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宣城一村規民約:家庭十年內沒發生婆媳矛盾的,獎勵三千

安徽宣城宣州區花園村不僅是農村“三變”改革的成功典范,還是集體經濟綠色發展的表率。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移風易俗工作鋪墊的群眾基礎,其中《花園村新村規民約》更是集公序良俗與良善民風于一體,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著力實現婚喪事宜規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移風易俗常態化。
把誠實守信納入村規民約
作為典型的城中村,花園村2013年利用土地征用積累的1000多萬元集體資金,在全省率先開展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率先拿到合作社工商營業執照、率先實行村集體資產自主經營,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被譽為“安徽股改第一村”。在市區昭亭路上的維也納酒店,不僅盤活了花園村的集體經濟,還解決了該村的就業問題。
花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開富表示,“村集體發展了,村民富裕了,生活應該更文明?!被▓@村村委工作人員湯恒云說:“該村集體經濟的成功轉型,可部分歸因于該村的集體主義作風,以及誠實守信的現代市場意識,這些都是通過長期移風易俗營建工作奠定的群眾基礎?!逼渲校皇站幖{入《花園村新村規民約》的誠實守信條文、支持集體共發展條文,正是支撐該村團結一致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價值導向。
通過該村村委資料記者了解到,《花園村新村規民約》共計900字,濃縮了行為、道德、家庭、誠信、集體5大方面。其中“誠實守信”包括:村民積極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杜絕欠錢不還、欺騙欺詐等現象。
將約束力轉化為自發行善的動力
來到花園村,村容村貌干凈整潔,長幼有序其樂融融。村民們表示,“村規民約做行為準則,村干部帶頭表率,村民們例行節約,促使本村村民不斷從內心深處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p>
據了解,去年8月,花園村結合移風易俗制定了新的村規民約,成立了由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村民共同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具體負責移風易俗的入戶宣傳及村民紅白喜事的籌劃工作。在推動移風易俗的過程中,花園村依托較為雄厚的集體經濟基礎,通過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引導村民自主參與文明創建。他們除了設定婚宴不超過10桌、一般喜宴不超過5桌、禮金不得超過200元等細則,還對主動踐行新村規民約的村民給予價值導向上的肯定。
2018年秋天,花園村衛計專干汪城鄉的女兒于卓清考上安慶師范大學,因為夫妻雙方兄弟姊妹多,家人本想熱鬧一番,但她堅持遵守《花園村新村規民約》,最終把升學宴換成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家三口快快樂樂游了一趟古城西安,并由此成為全村爭相效仿的“最潮人家”?!拔覀兇灏言瓉泶蠖拇逡幟窦s具體細化,增強可操作性,讓每個村民看得懂、做得到、樂踐行。”汪城鄉表示。
隨著新村規民約對村民們外在言行的指導與約束,很快就讓新思想、好作風潛移默化深入人心。其中,最典型事例是該村95歲汪漢英老人,因女兒在外務工,兒子車禍殘疾,生活極為困難。該村村民自發行動,營造孝老愛親時代新風,依據新的村規民約,每月支付老人高齡補貼90元,還贈送生日宴。2018年生日當天,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其樂融融,讓老人們安享晚年。
用激勵機制“粘合”全村精神紐帶
為了讓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花園村還認真組織了“黨員分享日”、“親子讀書日”、“移風易俗模范人物”評選表彰等評先進、樹典型、爭先鋒系列活動,讓村規民約“七句箴言”春風化雨,成為廣大村民踐行文明、樹立新風的行動指南。
“村規民約倡節儉、紅白喜事吹新風、敬老孝親樹表率、家庭和諧得幸福、誠實守信強信譽、支持集體共發展、黨員代表當先鋒、懲獎機制要分明。”宣州區澄江街道工作人員表示,這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簡化箴言”,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且每一條都對應著一套完整的操作體系,對應著社會風尚的重要方面。
據了解,為了將村規民約落在實處,花園村還在每一條村規后配套了獎勵措施。對在敬老孝親、紅白喜事等方面主動踐行者給予物質獎補;家庭10年內沒有發生一起婆媳矛盾、妯娌矛盾等家庭糾紛的,一次性獎勵3000元;子女考上本科及以上高等院校的,可領取1500至3000元不等的獎學金等。截至目前,已取得非常好的移風易俗效果。
(原標題為《 花園村:用村規民約構建公序良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