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美院“野草”展紀念五四百年,展出多幅魯迅作品插圖原作

5月4日,以魯迅《野草》為主題,中國美術學院舉辦“野草——獻給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展覽。
展出的600多幅作品中,既有幾代木刻家創作的經典魯迅像作品,還有魯迅《野草》、《狂人日記》和《祝福》等作品中的版畫插圖原作。
《野草》是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其1924年至1926年間散文詩23篇。當時正處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極度苦悶中的魯迅對理想的追求仍未幻滅,在彷徨中探索前進,以自己的作品感知時代脈搏。

展覽現場
2018年9月起,中國美院開啟“野草計劃”,該校版畫系和策展專業重點參與,并陸續邀請學者、研究者舉辦多場以“魯迅的《野草》細讀”為主題的講座,探討魯迅的寫作特別是《野草》在近百年現代文學中的重要意義,分析與鑒賞作為散文詩的《野草》所蘊含的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
此次“野草——獻給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展覽共分為四大版塊,分別用《野草》中的四句話作為每個版塊的標題。
作為木刻藝術家心中的導師,魯迅的形象自然成為幾代木刻家創作的重要母題,第一版塊匯聚了李樺、野夫、張漾兮、趙延年等幾代老木刻家所作的經典魯迅像,同時也納入了新時期以來中國美院幾代新木刻家繪制的魯迅面容。
熱愛魯迅作品的讀者可能早已在他的書籍中見過趙延年的《野草》、張懷江的《狂人日記》、趙宗藻的《祝福》等作品中的插圖。第二版塊就是將這些作品中的版畫插圖原作聚集一堂。

第三版塊是一個《野草》聲場。邀請不同時代的人朗讀《野草》的篇章與段句。既有一家三代都從事藝術的美院人,也有退休老木刻家,還有在校藝術師生,有青春萌動的初中學生,還有美院附小的孩子。既有凜然剛健的高呼,也有深沉細膩的沉吟;有獨立自我的抒發,也有似懂非懂的學語;有個人獨白,也有眾聲喧嘩。這些聲音相互疊加、混響、回蕩,形成一個圍合場域。
第四版塊主要展出教與學的創作成果。該校版畫系數十名師生對《野草》文本細讀與探討,以《野草》為啟發著手相關版畫、插圖創作。
作為展覽的衍生內容,5月8日展覽將舉辦“評圖會:在文字與圖像的兩岸”研討會,邀請藝術家、批評家、寫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加,通過《野草》深入探討視覺創作與文本創作的關系。5月18日,展覽將舉辦《野草》朗讀會,邀請普通民眾一起朗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