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順德新生兒死亡背后:院內感染是世界性難題,散發難以杜絕
距網文輿論發酵不足兩日,4月25日,廣東省佛山市衛生健康局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確認,3名新生兒死亡事件已被確認為一起醫院感染事件,具體感染病菌等原因仍需進一步調查。
對于上述事件,國內一位不愿具名的新生兒重癥救治專家向澎湃新聞分析說,“ICU(重癥監護病房)一直是院感的重災區,全世界ICU都是一個難題,出現零散、單發的院感事件不可避免。”
專家還指出,盡管經過調查大多數事件都能找到一些明確的感染來源,但也有一些感染事件最終并沒有找到,“只有鑒定出是同一個病原菌,才能去追溯是來自哪里,比如醫護人員的手、物品,或者來自其他某種環境。”
“醫院感染”又稱為院內感染,指的是病人在住院期間或接受醫療操作期間發生的感染。
世衛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數以億計的患者因院感而使治療復雜,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甚至是殘疾、死亡。
2014年原衛生部科研項目調查結果顯示,包含766所醫院數據的調查中,醫院感染患病率為2.67%,與1986年統計的9.7%相比顯著改善。
盡管如此,目前國內醫院感染管理科——在醫院內部負責醫院感染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相比于其他直接臨床科室,始終屬于“一種弱弱的存在”。
《瞭望東方周刊》2017年發表的文章寫道:這一科室在很多醫院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但其肩負的職責并不亞于任何一個一線科室,一旦出現疏漏,后果甚至關乎生死。
歷年醫院感染暴發頻出
曾經有不少院感事件成為了輿論焦點,包括2003年非典事件中醫護人員SARS感染暴發、多次被報道的血液透析感染乙肝事件,以及較近的2017年浙江某醫院艾滋病感染暴發和青島某醫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等。
澎湃新聞梳理相關研究論文發現,新生兒感染事件也多有出現,并基本通過涉事醫院回顧性研究論文的方式發表公開:
1993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間,沈陽市某婦嬰保健院共接生了244名嬰兒,其中49名于生后3至18天先后出現發燒、拒乳、黃疸及心、肝、腎多臟器受損癥狀,并有15名重患兒死于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調查結果顯示,此次感染的感染源系兩名已攜帶柯薩奇B族病毒的產婦,其兩名嬰兒感染了柯薩奇B族病毒后,又在嬰兒室內引起了交叉感染。
1993年3-4月,安徽省黃山市人民醫院婦產科嬰兒室發生一起新生兒柯薩奇病毒B3感染爆發。導致14例患兒發病,10例死亡,病死率71.4%。
經調查,是由一名感染柯薩奇B族病毒且已發病的產婦將病毒攜帶入院,感染其嬰兒并染及同居一室的其他產婦和新生兒,造成暴發。
2008年9月3日起,西安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9名新生兒相繼出現發熱、心率加快、肝脾腫大等臨床癥狀,其中8名新生兒于9月5日至15日期間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相繼死亡,1名新生兒經醫院治療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醫院感染的調查結論中,較常見的措辭包括: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有效監測制度、漠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上級主管部門未按要求對醫院進行督促檢查等。
院感專家:科學感控知易行難,缺人缺投入
世衛組織的報告指出,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醫院住院病人中約有5-10%發生感染,發展中國家或醫療資源條件更差的地區,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會比上述數據多出數倍。
國內較近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是2014年原衛生部醫院感染橫斷面研究科研項目,包含766所醫院數據,顯示在當年通過數據審核的調查患者共有1008584例,發現醫院感染26972例,比例達2.67%。
對于準確的醫院感染患病率,上海院內感染質控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兼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歐美國家平均每100名住院患者中會有3~5人出現感染,由于我們國家出院后隨訪工作有所欠缺,所以數字上可能會有漏報,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中國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在5%左右。”
但胡必杰也指出,即使醫務工作者全都做到規范操作,也很難把感染率降至零。
前述新生兒ICU救治專家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預防感染的防控措施有很多,比如說環境衛生、手衛生、抗生素合理使用,包括醫護人員接觸到的藥品、液體的配置等環節,“但實際上并非這些措施都做了就能完全杜絕病原感染,只能說做了更好一點,可以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中國醫院院長》雜志2012年專訪胡必杰時寫道:“若嚴格執行建立在有效證據之上的感控方法,至少50%~75%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50%的呼吸機相關肺炎和50%的手術部位感染,均可以預防。”
胡必杰進行過一項包含70家醫院的數據統計,有近一半的醫院未能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此他曾在學術會議上呼吁,“最好的法規和指南,如果離開落實和監督,效果等于零。”
然而,與臨床科室相比,感控是一項花錢的事情,也成為許多國內醫院并無動力改善的最主要原因,為此胡必杰長期呼吁預防項目付費改革,對于成本收益高的預防項目,可以由醫保報銷參與,推動院感工作。
另一方面是缺少專業的感控人才。2015年,醫藥經濟報報道稱,目前大部分醫院感染管理科配備護士,但配備醫生的比例不高,擁有豐富感控經驗地更少。
《瞭望東方周刊》也提及,巨大的人才缺口是中國醫院感染防控面臨的核心難題。雖然全國各級醫院數目眾多,但真正具備感染防控能力、擁有感染診治相關專業人才、設有對應科室并能切實行使其職能的醫院只有10家左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