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輕人的衰老,是從忘記密碼開始的
健忘的當代人或許不是垮掉的一代,不是崛起的一代,但一定是被密碼逼瘋的一代。生活里可能沒有秘密,但全是密碼。
當需要用到密碼的地方越來越多,比起把陌生人擋在個人隱私之外,密碼產生的實際意義似乎更多是把主人擋在自己的隱私之外。
在和密碼對抗的我們宛如推著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一遍又一遍地重復經歷設置密碼、記住密碼、忘記密碼、找回密碼的這個過程,當代西西弗斯們不是已經被密碼逼瘋了,就是正在被逼瘋的路上。


80%的人都用過姓名首字母+生日做密碼。
但如果你發現男友密碼里的縮寫字母不是他的名字,也不是你的,那就一定是他初戀or前女友的,生日數字也是一個道理。
即使這樣也不要吵著讓他改密碼,比起對前女友的念念不忘,他可能是真的是懶得換密碼了。
不過,女友密碼里出現的陌生字母,更大概率上是idol的名字,而不是前男友的名字,至于數字,不是idol的出生日期,就是idol的出道日期。
當然,喜歡過林俊杰的也可能拿BH89757做過自己的密碼,喜歡五月天的可能用過t1213121。
用過8008208820當密碼的可能是新世紀沙雕青年,用過3.1415927可能是偽學霸,但用過3832414122一定被高考虐待過。


用車牌號當銀行卡密碼的也大有人在,自以為比那些用電話號碼當密碼的人厲害不止一個level,其實相當于把銀行卡密碼掛在車上招搖過市。
因為記不住多個密碼,就在全部網站都使用同一個密碼,只在必要時本著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進行簡單修改。
比如,
基準密碼是liuhaoran19971010,
需要有大寫字母的變成Liuhaoran19971010,
需要有特殊符號的變成liuhaoran_19971010,
銀行、家門電子鎖取數字后六位變成971010,
手機屏幕解鎖取后四位1010。
但,
究竟是哪個網站需要大小寫來著?
而且,
如果別人借我的騰訊視頻會員,我是不是得把所有的密碼都改一遍?


就算是習慣使用指紋解鎖和iPhone鑰匙串兒的人,也可能在換季脫皮時陷入絕望。
比起“用戶名密碼登錄”,大部分當代人更喜歡用“其他方式登錄”。
但是,上一次到底是用微信登錄的?還是用微博登陸的??還是用郵箱登錄的???用郵箱登錄的時候用的是163郵箱、126郵箱,還是QQ郵箱????
換手機、換電腦,或者重裝系統后,每打開一個網站都是一個崩潰現場。
畢竟,有了“記住密碼”這個功能后,無數人都成功忘記了自己的密碼。


事實證明,能。
設置密碼的安全等級往往和忘記概率成反比,安全性低、中、高分別對應忘記概率中的略高、高、極高,大多數靈光一閃的絕妙密碼,都需要60s的時間來找回。
賬號密碼忘記了,密保郵箱密碼也忘記了,能收驗證碼的手機號也換了,已經被逼到墻角。
這時,如果企圖使用驗證問題來找回密碼,將會獲得一個極少有的機會來回顧自己的過往一生,并且發現,驗證問題的答案比密碼本身更難被人記起。
人在這種時刻便會有一種極為真實的錯覺——我丟掉的不是密碼,而是逝去的夢想、過往的愛人,以及自己的初中班主任。
但這些你丟失的、忘記的,騰訊都記得。


又被提示需要大小寫混合,好的,再改一遍;
又被提示需要有特殊字符……怎么就不能一次都告訴我?
公司系統登錄密碼不僅要定期更換,
服務器強制要求至少一個大寫字母,
至少一個小寫字母,
至少一個特殊字符和至少一個數字。
而且這堆麻煩的東西還必須超過8位。
最重要的是,
過去三個月內的密碼不能重復!
因此,在看到“你的密碼已經到期,點擊‘更改密碼’設置新的密碼”后的第二天,十有八九會打電話給IT同事,說出那句熟悉的臺詞——“不好意思,我新換的密碼忘記了,能幫我找回一下嗎?”


只要在輸入密碼時摁錯一個數字,99%的人都會全部刪掉重新輸入。
剩下那些相信自己、堅持修改的1%,會在看到“您輸入的用戶名或密碼錯誤”后,開始疑惑“究竟是用戶名錯誤還是密碼錯誤”,然后全部刪掉重新輸入。
當密碼錯誤時,會十分鄭重、一字一頓地把剛剛輸入的密碼輸入第二次,更執著的人還會輸入第三次,堪稱當代西西弗斯。
在銀行卡、支付寶的密碼只剩下最后一次嘗試機會、錯了就會被鎖住時,人們才會發現,你以為自己有N次試錯機會,其實你只有N-1次。當代西西弗斯這下悲催了。
很久沒登錄的賬號,一次就試對了密碼,總能體驗到“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最近一次修改QQ密碼,一定是被盜號之后。
手勢密碼只有兩個極端,要么簡單到誰都能記住,要么難到誰都記不住(包括你自己)。

在使用手勢密碼前,你一定百度過“最復雜的手勢密碼”,然后照搬下來反復練習。
WiFi密碼除了數字和字母組合外,還有一種最常用的是meiyoumima,或wifimima。
密碼行李箱的結局一定是撬鎖。
其實,從安全性來看,“姓名+生日”或許是最好的密碼選擇。畢竟,除了你父母和10086,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記得你的生日了。
真情實感地發問
總能被密碼逼瘋這件事,
到底是因為年輕人衰老得太快了,
還是因為密碼這個問題
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難了呢?
策劃:GQ實驗室
監制:Rocco
編輯:Mollie
撰文:Mollie、小王、金子、偉霆、能能、E+
插畫:RubyElliot
視覺:aube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