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奔跑吧》衰落:他綜不敵她綜,快綜輸給慢綜
作者:李知恩
“跑男們”已經跑不動了!
4月26日,《奔跑吧3》在浙江衛視的首播收視率為1.334,略低于同期首播的《向往的生活》1.351的收視率。


新一季《奔跑吧》中,核心C位鄧超、人氣擔當鹿晗、元老MC陳赫、王祖藍悉數離場,老牌嘉賓的離開勢必會帶走一波觀眾,但是《奔跑吧》收視率的下滑也并非是從第七季才開始的。事實上,自從第二季迎來收視巔峰后,《奔跑吧兄弟》的收視率就一直處于下滑趨勢。
談起《奔跑吧》收視的下滑,自然離不開綜N代的中年危機。雖然新一季《奔跑吧》也做出了不少改變,如加入公益元素等,但依然沒有緩解節目的尷尬處境,因為這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節目屬性。

說到底,時代已經變了,觀眾們觀看綜藝時追求的不再是單一的刺激感和娛樂性了,像《奔跑吧》這種競技綜藝,如今越來越難以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了。
1
嘉賓大換血、收視下滑
《奔跑吧》的“中年危機”還在持續
《奔跑吧兄弟》的巔峰期無疑是2015年,當年播出的兩季平均收視率達到了3.93,第三季最高收視率更是高達5.284。2015年后,《奔跑吧》系列的收視率便開始一路下滑。
對一檔綜藝節目而言,最直觀的市場反饋無疑就是收視,收視率下跌之后,《奔跑吧》的品牌效應也在急劇下滑。一位廣告圈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浙江衛視一季度廣告份額下降了35%,以前《奔跑吧》很早就被金主搶空,但今年大換血后目前才招到四五個。”
新一季,最讓《奔跑吧》“受傷”的無疑還是鄧超、陳赫、鹿晗等元老級嘉賓的退出。陪伴多季的核心人物甚至是靈魂人物的離場,是足以影響一檔綜藝節目元氣的,早在鄧超、鹿晗等人官宣退出后,就有不少網友表示不會再繼續追《奔跑吧》了。相比之下,《向往的生活》雖有嘉賓輪換,但是核心人物何炅和黃磊并沒有離場。

對《奔跑吧》來說,最核心的問題并非是老牌嘉賓的退場,畢竟節目收視率的下滑已經開始很久了。《奔跑吧兄弟》能在2014年走向火爆,本質上還是因為節目的明星光環強大,“撕名牌”的游戲設置新穎。此外,當時除《極限挑戰》外也鮮少有競技類戶外真人秀與《奔跑吧兄弟》分流。但是,觀眾的新鮮感往往都是有期限的。

如今,對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奔跑吧》來說,顯然不是光靠#Angelababy眼睛#、#宋雨琦把闖關東記成走西口#、#黃旭熙說白宇43歲#等花式熱搜就能扭轉乾坤了。畢竟從大環境來看,《奔跑吧》之所以面臨困境,主要還是因為年輕綜藝觀眾的口味正在發生變化,相比于競技類綜藝,他們更青睞的已經變成了“她綜藝”和慢綜藝。
2
男性向綜藝衰落
女性向綜藝迎來爆發
回顧《奔跑吧兄弟》七季以來的嘉賓組成,可謂以男性為主力。前四季常駐MC中僅Angelababy一位女性成員,只有第五季和第七季中分別加入了迪麗熱巴和宋雨琦。《極限挑戰》也是如此,孫紅雷、黃渤、黃磊、王迅、羅志祥、張藝興等人組成的“男人幫”占據了《極限挑戰》長達四季的常駐MC席位,女性角色更為缺失。

