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滬籍家庭也能申請共有產權房,三區先試點今年將推廣至全市
【編者按】
4月15日至5月1日,上海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綠化市容局等17個委辦局的負責人將輪番走進2019上海“民生訪談”直播間,結合各部門的管理創新舉措,聊一聊市民關心的那些事兒。
此次2019上海“民生訪談”直播節目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主辦,澎湃新聞將持續關注報道。

今年,上海將在全市范圍內適時啟動共有產權保障房非滬籍家庭申請受理工作。
4月22日,上海市房管局局長胡廣杰在做客“2019上海廣播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去年,上海市政府已出臺相關政策,將共有產權保障房受益面擴大至部分非滬籍家庭,并在虹口、松江、金山區先行試點申請受理。
地價房價基本平穩
針對上海的住房制度和體系,胡廣杰強調,上海的住房發展仍然處于“三個期”,將著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三穩”目標。
其中,第一個“期”,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關鍵期。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松,著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市場預期的目標。
胡廣杰透露,近兩年來,上海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健康發展,地價房價基本平穩,市場的預期也比較穩定。2018年,上海房地產業的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6%。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面積同比增加分別為2.2%和5%;價格指數一手房環比累計上漲0.4%,二手房下跌2.7%。
第二個“期”,是居住困難矛盾的轉換期。主要針對“兩類重點人群”,一類人是本地戶籍人口中的住房困難群眾,特別是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另一類是對上海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非滬籍常住人口,尤其是各類人才特別是青年人。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37平方米,目前的居住矛盾主要已轉向解決上述兩類重點人群的居住問題。
第三個“期”,是住房租賃體系的構建期。聚焦教育、衛生、科研、市容環衛、公交、公共管理等六類人群,滿足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等勞動者的居住需求,增加租賃住房供應,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完善相關制度保障。
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全市通辦”
在住房保障體系方面,上海廉租住房、共有產權保障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房的受益面均在不斷擴大。
從今年2月26日起,上海開展了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全市通辦”,即申請對象從原本的只能在戶籍地提交申請,調整為可以到全市任何一個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提交申請。
據胡廣杰介紹,截至今年3月底,廉租住房累計受益家庭已達12.5萬戶,正在享受保障的為4.35萬戶。
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已累計完成簽約9.5萬戶。第七批次自去年10月啟動,累計接待咨詢約12.4萬人次,發放申請表格2.34萬份。同時,在虹口、松江和金山開展符合條件非滬籍常住人口申請共有產權保障房試點工作,通過試點的評估后,預計今年三季度在16個區全面拉開。
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公共租賃住房(含單位租賃房)累計籌措房源17.6萬套,歷年累計保障對象約50萬戶。
住房租賃體系方面,2019年,市政府明確了“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1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的目標。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累計推出全自持租賃土地71幅,累計土地出讓面積約202公頃,規劃建筑面積近440萬平方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