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兵韜志略|美向中東集結重兵,伊朗能進行有效反擊嗎?

熱點新聞:據媒體報道,近期美國向中東波斯灣派出了“林肯”號航母戰斗群,并還將在中東部署4架B-52戰略轟炸機,其中兩架于5月9日抵達卡塔爾,另外兩架將在未來幾周加入這一行列,這些戰略轟炸機將被部署在美國中央司令部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附近的烏代德空軍基地。此外,5月10日,美國五角大樓又發表聲明,宣布向中東地區增派“阿靈頓”號兩棲登陸艦,并部署1套“愛國者”導彈系統。
點評:二戰結束后,美國在全世界頻頻出兵已成慣例。伊朗地處世界上油氣資源最豐富地帶,扼守石油運輸之咽喉,是人們無法忽視的地區重要角色,近年來與美國齟齬不斷,是美國眼里最容不下的一粒“沙子”,因此早就成為急欲軍事干涉的對象。美國自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伊朗多邊核協議后,不斷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與伊朗的沖突逐漸升級。此次美國向中東地區集結重兵和部署先進武器裝備,是繼不久前美國不再給予部分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以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后的又一重大舉措,意在向伊朗傳達“清晰明確”的信號,使得中東局勢再次升溫,“戰爭的陰云”再次籠罩在中東上空。
美航母戰斗群可實施中等規模軍事打擊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力量國家,出動海上力量打擊群是美國干涉地區熱點事務,顯示軍事實力與實現戰爭意圖的重要途徑。航空母艦戰斗群是目前美國海軍主力艦隊的最基本編成方式,也是在危機時期可以通過快速部署來實施武力威懾,并在必要時對敵海上和陸上縱深目標實施戰術或戰略核/非核攻擊的最重要打擊力量。
通常來說,美國的一個標準航母戰斗群包括1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1-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3-5艘“阿利·伯克” 級防空驅逐艦組成,同時水下還會有1-2艘攻擊核潛艇。此次美國向中東派出部署的航母戰斗群,主要由1艘“尼米茲”級航母“林肯”號,1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萊特灣”號,以及3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班布里奇”、“梅森”和“尼采”號組成。雖然配置略顯單薄,但應對中東地區的爭端沖突還是可以的。而且,除了航母戰斗群外,美軍還派出了1艘“阿靈頓”號兩棲登陸艦,搭載了第11海軍陸戰隊遠征單元約4500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目前已離開加州圣迭戈軍港趕赴中東地區進行支援。這樣,從兵力角度推算,不久美軍在中東地區將擁有十余艘大型水面戰艦,各種火力配置十分強悍,再加上美軍在卡塔爾和阿聯酋擁有兩個重要基地,分別駐扎著戰略轟炸機B-1B和F-22先進戰機,此外還有4架B-52戰略轟炸機助陣,足可以在波斯灣的廣闊洋面上實施全天候、大范圍、高強度的連續作戰,滿足一場中等規模軍事打擊的戰場消耗。

美欲對伊動武意圖征兆明顯
一般來說,美軍人員和裝備在世界各地輪換是件極其常規的事,通常不會引起這么大的關注。但此次美軍向中東地區派出軍力輪換,卻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其主要原因是中東地區的當前安全形勢極為復雜脆弱,特別是美國與伊朗關系的對抗升級,更是使得波斯灣成為中東地區極為敏感的地帶,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從美軍以往的戰爭實踐來看,如果在應對和處理地區熱點沖突時表現出強烈的打擊意愿和威懾意圖時,往往就會派出航母戰斗群抵近展示力量。例如,2018年1月,為了應對朝鮮的核武挑釁行為,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斗群就專門從圣迭戈海軍基地起航,抵達朝鮮半島附近水域實施軍事威懾。2018年4月,為配合聯軍對敘利亞實施軍事行動,美國迅速派遣了“杜魯門號”航母開赴中東,抵達后不久就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進行了空襲。此次美國在將“林肯”號航母一改造完就部署到中東地區,并且行動目標完全瞄準伊朗方向,顯示了用武力解決伊朗問題的強烈意圖。5月5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更是明確表示,美國向中東地區部署航母戰斗群和轟炸機特遣隊,就是要向伊朗傳遞明確信號,即任何針對美國及其盟友利益的襲擊將遭到“無情的還擊”。而據美國空軍中央司令部發布新聞稿稱,近期部署在美國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的美空軍第388戰斗機聯隊和第419戰斗機聯隊的F-35A戰機也將陸續抵達了阿聯酋宰夫拉空軍基地,成為美軍首次在中東地區部署F-35A戰機,以配合美國在中東地區集結的海上力量打擊群,這些都使得美國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征兆更加明顯。
總體上來看,此次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兵力部署正在形成了一個以伊朗為打擊目標,由兩棲登陸艦前出向內,航母戰斗群游弋在外,空中打擊力量全方位覆蓋的大包圍態勢和戰場搭配組合,具有很強的整體性和針對性,完全可以被視為美國即將通過軍事手段對伊朗實施打擊的戰爭前準備。而從美國發動的戰爭意愿來看,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一直對伊朗持強硬態度,而這似乎也已成為其在中東“得分”屢試不爽的手段,再加上當前伊朗國內反美情緒高漲,美國通過外交孤立和經濟打壓已很難實現其既定目標,通過軍事行動實施威懾打擊正逐漸成為一項選擇。因此,在當前美伊“針尖對麥芒”積怨很深且都不愿意做出妥協的情況下,雙方爆發戰爭沖突的可能性加大,對此國際社會必須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伊朗能做出有效反擊嗎?
