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彈一星”精神過時了嗎?這場跨越六十年的報告會給出答案
中國在一窮二白條件下自力更生研制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的“兩彈一星”精神過時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5月20日,中核集團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全國巡回宣講報告會在上海舉行。在中國核工業史上,上海核電力量的地位與作用不可磨滅,來自上海的人才、經濟、工業、科技基礎曾為“兩彈一星”輝煌成就以及創建核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次報告會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中核集團主辦,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承辦。
199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為 “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錢三強、鄧稼先、錢學森、程開甲等“兩彈一星”元勛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兩彈一星”精神的集中代表。2005年1月,中核集團在慶祝核工業創建50周年時首提“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的核工業精神。

當天的報告會共分為四個篇章,涵蓋了核工業人從上世紀50年代篳路藍縷的開拓經歷到新時期對強國夢的追求。宣講團成員以分角色講演、插播視頻照片等形式,再現了中國核工業發展歷程,講述兩彈元勛們以身許國的奮斗故事以及當代核工業優秀人物事跡。
在宣講過程中,屏幕上不斷出現“404”、“504”、“711”等數字。在核工業體系內,這些簡短的數字代號有其特殊內涵。
1958年5月,按照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為保障原子能工業的發展,盡快研制出自己的“兩彈一艇”,我國建設了一批核產業體系骨干企業,包括四〇四廠、七一一礦、七一二礦、七一三礦、二七二廠等。這些骨干企業被稱為“核工業第一批廠礦”。其建成與投產,從源頭上保障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和第一艘核潛艇的成功研制。


1959年,新婚不久的原公浦作為上海市優秀技工代表,被選中到西北戈壁灘參加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親手加工了原子彈的核心部件鈾球,尤其是最后的關鍵三刀,原公浦又被親切地稱為“原三刀”。“原公浦全神貫注,車一刀,停下來量一下尺寸;然后進第二刀,再停下來仔細測量;車完最后一刀,他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幾乎要癱倒在地?!币曨l畫面映照下的講述,還原了“原三刀”的工作日常。
已至耄耋之年的原公浦感慨說,自己切下著名的“三刀”時只有30歲,正和宣講團的演員們年紀差不多大。今天的生活條件好了,但永久奮斗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要保護好、發揚好核工業精神,不忘初心,在新時代再立新功?!拔蚁M魑话押斯I做到世界上去?!?/p>

中核浦原黨委副書記周啟航在會后接受采訪時稱,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主創新的核工業精神不僅僅是中核集團的精神,也是中國核工業在國際舞臺上崛起的精神內核。
歷史上,上海是中國大陸地區核電的發源地。上世紀70年代,上海核電產業從“728”工程起步,中國大陸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30萬千瓦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就是由上海核工院完成總體設計,大部分設備由上海的裝備制造企業負責研制。彼時,上海地區共有180多家企業、設計、科研、院校,成功地為秦山一期30萬千瓦核電站提供了50%的重要設備(約占國產設備的70%)和千余噸核用特殊材料,上海核電產業格局初步形成。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上海已成為國內核電工程設計和設備制造的主要基地之一。
2017年8月,中核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動中核集團上??偛拷ㄔO及在滬相關產業布局,加快與上海地方經濟融合發展。中核集團將依托上海產業、金融、科技和區位優勢,深化多維度合作,推進上??偛拷ㄔO,打造“產業金融服務中心、科技創新研發中心、成套設備出口中心、核安全技術服務中心、核技術應用示范中心”五大產業高地。中核集團區域總部成功落戶上海,在進一步完善上海核電產業鏈的同時,意味著上海在中國核電版圖中的重要戰略位置的內涵將愈加豐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