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種植人生》之后,顧曉剛帶著新作《春江水暖》入圍戛納
4月22日,2019戛納電影節第58屆“影評人周”入選名單正式公布。由中國青年新銳導演顧曉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春江水暖》作為該單元的閉幕影片榮譽入選,并將與本屆戛納電影節所有入圍的處女作共同角逐“金攝影機”大獎。這是該單元創立以來首次將華語電影選為閉幕影片。

片中,年邁的母親在壽宴上意外中風后失智,四個兒子分為四季輪流照顧她,而他們各自的家庭也面臨著親情與現實的考驗。四季交替的變化中,景色清秀的富春江千百年來靜靜地流淌,無聲地見證著歲月變遷中江岸人家的喜怒哀樂,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今日中國的時代圖景如長卷一般徐徐展開。




作者:子陽
來源:CNEX紀錄片
要過一種逆流而上抵達理想彼岸的人生,首先得擁有決心和勇氣,掌握在亂石漩渦中撐舟的技能,也需要修復破船時,追問自己堅守初心的能耐,它們到底還剩多少?
《種植人生》是一部紀錄片,拍攝了向來稀缺的堂吉柯德式追夢者的勇氣與困境。顧曉剛用他客觀而不失雅致的電影語言,把主人公逆旅之路的哀愁與希望,融入了按麥收、翻田、育種、起秧、插秧、稻收這6個農作時序更進的故事中。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都市白領賈瑞明與尚英夫婦的故事。他們閃婚式地組建了家庭,在鄉下共事生態農業,建了艘逆流而行的船,時常遭遇暗灘,搖搖晃晃地前行著。這樣過了一段時間,船槳斷裂了一支,卻沒有停止它的航程。《種植人生》集中拍攝了耕種6個時節發生的事情,每次時間的推進,都是對二人家庭與事業理想的考驗。

賈瑞明有副好口才,一臉少年式的純真笑容。當他在做農業分享沙龍時,侃侃而談,匯聚了一群追隨者;尚英擅長實干,面容神情溫和。她下到田間,耐心跟雇傭阿姨解釋不用除草劑的意義是為了保護土壤,每次做分享會都待到收場才走。共同工作的生活期間,有甜蜜的調笑,卻在工作屢屢分歧爭吵,甚至提到過離婚。直到后來,生活積攢下的情感和農物種植的初好勢頭,也沒有挽回他們的關系,最后只剩其中一人堅守原初的據點。
顧曉剛不是按這種方式講故事的。他通過呈現戀人互不理解而發生的好笑拌嘴、爆粗口、壓抑的沉默,讓觀者自己把故事講出來,當然更多是側重他們在鄉下務農的工作細節來表現。優美而哀愁的古典樂曲回蕩在日色朦朧的田野上,生態農團像是個懵懂的孩子,每次主導者間的沖突所造成的感情破裂,都在它的成長路上埋下羈絆。
開篇的《麥收》、《翻田》是一道理想主義日出的晨光,這光照美麗而微弱。賈瑞明順利收購到一片農民轉賣的土地,準備著開辟生態種植實驗田,割麥種稻。他在各個生態農業推廣平臺上十分活躍,臺灣的生態農業教師以及大陸的創業者們紛紛充實到了他的團隊里,妻子尚英也辭掉了城市的工作,正式搬來鄉下。另外一面,由于他們不使用有毒的除草劑,導致人工拔草成本高昂,遭到了部分村民們的嘲笑,說他們“讀書太多缺乏小頭腦”。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那一刻,沒有其它形式,比詩歌更能抒發這群生態耕作者的心聲。賈瑞明為長期的負收益頭次流淚,也不禁抱怨公眾生態觀念的淡薄時,他移向鏡頭的眼神里,流露出孩童般的委屈,以及倔強。
《育種》,結束辛苦的整土勞作與前期推廣后,生態農團在圈里圈外略為人知,志愿者、觀光客分別涌入他們的團隊和農場。同時鏡頭前老賈夫妻的第一次互相指責也發生了,工作上一個不算大的失誤,兩人鬧得很不愉快,關系緊張起來。
《起秧》、《插秧》,一邊是生態農田稻苗的好長勢,一邊是日益激化的二人矛盾。從嘲笑、質疑到猶豫地認可,崇明島的農民開始對生態農團養出的根深好秧產生了興趣。賈瑞明請求尚英負責農場觀光客的烘焙課程時,態度顯得直接不帶感情,尚英不接受,他最后罵了一句“滾”,她面上笑,背地里哭。后來,她主動去辦公室找他聊天溝通,他頭也不回,臉朝著電腦屏幕不說話。房間里四處彌漫沉默對峙的空氣,尚英松口了,“那么離婚”,他賭氣答應了第一次。
《稻收》前后,尚英卻懷孕了,兩口子偶爾拌嘴,但一同跑醫院做檢查,暫時忘了當初撂過的狠話。一次和賈母聊天時,尚英半開玩笑地應和著她的觀點:遇到賈瑞明,對她們而言都是命里度化她們的“修行”。這是她對家庭生活最后的妥協。
稻子不日見收,在某個晚間工作會議上,賈瑞明接到妻子臨產的電話,連夜開車趕去上海,一路憧憬見證新生命的誕生。次日清晨,孩子順利地降生,三口之家疲倦而幸福地躺在同一間病房里,安然入夢。

稻子豐收了,因為冷清而沒多大意思,回響耳際,只是收割機的嘟嘟聲,尚英和賈瑞明都不在。晚間的農舍,燈光為嬰兒入睡調弱了下來,尚英抱著孩子,輕聲談起了父親和自己的事情。年輕時因為結婚把他氣病,父親前段時間去世了。葬禮上,她特意買了套“漂亮衣服”去見他,了卻他希望自己“穿好一點”的心愿,答應會好好照顧自己。
最后的畫面給了觀者一些希望。尚英向來訪者講述著農場生態稻子的前景,活力不減。夕陽西沉,田埂路上是她忙碌了一日后安然歸家的背影。此時的鄉間原野,依舊飄散著淡紫色的霧氣,顧曉剛將電影收尾此處。

《種植人生》片長只有75分鐘,這段城市務農客的逆旅故事,簡短卻引人自省。影片結束的時候,放映廳里響起了零落的掌聲,對于堂吉柯德來說,已經足夠。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凹凸鏡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