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氫”背后的南陽“整車夢”:以市場換產業,3.8億購車
河南南陽“水解制氫”汽車引發的輿論漩渦,仍在發酵。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為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實現“整車夢”,南陽官方“把市場換產業作為招商引資培育后發優勢的一個策略”。
根據公開報道和官方信息的不完全梳理,2017年以來,南陽市已斥資3.864億元,向青年汽車和安徽星凱龍采購新能源汽車總計570輛。這兩家出售車輛的企業,均在南陽有項目落地。
3億元采購500輛純電動公交車
5月26日,南陽市高新區管委會發布消息稱,輿論關注的“水解制氫”汽車,系青年汽車集團在南陽研發基地(編輯注: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試制的第一臺樣車,定型量產還需進一步完善。
南陽市高新區管委會還表示,雙方合作分兩步走:第一步,青年汽車租賃廠房建設南陽研發基地,進行氫能源公交車、物流車和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等樣車的試制。第二步,在此基礎上,啟動南陽氫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建設。社會各界關注的40億元投資就用于該產業園建設,由高新區投資有限公司擬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融資,目前項目尚未立項、沒有實質性啟動,不存在40億元投資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為吸引青年汽車集團,南陽既投資項目,也采購車輛。
河南省政府采購網相關公告顯示,2019年4月,通過單一來源,南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采購南陽洛特斯72輛青年牌JNP6103BFCEV氫能源公交車,單價120萬元,總金額8640萬元。對此,龐青年曾表示,該車有國家補貼,每輛50萬,但未獲得地方補貼。他還稱自己賣得便宜,別人賣260萬/臺。
這并非南陽首次單一來源采購新能源公交車。
據南陽市政府網站消息,2017年9月12日,南陽市與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簽約,“南陽多年來的‘整車夢’即將實現”。
河南省政府采購網相關公告顯示,3個月后,南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該公司400輛純電動公交車,每臺60萬,耗資2.4億。
相關公告稱,“根據《南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項目的會議紀要》(宛政紀【2017】22號)、《南陽市人民政府于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我市向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南陽市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該企業采購新能源汽車。”
2018年5月,南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再次通過單一來源方式,采購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100臺純電動公交車,每臺60萬,總價6000萬。
南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官網顯示,該公司現有車輛700臺,新能源公交車輛占公交車總量的71%左右。
“把市場換產業作為招商引資優勢策略”
據河南日報2017年12月5日的報道《南陽汽車產業添“新寵”》,2017年11月27日,南陽星凱龍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儀式在中關村南陽科技產業園舉行。
報道稱,南陽星凱龍新能源汽車項目將最大化挖掘并利用南陽市豐富的汽配產業資源,通過合作、配套等多種方式,帶動南陽汽車零部件產業更加壯大。該項目的開工讓南陽向實現“整車夢”,做大做強汽車產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報道稱,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時76天。“今年以來,南陽市委、市政府實施“雙輪驅動”發展戰略,確定了九大專項,把市場換產業作為招商引資培育后發優勢的一個策略,緊盯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把新能源汽車項目作為突破口和支撐性項目,高度重視、全力推動。”
報道介紹,該項目占地約350畝,一期總投資6.2億元,整個項目廠房、研發樓同步建設。一期年產新能源物流車5萬臺,建設周期7個月,計劃2018年9月正式投產。
不過,澎湃新聞2019年5月26日實地查看發現,雖然大量廠房車間主體都已完工,但南陽星凱龍新能源汽車項目仍在建設中,并未投產。
對于何時投產,官方人士表示“還說不準”、“要看具體進度”。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南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第二次采購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純電動公交車后兩個月,2018年7月9日,南陽星凱龍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投資人由原來的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100%持股,變更為安徽星凱龍客車有限公司持股40%、中商國信(重慶)實業有限公司持股60%。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