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問吧精選 | 承認殺人!章瑩穎案嫌犯為何仍可能逃脫死刑?

2019-06-14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強暴、毆打、斬首、下水道疏通劑、足夠裝人的垃圾袋……

案發兩年后,備受關注的中國女訪問學者章瑩穎案終于正式開庭。當地時間6月12日,檢方在庭審中首次公布章瑩穎的血腥死亡細節。在長達45分鐘的錄音里,嫌犯克里斯滕森曾向女友描述自己是如何將章瑩穎騙上車,并進行奸殺、斬首,手段殘忍程度令人發指。

當地時間2019年6月12日,美國伊利諾斯州皮奧里亞,章瑩穎案控辯雙方進行開案陳辭。圖為章瑩穎母親葉麗鳳(右)和弟弟章新陽(中)抵達美國法院。(圖:視覺中國)

據美聯社報道,6月13日,檢方又提供了新的證據:在章瑩穎被殺后第三天,嫌犯購買了專用于疏通下水道的化學制品Drano和13加侖(相當于2.6桶桶裝水體積)的廚房垃圾袋。Drano是在美國一種常見的用于疏通堵塞的水槽和下水道的化學用品,可用于溶解有機物質,而嫌犯購買的垃圾袋,尺寸甚至超過了檢察官的身材。雖然現在還不能證明嫌犯購買這些物品的用途,但種種細節,令人細思極恐。

與此同時,嫌犯的辯護律師也在6月12日首次承認嫌犯殺害了章瑩穎。

這個讓人等待兩年的回答似乎并不出人意料。然而,讓眾多關心此案的民眾不滿的是,盡管承認了殺害行為,嫌犯律師仍然堅持無罪抗辯。

嫌犯的辯護律師喬治·塔瑟夫表示,他的當事人生活因為婚姻問題遭遇了動蕩,曾尋求心理健康咨詢幫助以解決殺人和自殺的念頭,或以精神原因為由,尋求免除死刑。

如果陪審團接受了這個說法,那將有可能不能對兇手進行定罪。

章瑩穎案庭審時間線:

2017年10月3日,聯邦大陪審團正式決定以“綁架致死罪”起訴克里斯滕森。

2018年2月12日,舉行章瑩穎案聽證會,對克里斯滕森的審判被推遲至2019年4月2日。

2019年2月28日,美國伊利諾伊州聯邦法官沙迪裁定,將章瑩穎案推遲到6月3日再開審。

2019年6月11日,多日篩選后,由7男5女組成的陪審團名單最終確定,他們將最終決定被告是否有罪。

2019年6月12日,案件定罪階段審理第一天,檢方披露嫌犯作案細節,辯方律師首次承認嫌犯作案。

2019年6月13日,檢方展示嫌犯在章瑩穎被殺三天后,購買下水道疏通劑及垃圾袋的監控視頻。

諸多進展,讓許多中國民眾不能理解,甚至難以接受:

庭審為何姍姍來遲?

被告是否會被判處死刑?

警方為何不在大家尋人時公布信息?

是程序重要還是救人重要?

陪審團是些什么人,能如何影響判決?

案件還涉及到了哪些美國法律問題?

本期題主:饒宇

我是饒宇,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美國Dentons律師事務所訴訟律師,也是美國聯邦法院出庭律師。關于章瑩穎案的后續審理進程,與此相關的美國法律問題,歡迎與我交流。鏈接:http://www.kxwhcb.com/asktopic_detail_10008824 

嫌犯會被判死刑嗎?

Q:想問下饒律師,根據您對美國法律的了解,克里斯滕森被判死刑的概率有多大?有網友說,即使他被判死刑,也可以上訴復審等等,等到真正執行可以拖到十多年,請問是真的么?

饒宇:難以判斷的原因是我并掌握所有的證據,只是看到媒體一些簡短的報道。不過一定要講的話我猜判死刑的概率恐怕不是很高,主要的原因是有部分陪審團成員從理念是不接受死刑這種刑罰。

在本案審理的伊利諾伊州(也就是陪審團成員的居住地)死刑已經被廢除,本案是按照聯邦法起訴的。這就表示在伊利諾伊州起碼有相當部分的民意認為死刑根本不應該存在。在這樣的人口結構中,想要讓12名陪審團一致同意判處死刑,這是很不容易的,當然也存在你所說的上訴等等的可能性,而且需要很多年。

Q:被告想免除死刑,為什么還要承認殺人?他們現在的策略是怎樣的呢?

