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丨什么層次的學校眼里才有所謂“低層次家庭”?
澎湃特約評論員 胡欣紅
字號
近日,深圳福田區南華實驗學校的家長群中,一份所謂的“重要信息通告”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家長們的強烈質疑。
通告包括如下措辭:“我們不是看不起這些生源,而是這些原本的固定生源大多來自一低二多三無的低收入,多孩,無房無固定職業無教育規劃的低層次家庭,嚴重缺乏前期基本行為和教養與基礎積淀,存在嚴重行為與知識缺陷。”
對于家長的不滿,該校一副校長稱,這是校長微信聊天內容,后來被人做成了PPT的形式,還被冠以“重要信息通告”的抬頭。另一副校長稱,校長情緒宣泄失言,并非其本意,代表校長致歉。
然而即便只是校長在微信群里的個人感慨,這樣的“失言”也觸犯了“有教無類”之大忌。“失言”不可怕,可怕是內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思維。
譴責批評校長的同時,我們并不否認他提到的生源差異問題。眾所周知,一個孩子的外在表現難免帶有家庭影響的印記。所謂的“一低二多三無”家庭,在現實中確實可能有拖孩子后腿的情形。但這種影響不能過度夸大,否則就會落入“出身決定論”的窠臼。
更重要的是,面對家庭造成的生源差異,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不是挑肥揀瘦、嫌貧愛富,而是如何幫助那些個別方面有劣勢的孩子。事實上,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完美的,這正是教育存在的價值。
“低層次家庭”并不是不愿意好好教育孩子,很多時候確實是囿于能力視野等限制,非不為也,實不能爾!在引導和“教育”家長方面,學校大有可為。
如果一所學校的眼里有所謂“低層次家庭”,那么這絕不是真正有層次的學校。
責任編輯:程仕才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