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城》書單(2019年第4期)

思 想 | 文 化 | 藝 術
與大家共讀
一、讀 者 推 薦
1

《在南極的500天》
李 航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能讓人真正深入南極的全方位記錄。平靜的敘述背后,是五百天漫長堅守的心靈體驗。全書以一位中國南極科考越冬隊員的視角,記錄了作者對天與地、生與死、極光與冰雪、人與動物、過去與未來的深刻思考。樸實的描述背后,一股大南極的氣息彌漫在字里行間,令人身臨其境。
——吳有音(作家)
2

《悲歡的形體》
馮 至著
馮姚平編
新星出版社2018年版
推薦理由:
馮至被魯迅譽為“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此書由馮至之女編選,囊括了馮至詩歌生涯各階段的代表作,便于讀者從總體上對馮至現代詩的主要成就進行“同情之理解”。詩人黃燦然的紀念文章《前輩》頗具深度與客觀,為進一步研讀馮氏詩藝指引門徑。
——徐亞達(公務員)
3

《中國古道》
[英]伊莎貝拉·韋廉臣著
劉惠琴 陳海濤譯注
中華書局2019年版
推薦理由:
一百多年前,英國出版了一本《中國古道》,作者韋廉臣夫人能熟練使用中文,且處世圓融,在從煙臺到北京的路上,除了記錄沿途見聞和風土人情外,還拜訪了不少名流大家。因為她是女性,所以能毫無忌諱地走入大家族的后宅,觀察到不少鮮活、生動、豐滿的中國家庭生活細節,記錄了那個時代生活的原態。
——趙一飛(公司職員)
4

《奧斯特利茨》
[德]溫弗里德·塞巴爾德著
刁承俊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推薦理由:
作者以獨特的筆調,突破傳統文體邊界,將圖像與語言糅雜,講述了一個被一對英國夫婦收養的猶太男孩,在得知自己的真實姓名后,從威爾士到倫敦到布拉格到巴黎,追索自己的身世之謎。伴隨著對“自我”的探尋,一塊塊記憶拼圖逐漸連綴,也還原出一段黑暗的歷史。
——恰 恰(微博網友)
二、編輯部推薦
1

《詞源注·樂府指迷箋釋》
〔南宋〕張 炎、沈義父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版
推薦理由:
詞作的大量產生帶來理論總結的需求,南宋時期先后有張炎的《詞源》與沈義父的《樂府指迷》,通過批評諸家優劣與確立偶像的方式提出詞學法則。張炎獨尊姜夔,后者專美周邦彥,雖然推崇的風格典范有異,但各自打出“雅正”的旗號,看似合乎儒家的“詩教”原則,其實是舊瓶裝新酒。
——陳建華《抒情傳統的典律轉換》
2

《杜甫全集校注》(全十二冊)
蕭滌非主編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版
推薦理由:
注釋者通過注釋被銘記,被糾合在《杜甫全集校注》一書中,或自言自語,或隔空對話,匯成評論之海。于是,我們便聽見不同時代的注釋者在同一頁上爭吵,或者隔上幾頁——也許就是隔上幾百年——在那里喊話叫板。或者換個說法,一本校釋集解類的著作就像今天微信朋友圈的一個大群,大家總是在那里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張憲光《杜甫的那一個雪夜》
3

《批評之批評:杜威價值論與倫理學》
馮 平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推薦理由:
人生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人生之路坦途之少泥濘之多,恐怕是我們共同的感受。人生的勇氣就在于我們能在泥濘中堅定地前行;人生的智慧就體現為我們能夠走出人生的一攤又一攤泥濘。而杜威的價值哲學就給了我們如此的勇氣與智慧。
——馮平《在人生的泥濘中前行》
4

《哲學與幼童》(修訂版)
[美] 加雷斯·B. 馬修斯著
陳國容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年版
推薦理由:
“孩子的天真是天生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夠期待哲學在孩子身上自然產生,至少是某一些孩子。”馬修斯通過孩子們充滿童趣的發問揭示了兒童本真的生活方式,哲學是植根于孩子天性的,孩子比大人更接近哲學,因為孩子遠比大人對自然有更敏銳的洞察。
——楊妍璐《重建童年的形而上學》
5

《創造鄉村音樂》
[美] 理查德·A. 彼得森著
盧文超譯
譯林出版社2017年版
推薦理由:
在剛翻開的時候,你會發覺它不是一冊很好讀的音樂社會學著作,措辭冷靜、有棱有角,就算有些信手拈來的軼事,也是謹慎且客觀的。但讀完后你不禁會感慨,沒想到鄉村音樂也能成為社會學家細致觀察的最好實例。
——詹湛《“果皮”與“果肉”的分分合合》

《書城》2019年4月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