饒宇:是被告殺人的證據大概已經是鐵證如山、無可抵賴了。現在繼續抵賴只會在法官和陪審團心目中造成壞映像。所以辯方律師轉變策略,把重點放在被告的精神健康問題上。假如陪審團相信了這個說法,那么有可能不能定罪,或者即使定罪了不能判處死刑。

嫌犯克里斯滕森

Q:饒律師你好,假如疑犯真的用章姐姐的生還情況或者尸體信息向美國司法機關做交易換取減刑,法院會同意這種交換嗎?

饒宇:法官會綜合考慮。一般來說,即使檢察官和被告達成了某種減刑協議,法官也是最終的批準人。法官會考慮總體的證據和法律允許的范圍決定是不是批準檢察官和被告人達成的協議。大部分這種協議法院都會批準,但是也有例外。

Q:既然早就通過竊聽得知了殺人細節,為何當大家急于尋人時,美國警方不將調查結果公之于眾?

饒宇:其實重大和復雜的案件想要拼湊出一個完整的犯案經過對于律師來講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其過程像是在拼一副拼圖,要從各種證據中找出邏輯關系。況且這幅“拼圖”還可能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有并不真實的信息,還有可能有的留白永遠找不到答案,所以曠日廢時,需要仔細地工作。

保密是所有法律工作中相當重要的原則,尤其是這樣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的刑案。隨便對外披露有可能會影響當事人和家屬的利益,可能會導致潛在的證據被轉移甚至銷毀。

另外,陪審團的選擇也是個重要因素。為了保證公平,陪審團最好是對案件完全不知情的人。如果過度宣傳有可能在當地社會形成對案件的高度關注和是非的定見,最后開庭的時候當地很難找到合適的陪審團,那么甚至可能導致案件必須移轉到其他地區法院重新審理。

程序正義高于結果正義?

Q:我其實并不關心被告是否有罪被判刑,我更關心的是章同學的下落。為何美國辦案人員更注重的是程序正義,而不是受害人下落?

饒宇:不是美國辦案人員“注重”程序正義,而是程序正義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辦案人員必須遵守。這不是由著辦案人員去做主觀選擇的事情。好比一個飛行員,塔臺告訴他說現在雷雨不能起降,他說不啊我覺得準時送達乘客更重要,我看著好像天氣也沒那么糟,所以我自作主張非要起飛。這樣行不行?這是從體系的角度講。

再從個案的角度講,就算為了順利定罪,那警察就更要遵守程序正義。美國憲法規定警方辦案要講程序正義不是一句空話。按照憲法第四、第五、第六修正案的規定,假如警察在搜查、逮捕、拘留、詢問的過程中用違法的手段來破案,比方說刑訊逼供,不遵守證據法、該向法院申請逮捕令的時候不申請逮捕令。然后警察辦案給力,的確找到了很重要的定罪證據,這時候怎么辦?對不起,憲法說了,這樣的證據不能用,排除出去。沒有證據,定不了罪,反而無罪釋放。

Q:請問在美國,是不是真的程序正義大于一切,難道在美國沒有良知這一說嗎?這在中國,讓犯罪者無罪釋放是無法令人接受的,必須嚴懲兇手。

饒宇:我想說的是程序正義只是美國憲法框架下的兩條。它只是一個手段,但卻不是目標。最終的目標還是公平正義。

那為什么要講程序正義呢?因為司法體系的設計者相信,把司法參與者的行為納入到程序正義的框架中,更有利于,最終實現公平正義。這就好比紅燈停綠燈行只是手段,不是交通安全順暢這個最終目標。但是假如人人遵守紅綠燈,那么就有助于實現交通安全順利這個最終的大目標。

Q:我理解,程序正義關涉所有公民,結果正義只關涉具體個案,所以程序正義優先于結果正義。這樣理解對嗎?

饒宇:不是程序正義優先于結果正義,而是程序正義是在大范圍、整個體系的層面確保結果正義的方法和手段。只不過程序正義的體系設計難免在少數情況下在個案中損及結果正義。

美國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章瑩穎案在皮奧里亞聯邦法院開庭審理。

Q:美國司法強調程序正義,是否降低了受害人獲救的可能性?

