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觀察 | 流言使兇殺案淪為看戲,別讓冷漠造就暴力的溫床
5月27日,南昌紅谷灘發生一起殺人案。據警方通報,32歲男子萬某弟當街持刀砍死24歲的女子沈某,監控視頻顯示,行兇者萬某當時沖向并排行走的三人,持刀向其中一名女子砍去。女子倒地后,行兇者仍然不依不撓。
這無疑是讓人震驚的一幕,尤其是視頻的傳播,能夠讓人們認識到這種突發性暴力事件的可怕。在震驚之余,人們也應該能夠感受到命運的無常以及生命的脆弱,畢竟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在網上出現了對這一事件的“解讀”。一個廣為流傳的聊天截圖稱,“這個人腦子有精神病,他找不到老婆,好討厭女的,就想死,想拖一個漂亮的女人一起死,做一對鬼夫妻”,截圖中的人自稱“我做的筆錄”,“搞笑的是他看到了三個女的走到一起,本來想殺最高的那個,他覺得那個好漂亮,但是拔刀走過去瞬間覺得中間這個女的好漂亮,就殺中間的女孩……”
這個截圖廣泛傳播,讓人幾乎就認定這是兇手的犯罪動機。一些自媒體轉述這個新聞時,都把截圖內容當成了事實,“疑因找不到老婆報復社會”,“只因對方太漂亮”……荔枝新聞的記者采訪南昌警方,對方表示將對截圖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實。
如果截圖內容是真的,可能是當事民警在微信中和人聊天被截圖發布了。這種行為是不恰當的,也有違紀的嫌疑。一個正在審查中的案子,是不該以這種形式“走漏風聲”的。
更可怕的是截圖中所流露的輕佻的價值觀。“搞笑的”“好漂亮“”鬼夫妻“,這些詞和一個兇殺案放在一起,在傳播過程中讓事件變了味,一個悲劇最終變成了桃色性質的“消費事件”。人們津津樂道,或者假裝關心社會現實地討論“光棍問題”,而忘記了這是一個正在調查中的案件,犯罪動機還需要進一步明確。
本質上說,這就是一種“網絡流言”。在同一天,重慶也發生了一起兇殺,一個男子當街殺死自己的妻子。在網絡熱傳的視頻中,兇手魯某控訴妻子的“不忠”,這讓不少網友對他殘暴行為抱有了幾分同情,但是經過封面新聞記者的采訪發現,事實可能正好相反。親友指責魯某有婚內出軌行為,且不同意妻子提出的離婚,一直糾纏并有暴力威脅。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加速,讓那些最有戲劇性的而不是最真實的內容獲得了傳播的有利位置,短視頻這種形式,又賦予此類夸張內容某種真實性的幻覺。警方在處理此類事件時,通常會發布通稿,但是很多人都沒有耐心等待信息的核實。
所謂“流言”,就在這個空隙內產生并傳播,成為人們接受的信息一部分,事實上也成了事件的一部分。令人擔憂的是,不管最終真相如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昌的殺人案,可能就成了一個找不到老婆的男子突發精神疾病引發的事件——這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人們應該去思考這種局面。在狹義的層面,這類流言會消除掉任何兇殺案中值得反思之處,夸張的、戲劇性的甚至是虛構性的內容,直接把新聞變成了戲劇,人們在“看新聞”的時候,同時也在看戲,兇殺案就變得不再可怕——最終這會造成一種新的、可怕的冷漠,成為未來可能的暴力事件的溫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