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告別“袁仁國時代”,能否再造一個新茅臺?

作者:安美宣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5月6到8日,貴州茅臺(600519.SH)遭遇三連跌,市值蒸發超過1000億。
而在5月5日晚上,貴州茅臺前任董事長袁仁國的政協等職務被免去。這距袁仁國卸任貴州茅臺董事長接近一周年的時間。
去年5月3日,在那天晚上茅臺集團干部大會突然召開,袁仁國也參加了這次臨時會議,他原本已經定好了去澳大利亞考察的機票,但這個會議一直開到深夜11點多才結束。會上宣布李保芳接替袁仁國,成為茅臺集團的新一任董事長。
袁仁國是過去近20年對貴州茅臺最具影響力的人。他19歲進入貴州茅臺酒廠,從背酒糟開始,做過供銷、宣傳、廠辦主任、車間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廠長助理、副總經理,到同時兼任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于一身。他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貴州茅臺,他在茅臺工作43年,執掌茅臺18年,他說,“茅臺酒對我來說,意味著事業和生命,我把我的生命和血液融入茅臺之中。”
在袁仁國執掌貴州茅臺的18年間,貴州茅臺經歷了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2005年凈利潤超過五糧液,2017年市值超過酒王帝亞吉歐,登頂“全球酒王”。股價從發行價31.39元,到最高時漲至792.25元,造就了A股神話。
卸任茅臺董事長,政協職務被免,也意味著“袁仁國時代”的正式謝幕。

袁仁國還曾陷入被查的漩渦。《財經》曾表示:“當地權威人士表示,袁仁國目前還沒有被采取強制措施,對其涉及的問題仍在查,他的‘問題多了去了’。
而跟著“袁仁國時代”一起落幕還有茅臺經銷商。在“袁仁國時代”,貴州茅臺曾在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助推下成為“全球酒王”。
曾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后,一向暢銷的茅臺也陷入滯銷危機,全年計劃銷售2000噸,而前兩個季度加起來不足700噸。就在這時袁仁國升任貴州茅臺總經理,并組建了茅臺歷史上第一批17人的營銷團隊瞄準全國市場。
在就職典禮上袁仁國說,“茅臺若要在市場上贏得更多空間,要唱好三首歌,一是唱好國歌,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機的時候,每個人都被迫發出最后的吼聲,現在茅臺酒廠也到了最危急的時候;二要唱好國際歌,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創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三是唱好《西游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路在我們腳下。”
為跟經銷商搞好關系,袁仁國曾拿出茅臺30年、50年、80年的陳釀一杯一杯敬經銷商,甚至將全國各地的糖酒公司負責人請到家里,親自下廚張羅一桌子酒菜。他自嘲,“從1978年開始,每頓飯都喝上三兩茅臺,天天如此,喝過的茅臺酒恐怕也有兩噸了。”在經銷商的助推下,茅臺酒銷量一路狂飆。
到1998年年底,茅臺不僅如期完成2000噸的銷售任務,而且當時創下茅臺歷史最好的銷售業績。

然而在李保芳掌舵后,他對貴州茅臺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茅臺經銷商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洗牌。2018年貴州茅臺的經銷商減少了437家,今年的第一季度又減少39家,茅臺酒的配額大概減少約700噸。
而在貴州茅臺經銷商在大規模削減時,近日貴州茅臺的母公司茅臺集團又成立了營銷子公司。
5月6日,上交所收到貴州茅臺個人股東的投訴,稱“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向大股東貴州茅臺集團輸送利益。”5月7日晚,貴州茅臺披露了上交所對公司下發的監管工作函。
上交所對貴州茅臺下發的監管工作函中,其中包括要求貴州茅臺控股股東說明在集團層面成立營銷公司的主要考慮、擬開展的商業活動及具體經營模式、是否有經營上市公司茅臺酒的計劃。這也是貴州茅臺股東最為關心的問題。
事件后,國際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將貴州茅臺目標價從1089元降至916元,將上市公司評級從“跑贏大盤”下調至于“符合市場表現”。理由是,母集團的新銷售公司可能損害其收入和公司治理。
告別“袁仁國時代”,迎來“李保芳時代”。按照茅臺集團2019年目標營收要突破1000億。現在世人都在關注,李保芳是否能延續茅臺的傳奇,再造一個新茅臺?
注釋:
①《袁仁國被免去貴州省政協全部職務,曾深陷被查漩渦》,張建鋒、魯偉,《財經》
*圖片購自視覺中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