可以說,這兩檔節目更為吸引男性觀眾,但從整個綜藝用戶市場來看,女性觀眾近幾年正在崛起,并漸漸成為主力。相關數據顯示,女性對綜藝的關注度遠遠高于男性,“2017年上半年觀眾愛看的綜藝TOP10”中,女性受眾的比例大多在60%以上。藝恩數據也顯示,近三年TOP10頭部電視綜藝中女性用戶平均占比從47反超為56%,近三年TOP10網絡綜藝中,女性用戶占比較男性用戶高出兩成多。

隨著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能力的增長,女權主義思想盛行,女性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也成為了娛樂內容的主力消費群體,“她經濟”的吸引力下,近幾年電視劇領域盛行的大女主劇應運而生,如今,“她經濟”的崛起顯然也帶來了“她綜藝”的流行。
2016年,國內女性綜藝數量僅在24部,2018年則上升為了32部。近一兩年,《媽媽是超人》《妻子的浪漫旅行》《創造101》《女兒們的戀愛》等多數以女性視角展開的綜藝受到了熱議。這些綜藝從女性的育兒、家庭、工作、情感等維度切入,來探討當代女性的生存現狀,在女性觀眾中引起了較高的反響。

2019年,不管是電視臺還是視頻網站都在大力布局“她綜藝”,涉及了脫口秀、情感觀察、偶像養成、競技、旅游、親子等眾多類型。衛視中除了已經播出的《我家那閨女》,還有《我家有女初長成》《化妝大師》《女人有話說》《親愛的丈母娘》等待播。網絡綜藝中,除了已播的《小姐姐的花店》《妻子的浪漫旅行2》,《明日之子3女生季》《姐姐的少女時代》《她說》等也都為“她綜藝”。
3
快節奏綜藝難以滿足受眾需求
慢綜藝成為市場主流
今年首播收視率壓過《奔跑吧》的《向往的生活》,被公認為開創了國內慢綜藝的先河。2017年,《向往的生活》成為當年最受關注大陸電視綜藝TOP5,第一季評分在豆瓣上達到了7.5分,之后兩季逐漸走高,評分均突破了8分。與《奔跑吧兄弟》這種快餐又快節奏的真人秀相比,《向往的生活》顯然慢了很多。
在《奔跑吧兄弟》中,我們看到嘉賓們趕場似的完成著一個又一個游戲環節,但《向往的生活》卻沒有競技色彩,也沒有沖突的設定。和大多數慢綜藝一樣,《向往的生活》并未對嘉賓們給出明確的規則,在節目中,專注三時三餐、體驗田園生活、嘮家常等幾乎就是嘉賓們的日常。

如今,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對承受著都市生活重壓的當代年輕人來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閑云野鶴般的詩意田園生活已經成為了奢望。慢綜藝的出現,則正好為都市人提供了精神家園和心靈寄托,讓人們靜心寧神,在節目中獲得滿足感。
其實,今年播出的《我們的師父》《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妻子的浪漫的旅行》等觀察類真人秀也不乏慢綜藝的氣息。所謂慢,也并非專指走出都市轉而擁抱田園,觀察類綜藝這種擺脫快節奏綜藝設定,去體驗生活、對話生活、對話觀眾的節目,同樣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慢”。說到底,慢綜藝并不是一種固定的節目類型,而是一種全新的綜藝表達方式。

不同于前幾年追求緊張、刺激的快感,如今觀眾對綜藝的審美開始提高,更為看重綜藝節目的價值輸出,更希望在綜藝中找到現實世界的共鳴與啟示。此外,背負著重壓的當代年輕人,也都希望在慢綜藝中釋放自己的焦慮和疲憊。也是因此,不少觀眾開始對《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這種追求快節奏的競技類綜藝產生了審美疲勞。
《中餐廳》導演王恬曾在接受采訪時所言:“快綜藝是快節奏社會的初期產物,可以篩選出節目最精彩的部分讓觀眾目不暇接。慢綜藝則是快節奏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產物,走累了,總要停下來靜靜心。”由此來看,《奔跑吧》的衰落,說到底還是因為時代變了,觀眾的口味也變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