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東臺丙肝事件,“人手不足”隱患潛伏

對于醫院未能堅守規則,造成患者感染的問題,當地醫政部門的領導在面對質疑時解釋說,因為人手不足,操作上有時就難免會出現問題。
這樣的解釋,有一定推脫責任的味道。忙不是理由,再忙也要守規矩,這是任何一項職業在工作中都必須堅持的本分,蘿卜快了不洗泥這樣的工作方式,出現在醫療行業中,非常不嚴肅,也非常危險。不遵守規則就是管理不到位,相關人員的職業操守不牢靠。
可是,如果真正追本溯源地想一想,這樣一個看似經不起推敲的理由,也許觸及的恰恰是此次醫療差錯中最為本質的一個疏漏——對醫療人員的使用缺乏規范化和長期化的建設體系,滿足于用依靠醫務人員的精力體力透支來維持醫療安全,終于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節中栽下大跟頭。
長久以來,一些醫政部門習慣于用醫務人員下班不休息,上班不停歇作為盡責醫生的好樣板,在制度流程中,將醫務人員作為醫療安全保障的最后底線,而忽略其最終的承受能力。這樣的觀念,在面對重大健康事件,需要醫療隊伍挺身而出的時候,這沒有商量的余地。可是一旦常態化,就一定充滿隱患。
打個比方,人們對長途客車引發交通事故,大都心有余悸。怎么減少事故發生呢?配備兩名司機,車輛運行4小時左右要強制休息……不保證休息,給司機定再多規矩,都只是空談。
開車如此,醫療上也是如此!而且醫療工作的技術難度遠高于駕馭一輛長途汽車,讓醫務人員在超負荷的狀態下疲勞操作,規范能時時約束他們?
實際上,為保證醫療質量,目前的醫療管理要求中,對醫護人員的配備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設定護士床位比,醫生護士比,對專家號限號等等,都是出于保證醫療安全的考量。如果沒有充沛的人力,質量就是無本之木。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標準和管理規范(試行)》,每名護士每班負責治療和護理的患者數量不超過5名。而據報道,在實際工作中,該院每名護理人員最少負責9臺機器的操作。這就是違規!因為透析機一旦運轉起來,那是血液在體外高速循環,一旦某個環節跟不上,就可能導致血液堵在管道中回不去身體。在這種分秒必爭的環境中,一名超負荷的護士一旦出現差錯,就會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人手不足,規范難保,或許真的可以視為這家醫院出現院感群發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但人手不足不能減輕相關人員的責任,反而應該追問是誰讓人手不足的?
這也提醒醫院管理者,不能再忽視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將房屋修得漂亮了,設備配得高檔了,但如果不能保證關鍵崗位都有應該配屬的人員,醫療安全便難以保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