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刊文:嚴懲招生舞弊就是要“揪”出家長

據報道,美國近日曝光的一起大學招生舞弊丑聞,中國山東步長制藥集團董事長趙濤為將女兒趙雨思送入斯坦福大學,向“操盤手”支付了6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70萬元),是涉案金額最高的一起。趙雨思的母親發布聲明稱,上述款項系通過辛格的基金會向斯坦福大學作出的捐款,現在才意識到自己受到誤導。目前趙雨思已被斯坦福大學開除,因為校方發現趙雨思在申請書中偽造帆船運動證書。
花650萬美金運作子女上美國名校的富豪,沒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丑聞上“熱搜”。輿論關注此事,顯然不是無聊的“八卦”,而是希望以此凈化考試升學環境,切實構建教育公平。基于此,我們更應該從美國處理這起招生舞弊案中汲取教訓,研究如何讓招生舞弊案的所有參與者一個不漏地被曝光,依法受到處罰,這樣才能遏制造假舞弊,推動實現教育公平。
美國發生的這起史上最大招生舞弊案,被美國司法部門查處的除了中介人外,均是學生的父母,這其實是這起案件的最大看點。我國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高考加分造假案、體育特長生造假案、自主招生舞弊案、高考集體作弊案不少,但卷入這些案件的學生父母,幾乎都沒有被曝光,更沒有進一步被追責,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打擊高考加分造假、自主招生造假,我國采取的辦法是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嚴控自主招生名額,從嚴進行自主招生。短期看這些做法固然有必要,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從長遠看,我國治理招生舞弊、推進招生制度改革應當借鑒美國的做法,對所有涉案學生的家庭背景一查到底。
不妨看幾起國內發生的舞弊案。2014年,遼寧某中學87名體優生加分涉嫌造假,鬧得輿論沸沸揚揚,遼寧省教育廳、體育局組成聯合調查組,要求相關考生所在學校組織對體優生資格進行復核。在自查階段,如果體優生認為自己符合體優生標準,就簽訂《誠信承諾書》,如果認為目前達不到標準,則簽訂《放棄加分申請書》,最終270名考生簽訂了《放棄加分申請書》。這種由學生“自證清白”的做法,讓加分造假變成了“零風險”操作。如果嚴肅處理加分造假,應當逐一調查,根據具體情節,曝光所有運作加分造假的家長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并嚴格追究責任。
2013年,國內一所知名大學招生就業處原處長蔡某被查,引起輿論對高校自主招生腐敗的關注。據檢方指控,蔡某2005年至2013年間利用職務便利,以及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接受香港企業家王某等人的請托,在招錄考生、調整專業等事項上為王某之女等44名學生提供幫助,非法收受王某等30人給予的財物共計2330萬余元。當時輿論要求公布這44名學生的名單,校方對這44名的處理情況(包括在讀的應退學,已經畢業的應撤銷學位、畢業文憑等),以及給蔡某送錢物的學生家長的信息最后均沒有下文。
梳理過去10多年來被曝光的招生舞弊案,最終所有環節都被嚴肅處理的案件并不多。公開的案件信息顯示,幾乎每起招生舞弊案都有學生家長參與,但被曝光的學生家長只是個別,如此這般“輕拿輕放”,顯然無法產生應有的震懾作用。
只有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包括學校內部的監督機制、學校外部的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機制,才能有效約束造假舞弊,以及針對造假舞弊行為進行嚴肅處理。此次美國司法部門對名校招生舞弊的調查,就是一種司法監督。我國要推進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的高考改革,必須落實和擴大學校自主權,這就要求完善監督機制建設,嚴肅查處招生環節中的各種造假舞弊行為,切實維護教育公平,維護公眾對大學招生體系的信心。
(本文原題為《嚴懲招生舞弊就是要“揪”出家長》)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