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刊:少數長于政治作秀的戲精一度得了好處嘗到甜頭
曾持話筒怒斥下屬“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江西贛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寧都縣委書記王四華已于今年4月被雙開,通報指其熱衷表面文章、大搞政治作秀等。最近,新一期《中國紀檢監察雜志》就以王四華為例,探討了政治作秀問題。
這篇名為《政治豈是用來秀的》的文章稱,前不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轉發了王四華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的通報,這名級別并不高的干部因被指大搞政治作秀,在十九大后不知敬畏、不收斂、不收手,而成為輿論熱點。細心的網友找出兩年前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王四華當眾發飆,不留情面訓斥多名局長,“你當了這個局長,你干了什么事?要捫心自問”“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講話沒講話的形象,講話講不出來,講不出來說明你調研不深刻,對情況不了解”,儼然一副疾惡如仇、敢作敢為的正面形象。同一個主角、截然不同的畫風,諷刺意味十足,作為“政治作秀”的注腳再合適不過。
文章稱,揆諸現實,此類熱衷作秀的領導干部并非孤例,其主要特征就是不講政治卻擺出政治站位高的姿態、腐化墮落卻打造清正廉潔的人設、不想作為卻做出積極作為的樣子。有的貫徹中央精神口號震天響、陣仗高大上,其實卻是大轟大嗡,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有的嘴上說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定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一到落實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選擇性執行、附加性執行,甚至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政策;有的臺上義正詞嚴批判言行不一、虛與委蛇,臺下卻成為兩面派、兩面人典型…… 種種“秀”功,不過是為了掩蓋違規逾矩行為,掩飾功利性政治目的,趁機撈取政治資本,追名逐利而已。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曾提到,王四華于2016年11月在寧都縣委書記任上獲任贛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由此躋身副廳級干部。當年早些時候,網上一度流傳其手持話筒當眾訓斥多名下屬的視頻。
在上述網傳的這段2分45秒的視頻中,王四華手持話筒怒斥當地的多名局長:“有人覺得縣委縣政府不重視我,不重視你,你當得了這個局長嗎?你當了這個局長,你干了什么事?要捫心自問。”他還提出要狠狠地整治干部作風:“寧都已經干了這么多年,干到現在,已經有變化,但如何深刻變化,關鍵在干部,關鍵在我們的一把手?!?/p>
文章《政治豈是用來秀的》繼而指出,毫無疑問,政治作秀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形式主義,其根源在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淡漠,對黨的忠誠不入腦不入心、不真誠不帶情。這種“秀”,動作往往很親民,姿勢往往很優美,大多還披著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外衣,極具欺騙性、迷惑性。但事實上,徒增群眾負擔,貽誤事業發展,后患無窮。
文章還指出,政治作秀,對演技的要求挺高,由于總是披著政治正確的外衣,辨別起來難度不小。曾經一度,少數長于政治作秀的戲精得了好處、嘗到甜頭。這帶來諸多消極影響,擾亂黨內政治生活,污染政治生態,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應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前不久發布的《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明確,堅持干部考核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貫穿始終,對政治上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并對考核方式方法進行了全方位補充完善。這無疑再度告誡各級領導干部,演技再高、入戲再深,“秀”出來的講政治,再難逃脫組織銳利的目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