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拿到聯賽冠軍也要下課,沒有歐冠的教練就是失敗者?

結果決定一切?在職業體育世界里,結果可能都無法決定一切,至少此時此刻的歐洲職業足壇,過程和表現,和結果一樣,能影響到職業教練的命運。
不論你是多么的大牌,不論你取得了多么高的成就,哪怕俱樂部剛到手的獎杯上,還有著你手舉過的溫度。
最突出的是阿萊格里從尤文圖斯離任。
意甲五連冠、四個意大利杯頭銜、兩次打進歐冠決賽,最后還是出于“雙方同意”的原則,阿萊格里離任。雖然對外發布的官方信息,將這次分手描述的和平友好,可阿萊格里的第一人稱是:“我離開會議室,我不再是尤文圖斯主教練,這是對我的巨大打擊。”
這就是一次解雇。

而在德甲,拜仁主帥科瓦奇命運待定,即便德甲錦標艱難得手,即便他還有機會去爭取杯賽冠軍。
在西甲,巴爾韋德也有機會爭取雙冠,上季他就帶領巴薩奪取了西甲和國王杯雙冠,他的帥位似乎比較穩的。但如果未來某天傳出巴爾韋德被解雇的消息,很少人會覺得奇怪,因為巴薩在歐冠杯利物浦翻盤淘汰,極大動搖了巴爾韋德的可信度。
在法甲,圖赫爾同樣風雨飄搖。巴黎圣日耳曼在法甲的領先優勢之大,讓大家都懶得再去看法甲積分榜,圖赫爾和俱樂部的合同也續了一年,然而許多人都覺得他應該走人。
有法國媒體報道說,圖赫爾至今未被解職,原因是歐足聯財務公平政策對PSG的約束——換帥又會增加更高成本。

尤文圖斯在意甲已經八連冠,拜仁慕尼黑七連冠,巴塞羅那拿下了過去11個西甲中的8個,巴黎圣日耳曼拿下過去7個法甲中的6個,都是各自聯賽壟斷型的豪門。
只是聯賽中的成就,已然不夠,對這些俱樂部而言,主要目標,從外界看來似乎就是歐冠。這四個俱樂部,都在歐冠中遭遇了尷尬的挫敗,主教練帥位動搖,當然和老板對成績的不滿相關。
然而深入解析,歐冠失敗,只是原因之一。

國內聯賽的壟斷,對這些豪門的老板而言,早無新鮮感。如果只是追逐法甲連年連冠,巴黎圣日耳曼根本不需要在教練身上支付過高成本。然而巴黎以及拜仁,乃至尤文等,都不會吝嗇對主教練的薪資投入,因為他們知道一隊成績和主教練能力、信服力有著絕大關聯:
不給主教練支付頂級薪資,在更衣室里折射出來的,是老板和管理層,對主教練未必有絕對的信任。
而這種絕對信任的缺失,就會直接轉化為球員對主教練權威的懷疑,乃至挑戰。一如博格巴和穆里尼奧的關系。

于是一種經營管理上的悖論形成了,以曼聯和索爾斯克亞為例:他本是臨時主教練,上任之初成績出色,他和俱樂部之間,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曼聯最終決定給他正式任命時,也給予了他頂級教練的薪資。
但索爾斯克亞在其他環境下,是不可能得到這樣工作職位的,遑論薪資。曼聯管理層仍然基于“頂級薪資=絕對信任”的管理邏輯,卻沒想到硬幣的另一面,是真正有能力的主教練,權威性并不是由薪資決定的。
歐冠是獨木橋,真正管理思路清晰的豪門,不可能以歐冠成績為主教練唯一考核標準。瓜迪奧拉離開巴薩之后,暫無歐冠,沒有人會懷疑他世界頂尖的足球教練資格。不過像曼城、利物浦這樣經營良好的俱樂部,對主教練的考評,也有一套KPI指數:
獎杯和成績當然是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球迷的感受、俱樂部品牌提升程度、球隊架構是否在健康軌跡上發展等,都會包括在內。

綜合考量之下,瓜迪奧拉、克洛普和波切蒂諾,當然是目前歐陸教練中的佼佼者,而用同樣的KPI去衡量阿萊格里、巴爾韋德、科瓦奇、圖赫爾以及薩里甚至西蒙尼,矛盾就會產生。
豪門俱樂部都有犯糊涂的時候,更會有像兩家米蘭、曼聯這樣,連續犯暈的時期,但整體而言,豪門有著最冷酷卻也最務實的生存之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