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公眾探尋“90后掛職副縣長”的家庭背景并非出于無聊

“29歲女行長掛職副縣長”引發(fā)關注,九江銀行:成立調查組。江西省九江銀行湖口支行女行長楊沁,29歲,今年4月22日掛職九江市湖口縣副縣長。據(jù)傳她沒上高中,就讀江西旅游商貿職業(yè)學院時,通過“3+2”模式(3年中專加2年大專)獲得大專文憑,19歲進入銀行工作,29歲掛職副縣長。21日,@九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回應,已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嚴格按照有關程序進行調查核實,并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5月21日澎湃新聞)
29歲,女,副縣長,沒上高中……這些要素湊在一起,引發(fā)公眾的興趣和好奇原本在意料之中。近年來,年輕干部層出不窮,最年輕市長、最年輕團委書記等等如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幾乎每次都伴隨著一些猜測甚至是質疑。有的當事人對相關信息進行了公開和回應,有的則聲稱“不便公開”,最終成為一樁懸案。
公眾對年輕干部質疑最多的,無非是三點:一是年齡小,二是家庭背景神秘,三是提拔程序是否合規(guī)。實際上,年齡小不該成為問題。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優(yōu)秀的年輕人走上領導崗位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中國有甘羅十二拜相、周瑜十四拜將,美國18歲的高中生邁克爾·塞申斯還當選了美國希爾斯代爾市市長呢。“年齡最小的市長”和“80后廳官”“90后副縣長”閃亮登場,按照正常的思維,大家應該為之贊嘆,關心的應當是這些年輕同志的工作經歷、光輝業(yè)績以及他們的過人之處。可為什么現(xiàn)在卻常對他們投以審慎、懷疑的目光呢?說到底,還是因為目前在干部選拔任用領域確實出現(xiàn)過一些問題,蘿卜招聘、任人唯親、子承父業(yè)等丑陋現(xiàn)象依然未能根除,以至于讓公眾多了幾分警惕。這并非無事生非,而是公民監(jiān)督意識增強和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
至于對年輕干部家庭背景的探尋,也并非出于無聊。作為領導干部,其家庭背景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個人隱私,更非“國家機密”,完全可以列入群眾監(jiān)督的內容之一。尤其是在受到公眾廣泛關注的時候,政府組織部門包括官員本人應予以坦誠回應。這不僅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對年輕干部本人而言也是一種保護。你越是諱莫如深,公眾的好奇心就越強,你根本無法阻止公眾不斷進行“真相”探尋(比如“人肉搜索”),輿論壓力只能越來越大。
質疑止于公開。很多事情,只要公開透明了,所有的懷疑和傳言均不攻自破。反正沒有任何不能示人的秘密,反正選人用人沒有暗箱操作的地方,年輕干部包括其供職單位不該對此諱莫如深。既然公眾有這個民意訴求,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前提下提供更翔實的信息,恐怕才是更明智的做法。
相對于此前諸多與年輕干部有關的輿論事件,此次“29歲女行長掛職副縣長”事件的涉事單位并未遮遮掩掩、逃避輿論,而是第一時間表示進行調查,值得肯定。但很顯然,其回應還尚無實質內容,恐難完全消弭公眾疑慮。比如,29歲女行長為何能到地方政府“掛職”,并且隨便一“掛”就是副縣長?符合政策嗎?經過了怎樣的“合法流程”?
當然,最值得深思的,是這樣的掛職為何也會受到質疑。家庭背景本不該是問題,在現(xiàn)實語境下卻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莫非,今后提拔干部的時候,除了列出該同志的個人簡歷之外,還要一一列清其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公眾看了才會覺得心里更“踏實”?由此再次折射出,對選人用人體制進一步進行完善,確保公平公正、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依然有很多路要走。
(原題為《“29歲女行長掛職副縣長”為何引發(fā)關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