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報刊文評男孩大罵書店店員:該整枝時就要整枝
最近,筆者上電梯,進門時一個小男孩按住上行鍵,等大家都上去了再上,他的母親站在一旁,微笑鼓勵。大伙兒被暖到了,直夸他是個“小紳士”,孩子眼睛亮閃閃的,仿佛有光。
“小紳士”讓人喜歡,可生活中也不乏有些“小霸王”。近日,一個男孩大罵書店店員的視頻引發熱議。男孩在書店里“學外語”,店員上前提醒,卻被他指著鼻子罵。家長不僅沒有道歉,還說“他還只是個孩子”,真是令人錯愕。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一個行為文明,一個舉止霸道,其實折射出的正是家長們不同的教育理念。
有些家長,抱有“樹大自然直”的錯誤觀念,在孩子犯錯誤時,不允許別人指責,還總要強調,“他還只是個孩子”。言下之意,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別人必須理解、包容,攪得四鄰不安,大家也只能忍讓。
這樣的教育理念,實在太糟糕了。孩子犯了錯,造成了后果,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家長不管,甚至還縱容、鼓勵,行為就會升級,后果就會更嚴重。筆者坐火車時最怕碰上個鬧騰孩子,又跳又叫,舉座不安。家長通情理,趕緊制止,問題不大;家長再一味“護短”,孩子的鬧騰可能會變本加厲,筆者就見過小孩踢前排座椅靠背導致大人間矛盾的。這些還好,有的行為性質更惡劣,老話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從小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長遠看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淘氣一點兒、犯點錯兒,也屬正常,當然不能拿出成人的標準來要求;正因為如此,更需要家長的引導、教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基本的是非,懂得美丑和對錯。因“年齡小”就放任不管,讓別人為孩子的行為后果埋單,這說不過去。
該咋管呢?孩子如同小樹,該施肥時就要施肥,該整枝時就要整枝。突破底線、影響他人、不能做的事,起碼要嚴肅、及時制止。當然,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的打罵,并不可取。
當父母的,沒有不盼著孩子有出息的。要想有出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得從小打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底子,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和社會的關系。老話說,“慈母多敗兒”,過度的寵愛就是溺愛,雖曰愛之,實則害之,為人父母者不可不深思。
(原題為《該整枝時要整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