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希臘學者:東西方文明可以共存互鑒
5月15日,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此次大會也是在一個月內,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中國在2019年舉辦的第三場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
15日,亞洲47個國家以及域外的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和文化、教育、影視、智庫、媒體、旅游等領域的代表共計2000余人參加了大會的開幕式和分論壇,當天晚上,由來自世界各國的演藝人員共同參演的“亞洲文化嘉年華”亮相國家體育場“鳥巢”。

對于外界有聲音指亞洲文明大會是為了擴大中國影響,中國試圖團結亞洲文明應對來自西方的壓力,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主任、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籌委會副主任兼執委會副主任徐麟在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不是為了文明對抗,而是為了加強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法國高等歐洲研究國際中心(CIFE)研究員,來自希臘的喬治·佐戈普洛斯 (George N. Tzogopoulos)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采訪時表示,盡管此次文明對話大會是針對亞洲國家的,但是大會傳遞的信息是超越國界的——不同的文明是可以共存的,東西方文明應當并且可以互相學習,而彼此溝通和了解是共處的第一步。
六大分論壇對話亞洲文明
據新華社報道,15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說道,亞洲近幾十年快速發展,一條十分重要的經驗就是敞開大門,主動融入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如果各國重新回到一個個自我封閉的孤島,人類文明就將因老死不相往來而喪失生機活力。亞洲人民希望遠離封閉、融會通達,希望各國秉持開放精神,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
對此,在北京現場參加了開幕式的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教授對澎湃新聞表示,他和身邊來自各國的學者交流后,都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的發展亞洲文明多樣性,增進彼此了解的倡議。
“亞洲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最豐富多樣的文化,宗教和歷史,亞洲也是發展最快的地區,這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文明對話大會,意義非凡。”黃仁偉說。
15日下午,大會召開了6個平行分論壇,包括亞洲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平行分論壇、維護文明多樣性平行分論壇、文化旅游與人民交往平行分論壇、亞洲文明傳承與發揚的青年責任平行分論壇、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平行分論壇、亞洲文明互鑒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平行分論壇。
東西方文明溝通而非沖突
在此次與會的眾多國家中,代表著西方文明發源地的希臘領導人的與會無疑最引人關注。
據新華社15日報道,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邀請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14日,在舉行歡迎儀式后,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同帕夫洛普洛斯總統舉行會談。
習近平說,歡迎帕夫洛普洛斯總統來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希臘是歐洲的文明古國,你的到來對促進亞歐文明交流互鑒和世界不同文明對話具有重要意義。
帕夫洛普洛斯表示,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對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非常重要,希臘應邀參加,感到很榮幸。
在此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辦之際,正逢西方一些國家拋出“文明沖突”論調之際,對此,帕夫洛普洛斯不久前在接受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采訪時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飽受那些毫無歷史根據的理論的干擾,比如鼓吹所謂‘文明沖突是未來沖突主導模式’的‘文明沖突論’,就是個巨大錯誤,因為真正的文明之間不會產生沖突,真正的文明之間有時僅僅是缺少彼此溝通或溝通渠道被截斷了而已。我們需要重建這些渠道,我們必須重新恢復這種溝通,這就是不同文明間的對話。”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中國愿與包括希臘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優越,從古老文明里尋找解決現代問題的鑰匙。”
對于西方國家的言論,黃仁偉認為這是因為西方國家擔心自己在世界舞臺中央的優勢被改變而炮制出的言論。“實際上,亞洲的許多問題正是這些西方國家在過去造成的,而現在亞洲國家正在逐漸走出這些陰影,西方的優勢正在喪失。”他說。

法國高等歐洲研究國際中心(CIFE)研究員喬治·佐戈普洛斯 (George N. Tzogopoulos)也認為,當下西方一些國家的官員重提的“文明沖突論”言論并不可取,不同的文明之間并不是沖突的關系,東西方不同的文明之間應當做的是加強溝通,在一些有不同看法的問題上一起來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強調沖突。
對此,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籌委會副主任兼執委會副主任徐麟,也指出,我們注意到這段時間國際輿論有一些言論和說法,渲染東西方“文明較量”“文明沖突”“文明對抗”。這些說法如果是出于誤解,那恰恰說明文明交流對話更有必要、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如果說是別有用心,意圖挑起摩擦和對立,那是不得人心、注定會失敗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