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艾誠對話張泉靈:想跳出玻璃缸的魚

2019-05-1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20年前,一百兆光纖只要8毛錢,風靡的是大哥大與傳呼機,互聯網時代還需要再等10年。那些年,早班公交車上人手一份《人民日報》,晚飯后全村人都會圍在一臺電視機前準時收看央視新聞。

20年前,北京大學畢業的張泉靈年僅24歲就考入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并擔任起了《中國報道》的記者、編導及主持人,隨后,這位上海姑娘以主持人的身份拿下《東方時空》、《人物周刊》、《朝聞天下》、《焦點訪談》等一系列著名央視欄目,成為了全國觀眾喜聞樂見的標志性“央視名嘴”。

20年前,年少有為的張泉靈在央視的高塔上風光無限,她掌握了那座高塔的運行規則,她也自認為了解了“那個時代”的邏輯秩序。然而,20年后的張泉靈越來越意識到,“那個時代”與當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

“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而狗死了——一些針對出租車司機的電臺節目收聽率下降,完全不是因為有更好的節目出現了,而是司機都在用滴滴接單,就不聽廣播了。很像《三體》里一句無情的話,我消滅你,和你無關。

這是另外一個世界,不是我積累了多年的知識和邏輯可以解釋的。而它,毫無疑問在滲透進我習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開始有一種恐懼,世界正在翻頁。如果我不夠好奇和好學,我會像一只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似乎看見的還是那樣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正的世界和你無關。”——張泉靈

生命的后半段是否來得及從頭來過

2015年,張泉靈發表長文《生命的后半段》宣布離開央視,離開這個18年來帶給她無限輝煌卻也幾乎將她框定成型的平臺,轉而加盟獵豹移動CEO傅盛旗下的紫?;鸪蔀閯撌己匣锶?,正式進入創投界。

2016年,在獵豹移動一款新發布的短視頻APP現場,張泉靈這位曾經徒步抵達羅布泊、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前“正統媒體人”仿佛走下圣壇的女神,嘴中頻出:“IP、移動直播、賺錢、網紅”等網生經濟詞匯。

2017年,張泉靈加盟娛樂性綜藝節目《奇葩說第四季》擔任導師,大摘先前“新聞人”的嚴肅標簽,在節目中化身何仙姑與馬東一起啃著雞腿數著錢。

2018年末,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公布:“張泉靈將出任少年得到的董事長”。外界揣度她“投資不成退去創業”,對此,張泉靈面不改色地笑著說:“這兩個身份不過是在并行而驅”。

剛離開央視的張泉靈還不知道“生命的后半段是否來得及從頭來過”,現如今的她卻已經“從頭”得如此徹底。

張泉靈曾說,人生時不時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習慣了一種自圓其說的邏輯,高級的還能形成理論和實踐上的自洽。

的確,她在央視這個外人看來散發著神圣氣息的玻璃缸中浸泡得太久了,就像是常被大家搬出來的那只井底之蛙,就算那是一口純金打造的井,它看到的也永遠只能是那同一片天。

大多數人仍會感到滿足,但不適用于對未知充滿永恒樂趣的人,而張泉靈恰恰是后者,即使她頓悟的那一刻,已經42歲了?!拔彝蝗挥X得,如果好奇心已經在魚缸外,身體還留在魚缸內,心會混亂吧。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要離開我工作了18年的央視,去換一種視角看世界?”

艾誠:您曾說在央視的這段體驗,就好像自己的人生坐了一個直升梯,直接到了樓層的高處,看到了很多的風景。但現在愿意做投資,愿意做創業,是出于好奇,要看看這個樓頂以下的風景,還是說你想一步步的看看,每一步走來可能還有別樣的風景?

張泉靈:人生其實除了看風景,你自己也可以成為一道風景,你可以去參與很多風景的建設。我覺得可能很多人會對央視這個平臺有誤解,認為說你站得足夠的高。的確從傳媒的角度它站得足夠的高,但是其實在央視記者的身份上,有很多事情你也需要趴下去看,它只是讓你到了一個很高的平臺。

所以我想坐觀光電梯往上這件事情,是形容這個平臺的確把一個年輕的我帶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但是看世界的視角,一直不是說去俯視。

其實做記者有一個好處,它還是讓你對這個世界,看到有很多書頁后面的這樣的一些視角,多個角度、多元化去理解一個世界的視角,同時,也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有些世界運作的方式,我看到了,那這一部分沒看到的地方,我想去看一看。

艾誠:您的每一次選擇,無論是對于媒體人,還是對于青年人來講,都有一定的標桿意義。大家會去探究why,為什么?比如說您最新啟動的少年得到董事長,儼然是投資人的角色之外,還可以兼顧一個創業者、一個董事長、一個企業家,為什么?

張泉靈:可能在外人看起來,它是一種身份的轉變,但是其實真實的在我身上的發生,它是一些有巧合的地方,然后就這么串了過來,是個自然而然的這樣一個延展。

其實它最早不是一個公司的想法,而是比如說一個小產品、一個大產品,然后你做了投資人,你就知道這個大產品是否可能會有一個商業模式,如果商業模式成立,那你自己做過投資人,你就更知道,今天你想影響到更多的人,整個的商業機構是你特別好的工具和武器。

你不是簡單一個人干到這件事情,你需要一個商業機構配合你去干,因為它不是一個簡單內容發行,教育的本質是服務,服務就不可能靠一個人做,你當了投資人或者做個財經記者你會清清楚楚的事情,而剩下的事情是手段。

艾誠:那創業這件事情您準備好了嗎?

