供食物。據統計,2015年倫敦市有9%的兒童經常或偶爾餓肚子上床睡覺,這一年食物銀行分發出11萬份援助食品。

2018年,倫敦出臺了第二部食物戰略。在最新的食物戰略中,對食物銀行的作用加以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食物銀行不足以也不應當作為長期方案使用。各個行政區的本地機構、組織和社區,應成為對抗食物短缺的主要力量。

比如,共同勞作、種植食物;對冗余食物加以再分配,推動食物共享;在社區中組織烹調課程,除了分享食物之外,還分享食物相關的技能、工具和空間。凡此種種,應成為對抗倫敦食物短缺更為完善的解決方案。同時,在共同勞動、同炊共餐和食物分享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形成親密的社會關系。

在SHARECITY100數據庫中,倫敦排第一,已有198項城市食物共享行動,其中27%分享的是知識和技能,21%是同炊共餐,10%共享作物和種子,18%分享食物。此外還涉及工具、土地、廚房空間、堆肥等的共享。

本文對倫敦市三個食物共享行動加以介紹,分別是推動冗余食物分享的OLIO項目,開辦社區食堂的Be-Enriched項目,以及兼具廢物與回用、種植與分享功能的工地廢料菜園廚房項目(Skip Garden and Kitchen)。

倫敦OLIO:食物共享革命

被丟棄的食物堆積成山(來自 https://olioex.com/)

全球生產的食物中,有33%-50%未被吃掉而是直接浪費了,每年浪費食物的價值超過數萬億美元,重量超過13億噸。而在發達國家,超過一半的食物浪費發生在家庭中。食物浪費堪稱巨大的市場無效(market inefficiency),這一點在其他行業極為罕見。

OLIO項目平臺正是為應對食物浪費而啟動。這一項目把社區鄰里相連,把他們與本地商家相連,讓冗余的食物被分享,而非被丟棄。分享的食物包括,本地店鋪臨近保質期的食物,自家種植冗余的蔬菜,自家烤箱烤制的面包,出門前冰箱里積存的食物。除了分享食物之外, OLIO平臺還可用于非食物類家居物品分享。

OLIO手機APP選擇食物和添加分享食物頁面

OLIO項目希望通過小小的行動帶來巨大改變,其操作非常簡單。如果有食物要分享,那么在手機APP之中,添加待分享食物的照片、說明,同時列出何時何地可分享物品即可。如果需要獲得食物,只需瀏覽附近可供分享的食物列表,通過私信對感興趣的食物提出申請,并約好時間去取即可。

珍妮通過OLIO項目分享的食物(來自于 https://olioex.com/)

OLIO的參與者珍妮是為一家氣候變化機構工作的環保人士。她認為,在OLIO分享食物,不僅可避免不必要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有助于在社區重新分配資源。自從開始使用OLIO之后,她意識到,真的有很多人愿意從陌生人家的冰箱里取走食物。她本人經常外出,所以,出門前如果有人把她冰箱里的蔬菜取走,是很棒很有效率的事。

關于OLIO分享食物,珍妮這樣說:

“有一次我煮了一鍋咖喱,但不想吃剩飯,就拍照在OLIO分享,附近居住的一個可愛的學生取走了這些咖喱。當晚她發給我一條信息,再次對我表示感謝,并贊美我廚藝非凡!這讓我非常開心。”

“自從加入OLIO之后,我再也不丟棄任何食物了,因為我知道,有人愿意取走這些食物。以前,我可能會把冗余的食物倒入堆肥箱,或丟到垃圾箱,并對此有深深的罪惡感。現在,再也無須如此了!”

Be-Enriched倫敦社區食堂項目

倫敦社區食堂(來自于http://www.be-enriched.org.uk/)

Be Enriched是一家青年和社區慈善機構,位于倫敦南部,成立于2013年,依靠社區力量,為社區提供支持并推動其發展。該機構的項目致力于緩解不平等,同時增強社區凝聚力,并促進年青人技能發展。這家機構相信,通過開展社區活動,培養人們對一飲一餐的尊重,可以把人們聯系在一起,進而讓本地生活變得更豐富。

該機構同歐洲多家青年與社區機構合作,自2013年以來,主要在社區通過志愿服務和體驗式培訓來培養技能。他們最初關注的,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弱勢青年的技能培訓。后來,他們發現青少年犯罪者也需要得到關懷,所以在倫敦的杜丁(Tooting)開設了第一家社區食堂。運行3個月后,發現青年再次犯罪率有所降低,就嘗試讓這些青少年犯罪者參與社區食堂的活動之中。