實際上,相比于美軍向中東地區集結重兵的行動舉措和戰略意圖,世界各國更關注的是伊朗可能會采取的反擊措施。從軍事角度來看,美伊兩國軍事力量對比力量懸殊。據不完全統計,伊朗現役陸軍約35萬人;空軍約4萬人,各型戰機總數不到600架;海軍人數近2萬人,各型艦船約100余艘,大部分小型艦艇,根本無法與美軍正在集結的龐大力量進行正面對抗。此外,作為伊朗軍事力量精銳的革命衛隊還被美國列入外國恐怖組織名單,任何與其有往來的個人或者組織都將遭到制裁,這將會給伊朗革命衛隊的組織和活動帶來極大困難,也使得伊朗所面臨的整體軍事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但是,由于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在反美問題上各層面保持高度一致,同時伊朗政府也深刻認識到,美國的最終目標是顛覆其政權,能夠達成妥協的回旋余地非常小,因此無論處于何種劣勢, 都毫不示弱,積極采取強有力的反擊措施。例如,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直要求伊朗要以“戰斗姿態”回應美國各領域發動的攻勢,伊朗外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等高官也相繼喊話,表示伊朗正考慮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退出《核不擴散條約》等,甚至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從地緣政治上來看,這條中東的狹窄要道控制著波斯灣水域每天1700萬桶的石油輸出,一旦被封鎖將會產生重要的國際反應,因此在關鍵時刻可以作為伊朗的殺手锏。此外,在政權穩固基礎方面,雖然目前伊朗受到制裁,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但是依靠自己豐富的石油資源,仍然維持著國家的運轉。不僅如此,伊朗還在不斷地研制和發展導彈技術,所生產的短程導彈已經能夠摧毀中東地區的任何軍事目標。而為了對抗美國,伊朗還積極發展與俄羅斯等國家的關系,雖然伊朗與俄羅斯在歷史上因領土擴張問題關系并不和睦,但近年來為了各自的安全利益,兩國開始在某些層面上開始加強聯合,互相扶持。例如,伊朗則在克里米亞問題、敘利亞戰爭上都力挺俄羅斯,為俄羅斯減輕了政治和經濟壓力。而俄羅斯“投桃報李”,同時也為了拓展在中東地區影響力,必然會向伊朗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支持,這些也都會增強伊朗抗衡美國的信心和資本。
盡管從理論上來看,伊朗在應對美國威脅方面具有諸多反擊選項,但很多選項實際操作起來卻并非易事。例如,雖然伊朗是有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是美軍在海峽附近地區部署有嚴密的軍事監視設施,伊朗海軍的一舉一動被美國看的非常清楚,一旦有什么不對的苗頭,美軍會立即做出反應。此次美國向中東派出“林肯”號航母戰斗群,除了實施戰略威懾外,一個重要目的也是防止伊朗封鎖“油喉”霍爾木茲海峽,而美國向中東地區增加部署了1套“愛國者”導彈系統,更是要防止伊朗鋌而走險使用導彈。
因此,在美國強大的軍事壓力和充足的戰爭準備下,伊朗很難把霍爾木茲海峽封死。而且,即便是伊朗能夠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所帶來的國際輿論后果也是其無法承受的,伊朗將會受到通過該航線進行貿易交往的世界各國的反對和譴責,成為“眾矢之的”,甚至還給與了美國聯合國際社會對伊朗進行進一步經濟制裁和軍事打擊的口實。此外,伊朗所謂要退出《核不擴散條約》研發核武器,并有可能向美國目標或盟友發動攻擊的威脅,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成功的事情。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已經聲稱,只要美國的中東盟友利益受到任何侵犯,都會算在伊朗頭上,并對此進行報復。這些都會成為伊朗在確定所采取反擊措施時所必須考慮的因素。
(兵韜志略是由復旦大學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凌云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一周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兩周一期,不見不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