張泉靈:我覺得創業可能是一個你永遠需要重新準備的事情,因為創業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直胡同,比如說你站在胡同口的時候,你就看到明天這樣后天那樣,那你只要做一次準備就好了。

創業其實是個崎嶇的路,它永遠峰回路轉,所以你認為你準備好了,你一看說咋死了呢?咋前頭不通呢?然后你一轉你說柳暗花明又一春,那我們再為春天做個準備吧??赡銊傋龊昧舜禾斓臏蕚?,突然告訴你說降溫了,從25度嘩啦又回到了12度。這就是創業。所以我覺得創業是一個永遠需要做準備的事情。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采訪的過程中,張泉靈說,她是一個無條件的樂觀主義者,她承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聽起來似乎很“佛系”,但隨著采訪的深入,艾問(iask-media.com)發現,張泉靈的樂觀,絕非鼴鼠飲河,而是有些類似佛家思想中的“六道輪回”,或者是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張泉靈:我是一個無條件樂觀主義者。我的骨子里,我的底層邏輯是非常樂觀的。我的人生底色跟馬東相反,馬東說他的人生底色是悲涼,我的人生底色是樂觀。

每個階段我都會保持我理性的謹慎,我也知道會嘗得到痛苦。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說,要是問我每一個階段是不是最好的安排,我一定會回答是的。

艾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張泉靈:我一直覺得我這個人運氣好得不行不行的。首先,我覺得我運氣最好的地方是我在我非常年輕的時候,因為在央視平臺上被帶到了特別高的位置,我學會了人生不要太著急。

如果你的人生不再年輕的時候,在足夠高的位置,你可能意識不到人生是不需要太著急的。但我差不多在26歲的時候,當時在央視四套已經做了最好的一個欄目的最好的一個位置,已經開始當主持人,做一個日播的訪談節目。

我就對自己說,然后呢?我才26歲,我28歲的時候在干什么?我30歲的時候在干什么?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假定這件事情在我26歲的時候看起來是可以做一輩子的,那我就不需要著急。

然后我轉型當投資人,是不是一個非常運氣的人?我就是個非常運氣的人。我還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這個世界快速變化的時候,今天給你這個機會說,你可以嘗試一下別的,我媽就沒有這個機會。

今天,比如說我去做少年得到。我有一個夢想說,我教我兒子的那套方法,我可以教教別人嗎?今天真的有商業機構可以支撐你,去突破你作為一個個體戶能完成的事情,我當然運氣很好了。

人都說,知足常樂,安貧樂道,乃福分也。張泉靈的樂觀,并非是那種從消極方面透露出來的“認命”,而是她常懷的那顆感恩之心。

1996年,大學剛畢業的張泉靈被“運氣”分配到主營煤炭業務的神華集團,她喪著臉:“我一點都不想去賣煤”。于是拼命學習參加央視的社會招聘考試,一舉上榜。

2015年,剛從央視辭職轉行的張泉靈再也找不到先前當主持人時的那種得心應手,面對著一大攤子她從未接觸過的事務,急到一個人躲起來偷偷哭鼻子?!翱晌沂琼旑^的啊,手下還有那么多伙伴指著我呢,我得穩住”。于是擦擦眼淚,重新擺出自信的表情開始下一個項目。

可以說,無論是央視的年少有為,還是如今跟隨時代的互聯網浪潮進入創投界從新起航,張泉靈靠的絕不是她口聲聲的“運氣”,而是她本身,她本人。這大概就是張泉靈的“因果”,是她的“輪回”,是她的“道”與“名”,也正是她自己說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張泉靈從不盤算自己的苦勞。可能背后夾藏著數不清的辛苦奔波,激蕩著算不盡的風起云涌,可她還是云淡風輕,把一切定義為“命運”。

這可能就是她的樂觀之道吧,她感恩每一個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到的境遇,她也從不滿足于每一個她輕車熟路的環境。

艾誠:有一句您對投資人的這段定義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說投資人活著像狗,非華麗轉身?,F在創業者像什么?

張泉靈:驢?不行,驢原地打轉,這不好。不過我覺得,有很多事情都不像外表那么華麗,這是真的。

艾誠:但你內心很安寧?

張泉靈:我內心不能算安寧,但我蠻樂觀的。

艾誠:您這個階段的驅動力是什么呢?

張泉靈:我覺得其實驅動力通常人會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better life,就是我個人,更好地生活,我個人的價值。第二個階段叫better world,就不光是我個人,而是我能不能帶著更多的人變好一點。 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做成這件事就會有更多的人受益。

艾誠:預見未來,十年為期。十年之后,您覺得張泉靈在哪里?做什么?她會用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和這個社會合作?

張泉靈:我其實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十年以后在做什么,有一點事情我大概知道:做完我現在想做的事情。這個工作量可以計算,至少要干5到7年時間,所以10年以后我在干什么呢?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這5到7年當中會碰到什么。

但我至少知道,它不會空白,因為我有一個很長的list在后面等著。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凤翔县| 琼结县| 壤塘县| 丁青县| 石首市| 汉源县| 太仆寺旗| 东安县| 万全县| 闻喜县| 金阳县| 尚志市| 临颍县| 柞水县| 三门峡市| 固原市| 大洼县| 微山县| 攀枝花市| 巴青县| 安国市| 甘南县| 宜阳县| 蓬安县| 屏东县| 平乡县| 安塞县| 高邑县| 鄂伦春自治旗| 关岭| 榆树市| 浦江县| 宁都县| 弋阳县| 卢氏县| 班戈县| 灵山县| 平湖市| 泊头市|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