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圳城中村改造將不再“大拆大建”:更多采用微改造方式
6月11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城中村更新更多采用微改造方式,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解讀稱,以往城市村改造以拆除重建為主,城中村綜合整治推進相對緩慢,實施手段有限,主要是滿足基礎性的安全及環境保障,難以實現公共空間和生態環境品質提升等改善性需求。
此次發布的《若干措施》中指出,堅持城中村有機更新,更多采用微改造方式,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按照不同實施方式分類推進綜合整治。
《若干措施》中主要列舉了三類:
一是城中村綜合治理。由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牽頭,各區政府組織實施。
二是增加輔助性公用設施或現狀建筑功能改變。可增加面積不超過現狀建筑面積15%的電梯、連廊、樓梯、配電房等輔助性公用設施,或利用現狀建筑改變功能完善社區管理用房、文化活動室、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等社區級公共配套設施及小型商業服務設施,或在確保實施可行、符合相關規范的前提下利用現有建筑空間改造為架空停車場或架空花園、屋頂花園等公共空間。由區政府統籌,組織相關單位、企業實施。
三是綜合整治類更新。
通過上述兩種方式確實無法消除重大隱患或者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可綜合運用局部拆建、擴建、加建等多種方式。由政府主導組織實施或引入實施主體實施。
其中,位于基本生態控制線、藍線、高壓走廊等范圍內或涉及油氣管線等危險化學品場所的城中村,除市政府相關政策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增加建筑面積或局部拆建。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結合深圳城中村實際情況,《若干措施》對城中村綜合整治的手段進行了拓展,特別是針對一些存在重大隱患或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嚴重不足,又無法簡單通過城中村綜合治理、增加輔助性公用設施等手段予以解決的,允許其綜合運用局部拆建、擴建、加建等多種方式予以實施。
針對擬進行拆除重建的城中村,《若干措施》提出要由區集體資產管理部門會同區城市更新機構,及時掌握相關信息,主動服務。進一步規范集體資產管理,嚴禁開發企業私下進駐城中村及私下倒賣,降低改造成本和社會風險。涉及以集體資產為主的城市更新項目,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繼受單位應在區政府監督下,以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為原則,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市場主體,杜絕少數“村官”與開發企業操縱集體決策,保證村民真實意愿得到體現。
此外,《若干措施》中也顯示提高多方主體參與城市更新的積極性。
《若干措施》中指出,進一步完善城中村綜合整治相關政策,通過允許局部拆建、降低合法用地比例等方式,多措并舉,鼓勵多方參與城中村綜合整治類更新。綜合整治單元規劃經批準后,由區政府根據規劃要求組織實施,或按規定公開選擇市場主體實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