饒宇:我倒認為未必。我分兩個層面來解讀這個問題:

第一個,從個案的層面講,警方雷厲風行立馬把嫌疑人抓起來直接問詢,很多情況下并不是最好的找到受害人的方式。其實FBI采取的監聽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有時候可能嫌疑人在比較放松的情況下自己透露出一些可以救人的線索。

這個方面非常需要依賴警方的辦案經驗和專業素養,我個人認為我們作為非專業人士、也不了解具體的辦案情況,最好不要去簡單的下定論說警方就是拖沓、就是沒效率。

第二個,從社會整體的層面而言,警察只是司法體系的一個環節。要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需要很多部門、很多人的合作。這就好比一部汽車,發動機在重要也不是全部,只有強勁動力的車子,不考慮制動、平衡,甚至包括操作性和舒適性,那它一定不是一部好車子,甚至非常危險。要保證整體的運轉良好,最重要的就是每一個零件都做好自己的工作,按照設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絕對不是憑自己的感覺和判斷橫沖直撞。

司法體系也一樣,總體的設計是為了保證全社會的公平正義,而且這種公平正義要從一個大的、長遠的、總體的角度來看。不管什么樣的系統總會有一些政策目標要做妥協、要作讓步,這是必須的。比方說如果任由警方隨便辦案不講程序,那么就會產生大量的冤假錯案、侵犯隱私等等。

陪審團的權力有多大?

Q:請解釋一下美國的陪審團制度。主要是如何挑選人員,如何保證陪審員有能力認定嫌疑人是否有罪。謝謝!

饒宇:美國的陪審團審判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刑法訴訟里是憲法保障的。

陪審團的成員是社會普通的大眾,由電腦系統在法院所在的社區隨機抽取合格的成年人。一般來講,這種隨機抽取會產生大約30名左右的潛在陪審員成員。此后,雙方的律師會審閱潛在陪審團成員的背景資料,并且在法官面前提問,驗證陪審團是否能夠公正的審理案件。這種訊問可能涉及潛在陪審員成員的種族、職業、性別、經歷等。

在聯邦法下,雙方各自有三個名額可以排除自己不喜歡的潛在陪審團成員、不需要解釋理由。但是,這種排除不可以基于種族考慮。最終,法院會確定12位陪審員以及2位候補的陪審員,一起聽取雙方證據。

Q:美國的大陪審團制度,是否像《十二怒漢》表現的那樣,憑一己之力完全推翻檢方的指控?另外,成為陪審團成員有什么必須的要求,是否需要掌握一些必需的法律常識?

饒宇:評審團制度在大部分情況下的確需要十二個人一致認為被告有罪,也就是說一票反對都不能有,否則只能重審,另外找十二個陪審團成員。所以,理論上被告人只要說服一個陪審團成員堅定相信TA是無辜的就夠了。

陪審團成員一般都是沒有法律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普通老百姓,要求不能對于案情有先入為主的偏向性,沒有受到輿論影響。

Q:你說:只有12名陪審團成員一致同意有罪才會定罪,少一票都不行。如果12人之間意見無法同意那就叫做mis-trial,必須從頭再來,換一個陪審團重審。那這樣的話不是循環往復審不完了嗎?還是有次數限制?

饒宇:理論上沒有次數限制,可以一直重復下去,但現實中不會發生。

一般來說,重復兩次以后被告就會跟檢察官達成某種認罪協議,然后認罪。或者檢察官評估以后認為不太可能發現新的重大證據,而目前的證據和法律又實在無法支撐起訴的罪名,那么就有可能銷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西宁市| 阜平县| 和顺县| 镇雄县| 东至县| 康马县| 沧源| 赤城县| 阳原县| 南华县| 宁津县| 甘孜| 株洲县| 孙吴县| 定结县| 沙洋县| 保亭| 尉氏县| 黄陵县| 泰兴市| 保山市| 公主岭市| 富平县| 皮山县| 松阳县| 沾益县| 富川| 会昌县| 吉隆县| 高台县| 洪洞县| 万安县| 孟州市| 景德镇市| 咸丰县| 延安市| 措勤县| 东乡| 永靖县| 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