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申一度|高架教科書式通行:精細管理與市民守矩合力鑄文明

開車的朋友都曾有過這樣的體會:在很多地方,車輛并道靠擠、靠搶,靠司機“藝高人膽大”,既危險又易擁堵。正因此,日前一段上海高架橋上拉鏈式交替通行的視頻,引起大量網友點贊,稱其為“教科書式通行”,就不難理解了。
所謂“拉鏈式交替通行”,指的是“機動車在車道減少的路口、路段,遇有前方機動車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的,應當每車道一輛依次交替駛入”。其實,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一條規則,現實中往往被很多司機忽略了。而這一規則在上海的實踐效果很好,多數駕駛員能依照這個規定行駛,由此減少了不少交通擁堵和車輛剮蹭事故。
這一可喜的現象,無疑體現了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高水平。別看車輛依次交替通行,不過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件小事,但若處理不好,也會給市民出行、甚至交通安全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交通規則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盡量保護每一個駕駛員和乘客的權利,在不侵害他人權益和道路安全的前提下,依照順序保證車輛順利通行。隨意變道、加塞給車輛乃至行人造成的困擾,相信大家都有體會。所以,在細節上做好功夫,才能切實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交通運行的效率。
“拉鏈式交替通行”也體現出上海市民規則意識的提升。須知,城市精細化管理,靠的不僅是各種法律法規,更是市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如果沒有司機朋友的守規矩、講規則,再合理的管理方式也不可能落到實處。有理由相信,隨著城市管理水平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車讓人”和“依次通行”將逐漸成為多數人能堅持踐行的規則。
也有人說,上海道路上的秩序井然,是因為有探頭進行抓拍,是罰出來的。其實這并不奇怪,無數經驗已經告訴我們,良好秩序的形成,從來離不開外力的約束。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才能讓這些規則從人們遵守的法規逐漸轉化為內心的道德律令,以提升公民現代素養與城市的現代化風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小視車輛通行、辦事排隊這些“小問題”,它的確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狀況,網友稱贊上海人“守規矩、講規則”,稱贊上海這座城市“開明睿智,大氣謙和”,不是沒有理由的。
近年來,從老公房加裝電梯到垃圾分類,再到今天被網友怒贊的依次交替通行,上海城市管理的進步總是體現在市民生活的細微處,也總能觸碰到群眾的痛點、難點。用“繡花精神”精細化管理城市,讓城市生活更美好,高架教科書式通行無疑是一面映照上海城市精神的鏡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