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堂班,院士姚期智任首席教授

5月18日,清華大學校園開放日暨招生信息交流會如期舉行。人工智能、大類貫通培養和專業認知, 成為本次校園開放日的關鍵詞。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了解到,當天,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堂班(簡稱“智班”)宣布成立。
智班今秋開始招生,首批預計30人
據清華大學介紹,成立智班是清華大學在人工智能整體學科布局上的重要舉措,既是對清華乃至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布局的積極響應,也將進一步拓展清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格局。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將擔綱智班首席教授。
智班將從2019年秋季開始招收招本科生,首批預計招收30人。其培養特點為廣基礎、重交叉。
“在本科低年級,將通過數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核心課程,為學生打下扎實寬廣的基礎;在本科高年級,將通過交叉聯合AI+X課程項目的方式,使學生有機會將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前沿相結合,在以人工智能促進不同學科發展的同時,深化對人工智能的理解,推動人工智能前沿的發展。”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在招生會上介紹,同時,智班的同學將獲得與相關產業的聯合實習機會。
此外,智班將成為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第八個實驗班。澎湃新聞獲悉,作為承接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珠峰計劃)”的載體,清華學堂計劃自2009年推出、2011年全面啟動以來,已建成數學班、物理班、化學班、生命科學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錢學森力學班和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等七個基礎學科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基本與學校的一流學科布局同步。
清華大學對部分大類招生進行調整優化
清華大學自2017年啟動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將原本的49個本科招生專業整合成為16大類進行招生。今年,該校繼續推進相關改革,但對部分大類進行了調整優化,比如能源類更名為能源與電氣類,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調整至能源與電氣類招生;汽車工程系升級為車輛與運載學院,全部納入機械、航空與動力類招生等。
此外,在最受關注的土木類專業上,今年清華大學土木類在全國率先獲批開設了寬口徑的本科專業“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涵蓋土木工程、水利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海洋科學與工程5個專業方向。學生入校后不再需要進行專業確認,學校將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大類出口。
在前兩年的本科學習中,學生進行大類通識教育學習,后兩年需完成一個主修專業方向和至少一個輔修專業方向的課程學習。而且,土木類實施的是“本碩貫通”和“本博貫通”的教育模式,以強化“寬口徑、厚基礎、強實踐、 多樣化”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滿足未來社會對創新型和復合型杰出人才的需求。
電子信息類中的電子工程系與生物醫學工程系,也實行全程大類培養,學生可自行選擇培養方案,如畢業前達到電子工程系培養方案要求,則授予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如畢業前達到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培養方案要求,則授予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學生還可以選擇修讀生物醫學工程輔修學位和人工智能創新創業輔修學位。
盡管大類招生大大降低了考生和家長的志愿填報盲目性,但依然有許多考生和家長關注入校之后的專業自由度問題。在專業自由度方面,清華為同學們提供了二學位和輔修專業。2019年,清華大學共有18個二學位專業和14個輔修專業面向本科生開放招生。
與往年相比,二學位新增了藥學專業,輔修專業新增了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何工程與核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并將機器人技術創新創業、智能硬件技術創新創業和智能交通技術創新創業三個輔修專業整合成了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創新專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