這一經驗表明,人們需要社區食堂所提供的安全空間,所以Be Enriched機構開始持續運行并擴展社區食堂的項目。項目以靈活的方式開展,并采用全社區參與的方式工作。

社區食堂是為社區居民創建的第三空間。人們在此相遇、集聚,并在健康營養又溫暖的用餐中交流和溝通。社區食堂歡迎所有人到來,各個年齡的人都有,交流話題也非常精彩。不僅如此,79%的社區食堂活動參與者表示,他們會與活動中遇到的人進一步交往,在用餐之外繼續保持友誼,并相互邀請參加活動和家庭聚會。

社區食堂與超市、水果蔬菜銷售商和市場合作,取得可供使用的冗余食品,然后請當地廚師和志愿者來烹制美味的午餐或晚餐,向社區免費供應。目前倫敦南部有三個社區食堂:每周五開放的格拉維社區食堂(The Graveney Canteen)、每周二開放的巴特西社區食堂(The Battersea Canteen)和每周一開放的城堡社區食堂(The Castle Canteen)。

工業廢料菜園和廚房

工地廢料菜園(來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當人們提起工地廢料時,想到的通常是施工、建設和廢渣。工地廢料菜園(SKIP GARDEN)項目團隊可并不這樣想。他們看到的并非廢渣,而是可以吃的蔬菜,因為食物都是土生土長的。所以,他們嘗試在城市再開發的場地上,用工地廢料種植食物。

使用工地廢料種植食物(來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廢料菜園不僅是菜園,還是就地取材的廚房。專業的素食廚師和志愿者團隊每天制作新鮮出爐的烤餅、蛋糕、茶、咖啡以及健康的時令餐(包括沙拉和每日特色菜)。此外,還可以預訂下午茶、早午餐和團體午餐,在萵苣葉和開花的樹木之間,或是在獨特的室內空間慢慢享用。

廢料菜園項目由全球世代機構(Global Generation)運營。這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教育慈善機構,致力于為兒童和年輕人、企業、居民和家庭共同營建健康、全面和環保的社區。該機構為年輕人,特別是來自弱勢群體的年輕人提供實踐經驗和就業途徑,并為他們提供社會交往和實踐技能。而廢料菜園正是該機構的基地,也是其共同創建的26個社區和商業菜園中最大的一個。

使用工地廢料種植食物(來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廢料菜園位于倫敦國王十字地區正在進行再開發的地塊內,是一個可移動的城市食物種植園。在鋼結構和玻璃建筑圍繞之中,它成為難得的城市綠洲。藥草、辣椒、蘋果、甘薯和卷心菜都在工程廢棄的踏板、腳手架和其他再生材料制作的種植槽中生長。屋頂和餐廳露臺也被改造為菜園。

在為人們提供營養豐富的時令食品的同時,它還為社會邊緣化的人群提供工作經驗和就業能力培養,比如有特殊需要的年輕人、老人和難民。此外,還為周邊地區的年輕人、企業和家庭提供服務,支持養蜂、木工、城市食品種植、烹飪和飲食等活動與交流,甚至支持人們在此寫作、創作和冥想。

本地青少年在廢料菜園參與學習和勞動(來自于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blog/)

目前為止,廢料菜園已經在場地中搬遷過兩次。如果再開發建設完工,這個菜園會如何,仍舊未知。

參考資料:

1.Davies et al (2017) London SHARECITY Profile,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2.Marovelli, B., Geoforum,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18.09.006

3.http://www.be-enriched.org.uk/

4.https://www.globalgeneration.org.uk/

5.https://olioex.com/

(作者供職于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責任編輯:馮婧
    校對:施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石狮市| 沾化县| 花莲市| 安徽省| 秭归县| 轮台县| 秀山| 东丰县| 铅山县| 栖霞市| 吉安市| 嘉鱼县| 保德县| 石嘴山市| 额敏县| 古浪县| 申扎县| 麻栗坡县| 麟游县| 威远县| 九寨沟县| 秦安县| 霍邱县| 静乐县| 汉川市| 杭锦旗| 滨海县| 宁津县| 和平区| 洪湖市| SHOW| 花莲市| 南康市| 岳池县| 乌鲁木齐市| 吴堡县| 铜鼓县| 宕昌县| 庆安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