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漲知識|關于集團軍,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中央軍委決定將原18個集團軍調整組建為13個集團軍,每個戰區有2-3個集團軍。這是對陸軍機動作戰部隊的整體性重塑,是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邁出的關鍵一步,對于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5月17日,中國軍網刊發了一篇題為《集團軍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的文章,介紹了關于集團軍的一些冷知識,比如我軍集團軍軍長的軍銜是各國軍隊中最低的。
“我軍的集團軍組建已有30多年了,由于我軍的集團軍和軍的編制級別一樣,集團軍軍事主官也叫軍長,很多人到現在都搞不清集團軍和軍有什么區別。”文章介紹說,“簡單說,集團軍和軍的主要區別在于:集團軍是戰役單位,為基本戰役軍團;而軍是戰術單位,為高級戰術兵團。從編成上看,軍的編成相對簡單,以步兵為主(稱步兵軍),除步兵師外,軍直屬部隊主要為坦克團、炮兵團、高炮團;集團軍是諸兵種合成單位,集團軍編成內,裝甲兵、地面炮兵、陸軍防空兵等兵種加強(軍直屬的團升格為旅或師),增編了陸軍航空兵和電子對抗部隊,形成以裝甲兵、步兵(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為主,具有多種作戰手段的諸兵種合成的戰役軍團?!?/p>
“新中國成立后至1985年以前,我軍沒有集團軍這一級部隊編制,在50年代初各野戰軍、兵團番號相繼撤銷后,軍是平時陸軍最大編制。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有編設集團軍的預案。”文章介紹稱,“1953年底召開的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干部會議上,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在《四年來的軍事工作總結和今后軍事建設上的幾個問題》中,談到了軍區調整問題:大軍區的劃分,原則上應是按照預定的全國作戰計劃,從未來的作戰區分上建立一級軍區(戰時即方面軍)和二級軍區(戰時即集團軍)。
“在1954年12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新任總參謀長粟裕作了《關于全國軍區劃分的幾個初步方案》的發言,其中第一方案全國分十四個軍區,沿海六個軍區的職權相當于集團軍一級的指揮機構,內地八個軍區的職權相當于軍一級指揮機構。
“在建國后我軍軍事演習中,也有編設方面軍和集團軍的預案,如方面軍抗登陸演習、集團軍首長作業演習等。著名的遼東半島大演習(1955年11月),就是假設在敵使用原子彈和化學武器的條件下,方面軍編成集團軍、軍兩級首長和司令部,并有部分實兵和民兵參加的抗登陸戰役演習?!?/p>
隨后,在1985年百萬大裁軍中,我軍將陸軍野戰部隊的軍改編為24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轄若干個步兵師及特種兵旅(師),在集團軍編成內,構成了以裝甲兵、步兵組成的地面突擊力量,以炮兵、防空兵、陸軍航空兵組成的火力支援力量,以偵察兵、通訊兵、工程兵、防化學兵、氣象兵和電子對抗專業分隊組成的作戰保障力量,以運輸、修理、管線、衛生、軍需、器材等專業分隊組成的后勤保障力量。改編后的集團軍合成作戰能力大大高于原來的軍,這是人民解放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此后,在1997年和2003年的兩次裁軍中,我軍各裁減了3個集團軍,將一批師縮編為旅,出現了集團軍-旅-營體制。
“我軍的集團軍屬于小型集團軍,與外軍不同的是,我軍集團軍軍事主官不叫集團軍司令,而是叫軍長。1988年我軍實行新軍銜制后,集團軍軍長的基準軍街為少將,這在世界各國軍隊中是最低的。”文章介紹說,而外國集團軍司令的編制軍街一般是上將或中將:大型集團軍司令一般為上將或中將,如美軍;而小型集團軍司令大都為中將,如俄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