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滿城飛絮”還要多久?預計“還將持續十天”
飛絮又開始在風里纏綿了。
它使勁地纏綿,他們就使勁地打噴嚏。阿嚏!咳咳!有網友說,一天不因為這個小絮絮,打滿20個噴嚏,說明你不在上海。
立夏以后的上海,市區還在飄飛絮、飛絮、飛絮……走在上班路上,它們撲面而來,落在頭發上,落在衣服上,鉆進鼻孔里,飄到眼睛里,過敏體質的人說,出門簡直是一種“災難”。
這令人苦不堪言的飛絮到底是什么?5月7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這些飛絮主要來自楊樹、柳樹和懸鈴木(俗稱“法國梧桐”),其中上海市區以懸鈴木的飛絮為主,集中飄絮的現象預計還將持續10天左右。
上海綠化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園林綠化部門一直致力于對果毛、飛絮控制的研究,但尚沒有完美控制方案。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修剪控果,但該方法在部分道路實施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往往需要兩三年才能徹底修剪一次。
不好防治,那是不是可以考慮換掉?
上述負責人表示,飛絮的防治不能只是盲目地通過更換行道樹樹種來實現。作為上海最有特色的行道樹,懸鈴木的歷史悠久,并有明顯優勢,不少上海人都對其很有感情;另一方面,上海種植的懸鈴木有20多萬株,如果更換,成本高昂、工程量驚人。

街頭飄絮主要來自“法國梧桐”
5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在陜西南路上看到,來自行道樹“法國梧桐”的大量飛絮正從空中慢慢飄落,地面上很多暗黃色的團狀果毛,環衛工人正在不停地清掃。路過的行人,或戴著口罩或用手掩住口鼻,快步走過。
這些飛絮,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據上海市綠化指導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飛絮有很多種,其中,上海主要是由懸鈴木、楊樹、柳樹產生的。目前,上海地區的行道樹,種植柳樹和楊樹的并不多,街頭的飄絮主要來自于懸鈴木,也就是俗稱的“法國梧桐”,這也是上海主要的行道樹樹種。
每年春天,懸鈴木果實炸裂,其暗黃色的團狀果毛便會在風力作用下開始飄落。此外,在果毛脫落的同時,新生的雄花序也會散落一定量的花粉,這時的行人能很明顯地感受到空氣中有毛絮狀物體在“飛舞”,“飛絮”是在特定時間內它的一種生態學習性。
而柳樹、楊樹白色的飛絮則是它們的種子,不過相比懸鈴木,柳樹和楊樹主要栽種在公園綠地里,作為行道樹的路段非常少。
據園林專家介紹,上海的“飛絮季”一般開始于每年的4月,飄絮在進入5月之后逐步減少,到5月下旬左右便會基本結束。最先開始飄絮的主要是柳樹、懸鈴木,上海地區主要是懸鈴木。之后,楊樹便開始飄絮。從外觀來看,柳樹和楊樹的白絮基本一樣,但是楊樹飄絮的時間比柳樹晚。
其實,春天飄絮并非上海的獨有現象。澎湃新聞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公開報道發現,在這個季節,北京、天津、鄭州等多個城市同樣都是飛絮漫天,給人們特別是過敏體質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有效的措施依然是修剪控果
為什么飛絮每年準時“報到”,而且未見減少?
上述負責人對此表示,實際上,近年來,園林綠化部門一直致力于對果毛、飛絮控制的研究,在楊浦區、普陀區和青浦區進行的懸鈴木控果藥劑噴灑和注射試驗,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藥劑成本不菲、不同規格樹木效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藥劑噴灑會對行人出行及環境帶來影響,且需要每年進行等問題,很難大面積復制推廣。
目前,控制果毛最有效的措施依然是修剪控果,因為果球大多生長在多年生枝條上,冬季對多年生枝條的適當修剪可以大大減少結果量,其次在夏季剝芽過程中,同時修除果球。研究表明,通過合理修剪可以減少90%果毛的產生。
但是,該方法在部分道路實施起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一些中心區域的小馬路,路幅較窄,懸鈴木又較高,登高修剪的難度和危險度都很大,作業時間長,對交通影響較大,因此這些道路的行道樹往往需要兩三年才能徹底修剪一次。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上海懸鈴木修剪也進行修剪轉型,修剪量逐步減少,擴大樹冠,增加綠蔭,生物量得到了增加,提高市民夏季出行舒適度。“該負責人稱,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懸鈴木果球的數量,但總體上仍處于正常范圍。
該如何應對“飛絮季“?
在飛絮飄舞期間,出行時盡量做好防護措施,做到“一穿二戴”——“穿長袖、戴口罩、戴眼鏡”,基本可以避免果毛飛絮帶來的影響。如果不慎果毛飛絮進入眼睛,接觸皮膚致使發癢,切記“不慌、不揉、不撓”,立即用干凈涼水沖洗或濕紙輕輕擦拭,亦可用濕毛巾冷敷。
懸鈴木作為行道樹功大于過
有沒有可能通過更換行道樹的做法,來減少飛絮的產生?
“懸鈴木作為上海飛絮的主要來源,其防治不能只是盲目地通過更換行道樹樹種來實現。”上述負責人稱,盡管每年都有飛絮之擾,但不可否認,上海人與“法國梧桐”的情誼深厚,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7年,是作為上海最具特色的行道樹。由于歷史原因,懸鈴木在中心城區分布較多,而且規格較大。懸鈴木作為行道樹,它的優勢非常明顯。
據他介紹,從功能看,懸鈴木夏季樹冠碩大,遮陽效果好,冬季落葉,透光效果佳;從適應力看,抗逆性強,能夠適應城市貧瘠的土壤等不良環境;從日常養護看,比較耐修剪;從對空氣的凈化效果看,懸鈴木葉片寬闊,表面有毛,吸納空氣中顆粒物的滯塵效果要遠好于其他樹種。
“總體上看,懸鈴木行道樹改善了城市生態結構,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特別是在夏季炎炎烈日下的遮陽效果更是為人所稱道,得到很多市民的認同,可謂是‘功大于過’。”上述負責人稱。
此外,20多萬株的懸鈴木,如果要更換成其它樹種,不僅工程量很大、成本高昂,而且從短期看,新栽的行道樹,無論在景觀效果,還是生態效果上,都無法及時彌補老行道樹留下的空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